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之下》深度解析113.绎夏战场再相逢,心疼委屈紧相拥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3-31 07:59 4

摘要:岑港的战船上,陆绎道别于大勇,随后拿出写给父亲的信,交代给岑福后,便与谢霄一起,步伐坚定地向战场奔赴而去。

岑港的战船上,陆绎道别于大勇,随后拿出写给父亲的信,交代给岑福后,便与谢霄一起,步伐坚定地向战场奔赴而去。

大人这步伐走得太帅了

在利用鬼船炸毁一艘前来查看的倭船,成功引出敌方主战船,并再次去安装水雷时,两人被船上的倭寇发现了。

众倭寇持枪朝着他们一通扫射,枪弹密密麻麻地从水面穿透而来。

陆绎在水下边游边躲避,倒是不曾受伤;谢霄却不幸腿部中了弹,一时血染海水、行动艰难。

转头间见此情形,陆绎立刻折回身,游向谢霄。

而此时,两人离倭船并不算远,被点燃水雷的船只即将爆炸。

形势危急万分。

谢霄却甩开了搀扶住自己胳膊的手,朝陆绎摇了摇头。

陆绎哪肯置他于不顾,又一次抓住他的手臂,以不容拒绝的气势,拉着他奋力往前游去。

然而,没等他们游出多远,就被倭船爆炸引起的巨浪冲散开去......

战船上的于大勇只见敌人船只被炸,兴奋地喊了一声“成了”,然后率领将士们依着计划,向敌人发起进攻。

将军府里,今夏和杨岳前来见祈夫人。

鉴于眼下倭寇即将兵临城下,而杭州城不仅武器也不够,人手也不够,还多是老弱妇人,祈夫人便定下计策,“兵力悬殊过大,所以只能摆一出空城计。”

足智多谋的祈夫人

随后,她又带领今夏和杨岳去了军械库。虽然费了些周折,但到底凑到了守城的兵器。

夜幕来临。

今夏、杨岳、祈夫人等人,大都身着盔甲,手握兵刃,严肃地站在城楼上,目光警惕地巡视着前方。

守城

他们身后,不仅有巡逻士兵列队而过,还有将军府的下人们,召集而来的壮年男子们,更有许多年轻的平民女子,无一例外地握着兵器,安静而紧张地守护着这座城楼。

这份紧张,同样弥漫在岑港军营里。

打了胜仗的于大勇和吴守绪,自听闻陆绎和谢霄消失不见后,全无胜利者的喜悦,他们着急又担心,毕竟陆绎不仅是锦衣卫指挥使之子,此行还身负皇命。

吴守绪急得下令道:“即使铲平港口,掏空海水,也要把他们找回来。”

好在实际情况并不像士兵们预测的那般残酷,不久后,受伤的陆绎,搀扶着伤势严重的谢霄,艰难地回到了军营。

众人这才松了一口气。

岑福是真担心大人啊

躺在病榻上的陆绎,正为一个十多年前的小女孩突然入梦而困惑时,岑福走了进来。

两人聊了聊谢霄的病情,以及毛海峰逃走的消息,这时屋外响起一阵催促声:准备出发,快点,快,快,出发......

陆绎很是诧异。

得知原本打算增援毛海峰的倭贼,转向杭州府城而去,他急道:“今夏还在杭州府啊”,然后立刻挣扎着起身,不顾岑福焦急又担忧的劝阻,往屋外奔去。

深情男人的第一反应

岑福只好拿起他来不及穿上的外衣,紧跟而去。

很快,一紫一蓝两道身影,纵马消失在祈卫纲吴守绪等人错愕的目光中。

疾驰中的陆绎,嘴唇发白,脸上毫无血色,他心中唯有一个念头:今夏,等我。

这张截得有点糊,但是更能体现大人的担心?

此时的杭州城,终于迎来了黎明。

天亮了,但己方的实情却更容易暴露,而敌人一旦摸清底细发动进攻,就凭城墙上这些人能抵御多久,祈卫纲是否能得到消息及时赶回,这些都是未知数。

面对今夏的担忧,祈夫人铿锵有力地说:“不管将军能否赶回来,即便这座城只剩下我一人,我都要守下去。”

倭寇来得很快,董齐盛派出的两百人出现在了视线中。

祈夫人目光坚定地号令道:“传令,誓死保卫杭州城,准备迎敌。”

所有人瞬间进入对战状态。

倭寇们声势浩大,登城梯、投石车,攻城利器齐齐上阵。

祈夫人连发两箭,射杀了两名击鼓手,激得敌人狂喊着冲上前来。

祈夫人这眼神!

“开火!”

