摘要:昨日,《我的后半生》在央视八套震撼播出,腾讯视频同步上线,连看几集,让观众直呼看的不过瘾。
对于老年婚恋,你的看法是怎么样的呢?
昨日,《我的后半生》在央视八套震撼播出,腾讯视频同步上线,连看几集,让观众直呼看的不过瘾。
这是由老戏骨张国立领衔,梅婷、佟大为等其他实力派演员加盟,饰演的一部围绕老年婚恋展开的家庭轻喜剧。
话说这是张国立继《金婚》、《小舍得》之后,再次诠释了老年男性角色。
通过细腻的演技,饰演出退休教授的儒雅和追求爱情笨拙但很真诚的画面。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银发经济”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助力,现如今老年婚恋话题不断涌现。
在主要驱动力孤独感的作祟下,一些丧偶或者独居的老人渴望陪伴,同时追求精神满足和尊严。
特别是在之前的电影《我爱你》中老年人的爱情故事,突出了晚年生活的精神共鸣。
重要的是在一篇报告里面写到,目前中国70岁及以上的老人已超过1亿人,单身老人的比例逐年增加,老年婚恋的市场规模在不断的壮大。
目前,老人主要是通过广场舞、相亲角、婚介机构和线上的平台寻找伴侣。
值得一提的是,约有80%的单身老人有再婚的愿望,但却因为社会的包容度较低、子女和亲戚朋友的反对。
以及这个年龄再找对象其实并不是太容易,如此种种,使得他们在相亲的路上“举步维艰”。
而且,在传统思想的熏陶下,“黄昏恋”被贴上了“老不正经”的标签,而“夕阳红”则是“免费找保姆”。
那些“都这把年纪了,凑合过吧”,“万一再丧偶,承受不起第二次打击”的话语,并未停止。
不过,伴随老人的自我价值的觉醒,让他们从“被动养老”转向到了“主动享老”拒绝被定义成“等待死亡”的那一群体。
从之前的“父母为了子女而活”慢慢变为现在的“两代人各自追求幸福”。
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的发展不断地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逐步应用于婚恋市场,提升匹配效率和安全性,为选择合适的伴侣“添砖加瓦”。
退休的教授用AI书写情书,广场舞阿姨用直播来连麦相亲。
父母的爱情不是“家庭伦理片”,而是“人生纪录片的续集”。
追爱的勇气和年龄无关,正如一位78岁的爷爷所言,“我的心脏装了支架,但爱情不需要支架”。
而且,虽说老年婚恋还面临经济损失的风险。
但合理利用法律公证协议明确权属,财产上面独立透明管理,情感上警惕诈骗并加强家庭沟通,在追求幸福的同时,也可以守住经济安全的底线。
虽然面临着着传统观念、经济风险等多重的挑战,但是伴随着政策的支持、科技的发展和社会包容度的不断提升,老年人追求幸福的路径也将更加的顺畅。
《我的后半生》以老年婚恋为切口,结合幽默与现实的话题,为观众带来乐趣的同时,又引发对老人婚恋的思考。
正如那句“无论多大年龄,都有资格追求幸福”一样,老人的伴侣离世后,他之后的生活不该是孤独乏味的。
希望所有的老人都可以安享晚年,拥有幸福的退休生活!
中国青年网:张国立邬君梅演绎黄昏恋《我的后半生》3月30日开播
光明网:高质量、可获得养老服务释放银发经济新赛道 激活发展新引擎
百度百科:老年婚姻
洛阳网:黄昏恋人数逐年增加 老年人相亲有喜有忧
原创力文档:2025年老年婚恋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来源:古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