随着这声令下,城墙上,枪手,弓箭手轮番朝着倭寇扫射过去,今夏和杨岳自然也是不甘人后,他们各自持枪射击。

祈夫人又射了一箭后,抽空观察了一下楼下情形,吩咐上大炮。听到说只有八发炮弹,她命令道:“全部装上。”

不远处的今夏听到此番对话,忙问:“现在全用完了,一会儿怎么办?”

“首次攻城必须打退,只有这样才能震慑住他们”,祈夫人冷静地说。

果然相信祈夫人是对的

在祈夫人、今夏等人的身先士卒下,在枪弹、弓箭、炮弹的多方攻击下,在城墙上所有人的同心协力下,倭寇们终于溃不成军,撤退而去。

这一场,他们赢了。

今夏与祈夫人对视一眼,微微笑了。

熬过了第一波

停战的间隙里,今夏坐在一旁,思绪回到了陆绎身上,不禁有些忧虑:“不知道大人那边情况怎么样了,有没有受伤。”

担心大人

祈夫人巡视过来,见她似是情绪不高,便问:“后悔吗?”

今夏忙站起来说:“为什么要后悔?能跟祈夫人站在一起抗倭,我很骄傲”,说到最后,她脸上扬起了自豪的笑容。

两眼亮晶晶的

两人正聊着,士兵老聂过来禀报:“禀告夫人,咱们的火药已经用完了,如果倭寇再次攻城,我们难以应付啊。”

这话声音不小,且其他士兵和守城民众都离得不远,听了此话,纷纷担忧起来:怎么办啊,他们再来我们就死路一条了,打不过他们怎么办......

一股畏惧的气息瞬间在人群中弥漫开来。

祈夫人的眼中闪过担忧。

今夏看了看被恐惧席卷的兵民,思考了一瞬,扬声说道:“大家听我说。以前我们在兵力不足,炮弹不足的情况下,得知倭寇即将攻城的消息,当时我们想都没敢想,我们能将倭寇一举击退,但是刚刚我们做到了。这是为什么?

“那是因为我们有一样的信念,为的就是守护好杭城,保卫我们的家,就算我们没有火药,但是我们还有刀,还有剑,还有石块,还有砖瓦。只要有一线希望,我相信,祈夫人定能带我们守住杭城。”

有信念的今夏自带光芒

“今夏说得没有错,我也相信,只要有祈夫人的带领,我们大家一定可以守住杭城。相信祈夫人!”杨岳不失时机地配合道。

自信又聪明的姑娘

所有人立刻被鼓舞起来,人群中爆发出整齐而洪亮的口号声:

相信祈夫人!

祈夫人!

祈夫人!

祈夫人!

一时间士气大振,群情激扬,就连人群后的淳于敏,眼中也闪耀着亮光。

表妹wan了(捂脸)

今夏笑着看向祈夫人,祈夫人脸上也洋溢着笑意,她挥手打断人们的呼声,朗声道:“祈将军在两浙抗倭多年,何曾弃百姓于不顾?他说过......祈将军获悉,一定会心急如焚地赶回来。

“只要我在城内一日,哪怕我剩最后一口气,最后一滴血,我都会撑到将军回来。无论发生什么状况,我决不投降。”

热血!

人们又一次跟着大声呼喊:

决不投降!

决不投降!

决不投降!

探明城内实情的倭寇很快倾巢而来。

这一次,他们将炸药放在投石器上,不间断地往城墙上投去,并在炮弹的掩护下,用大车猛烈撞击城门。

很快,城楼周围火光四射、硝烟弥漫。

所有人都在拼命杀敌,连淳于敏都在奋力搬起石块往下投。

但敌我力量悬殊还是太大,没多久,城楼上就有倭寇窜了上来,城门也被攻城车撞开了。

祈夫人便下令:“众将士听令,随我一起迎敌,杀!”

杀!

将士们都挥刀跟随着祈夫人冲向敌人,今夏和杨岳也紧随而去。

城楼下,两方人马迅速激战到一起。

瞬时间,鲜血四溅,刀剑声争鸣,倒地者不计其数。

但倭寇到底占了人数的优势,且武力大多胜过祈夫人临时召集来的士兵,所以,即便士兵们勇敢无畏,明军还是打得异常艰辛。

人群中,只有祈夫人、今夏、杨岳、老聂等少数几个人,一直在左右冲击斩杀倭寇。

帅帅的今夏

倭寇却似怎么也杀不完,今夏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身子都有些摇晃,脸上也都是血,祈夫人亦是如此。

城楼内,战况依然激烈;城楼外,陆绎祈卫纲等人的马蹄声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

终于到了城门口,陆绎立刻翻身下马,提着刀就往里冲,见到倭寇就砍,并边砍边以目光寻找今夏。

而此时的今夏,正在被两个倭寇同时围攻,她虽在顽强抵抗,却仍力不能支,节节后退。

陆绎瞧见的那一刻,眼中寒光凌冽,他疾步上前,一刀斩了其中一名倭寇,又迅速与另一名倭寇打斗。

看到今夏被围攻,大人的眼神能杀人

陡然的变化,令今夏愣了一瞬,但她马山反应过来,协力杀了那另一个敌人,然后,两人又分别转身与其他敌人对战。

杀完眼前最后一个倭寇,今夏的身子剧烈摇晃了几下,摇晃间,她似是不太相信地,转过身去看身后那人。

而陆绎,也终于处理完了周围最后一个敌人,他也转过身,朝着今夏看去。

战场相逢

确定眼前这人真的是大人后,今夏的脸上,忽然涌上几分委屈,她的嘴巴轻轻一扁,双眸便泪眼婆娑。

见她如此模样,陆绎丢下手中的刀,大步朝她走了过来,一把将她揽在了怀中,然后轻轻闭上了眼睛。

这个抱抱好暖

今夏伏在他肩头,缓了缓情绪后,也伸手回抱住了他。

感受到她的回应,陆绎再将她抱紧些,低声在她耳边庆幸地说:“幸好赶上了。”

听了此话,今夏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地,从眼角滑落了下来。

然而,片刻后,她肩头的人忽然滑落在地,她慌张地朝大人看去,只见他昏迷了过去,焦急中瞥见大人左手臂血流如注,她哽咽着唤道:“大人”......

剧情解析:

战争,在华夏几千年的历史中,留下了许多浓墨重彩的笔迹,如加速大秦一统天下的长平之战,如卫青霍去病千里奔袭首胜匈奴的漠北之战,如谢安八万东晋军战胜八十万前秦军的淝水之战,也有致项羽兵败自刎的垓下之战,有国破帝被虏的靖康之变......

博学多识的陆绎,必定也曾熟读那些史实,必定也曾在那些风云变幻的故事里,涌出王昌龄那般“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或者是辛弃疾那般“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的慷慨激昂,或者是岳飞那般“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的无限惆怅,或者是陈陶那般“可怜河边无定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不尽哀伤......

且他从小接受“仁义”思想,家国天下、黎明百姓,是他倾尽全力,为之奋斗的目标和理想。

于是,当亲自上了战场时,陆绎的脸庞上、眼眸中、脚步里,无不充斥着坚定,一份对剿灭敌人、守卫家国、保护百姓的坚定。

为此,他不计个人得失,不计生死安危,给这场战争增添了一抹属于自己的色彩:

他身先士卒,选择的布置水雷的任务既是计策成功的关键,且又危险性极高;

他身手敏捷,即使是在水中执行任务,也能圆满完成;即使被敌人不停用手铳扫射,还是能最大程度地保全自己,保存战斗力;

他同舟共济,不论平常对谢霄怎样看不顺眼,一旦对方陷入危难中,他毫不犹豫地去救助,哪怕因此自己也可能会葬身海底,他仍不放弃;

他性格坚韧,即使自己一只胳膊严重受伤,即使历经千辛万苦,也要搀扶着更严重的谢霄,想办法鼓励他,尽可能快地带他回军营;

在这最是考验胆量,人性,和意志的战场上,陆绎又一次给出了满分的答案。

他无愧于于大勇(被动)的任命,无愧于一起出征的战场兄弟,亦无愧于对今夏的许诺。

——等我!他曾对今夏深情许诺,也曾得到她字字千金的承诺:我等你。

生命在此时,不仅仅是他的个人性命,还承载着他心中的姑娘,一生的爱与幸福。

所以,他的安危很重要。

但若是今夏的安全受到了威胁呢?

听说倭寇要偷袭杭州城的那一刻,陆绎原本就苍白的脸色,瞬间更加难看,他迅速翻身下床,哪怕手臂的伤痛令一向坚强的人都皱了眉头。

只因他记得:今夏还在杭州城;只因在他心中,今夏的性命比他自己的更加重要!

快马加鞭,一路狂奔,他唯一的期盼只有:今夏,等我——等着我平安地回来,平安地等着我回来!

杭州城里的今夏,何尝不在盼望着大人回来呢。

只是,最开始时,她还没意识到,这场战争,极有可能让她与大人生死永别。

那时的她,刚得知倭寇将偷袭杭州城的消息,和杭城眼下的实情,心里满是与祈夫人一样的忧虑:兵力不足,弹药不多,兵器不够,杭州城该怎么守?

唯一心安的,是祈夫人有谋略,懂兵法,有领导力,有这样一位将军夫人坐镇,她不畏,亦不惧。

虽然她不是杭城人,也不是将士,但当战争来临时,她不仅没想过要独善其身,也不是简单地服从命令,而是积极想办法,协助祈夫人守城。

下意识地,她把守护杭城、保护百姓,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这个十七八岁的姑娘,与陆绎一样,心中存着家国天下的大爱和大义。

而这份大爱和大义,更激发了她的勇敢和聪慧:

面对敌人时,敏捷又果敢。她始终站在迎敌最前方,且那每一发射向敌人的子弹,都能结束一个倭寇的性命;

面对战友时,理智而热血。她关心着身边每一个战友,即便是曾伤害过她的淳于敏,都得到了她口是心非的照顾;

面对危机时,清醒且机智。她没有被那句“我们就死路一条”的恐惧气氛所影响,反而冷静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祈夫人这个精神信仰。

尽管相较于祈夫人,今夏在战事上稍显稚嫩,但她善于观察,善于学习,善于向优秀的人靠近。

因此她会自豪地说:能跟祈夫人站在一起抗倭,我很骄傲。

因此她会由衷地说:只要有一线希望,我相信,祈夫人定能带我们守住杭城。

这份信任,连同她内心的大义,化作了一股力量,支撑着战场上的她。

哪怕敌人的炮火那般猛烈,哪怕身边的将士不停倒下,哪怕手臂已经累到颤抖,哪怕鲜血染红了脸颊,她还是一次又一次举起了手里的刀,一次又一次地朝敌人砍去......

在那样的时候,在那漫天的血腥中,人,只剩下了身体的本能,本能地要挥舞着兵器,本能地想杀掉敌人。

甚至都没时间去想,万一,再也提不动刀了呢?万一,没有躲开倭寇的刀剑呢?万一,就此倒下去了呢?

那些今夏来不及去想的事,陆绎却在一路想着,一路担忧着。

他太清楚今夏,知道一旦倭寇进攻,她必不会作壁上观,必然会冲锋陷阵。

他懂她的善良,懂她的情义,懂她的热血,可他更懂战争的残酷——杀戮是战争的外形,鲜血是战争的颜色,死亡是战争的脉搏!

而敌我的对比,除了地理优势,人数、兵器、战场经验、拼杀力道……无论从哪一面看,今夏他们都处于弱势。

这样的弱势,足以要了他们很多人的命!

再听到从杭城方向遥遥传来的炮火声和喊杀声,他更加心急如焚。

顾不得与赶上来的祈卫纲多说什么,他们策马转身往战场奔去。

越接近战场,陆绎的脸色越难看,城内那激烈的打斗声不停地冲击着他的神经,他奋力疾驰,只想快一点。

快一点,再快一点。

此时的今夏,怕也是如此希望着:手里的刀再快一点,砍杀倭寇的动作再快一点,躲避敌人刀剑的速度再快一点......

但她实在是筋疲力竭了。

在两个倭寇的同时围攻下,她不得不一步步后退,她已经没有力气再对抗,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还能撑到援军到来吗?还能撑到大人回来吗?

恍惚间,身前迫人的力道被卸掉了,她似乎看到了大人,但眼下的情形容不得她慢慢看,背后又有敌人来袭。

杀掉周围最后一个敌人,她的身躯猛烈颤抖着,在这颤抖中,她的意识似乎清醒了过来,她转回身,去捕捉那个身影。

那几步之隔处,真的站着她的大人!

这一刻,紧绷良久的心,透过双眼,涌现出一层一层的情绪,从诧异,到确认,到心定,到放松,到委屈......

诧异:刚才看到的真是大人?

确认:真的是他

心定,放松下来

委屈:大人你终于回来了

她突然想哭。

连日来的紧张,担忧,疲惫,迷茫,一直被她强撑着的意志压制着,但在她可以信赖依靠的人面前,坚强土崩瓦解,委屈瞬间弥漫。

而那样一张满脸血污的面容,那样一副委屈巴巴的模样,狠狠戳中了陆绎的心,他庆幸又心疼。

一把丢开沾满倭寇血迹的刀,他快步走近,将令他牵肠挂肚的姑娘抱入怀中。

幸好赶上了,他说。

幸好赶上了救你。

幸好赶上了护着你。

幸好赶上了还活着的你。

他心有余悸,却也庆幸万分,直到此刻,他悬着的心才完全放了下来......

细节分析:

1.临上战场前,陆绎把信交给岑福,叮嘱他万一遇到不测,就把信交给他爹,但他没有留下言片语给今夏,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给父亲信件,是遵守承诺。之前答应过于大勇,现在特意当着他的面递交信件,既是言而有信,也免去了于大勇的顾虑。

第二,没给今夏留下信件,是他坚信能活着回来,其实也是他遵守对今夏“等我”的承诺。

虽然他不是天真的少年,知道战场的危险,但在枫林坳身中剧毒陷入昏迷前,他都相信自己“不是短命之人”,此次上战场,他更不认为自己会身遭不测,是以,没有必要留信件给今夏。

2.陆绎梦到了三四岁的今夏,醒来后还说:这小女孩,都十多年了,为何会在此时忽然入梦。这一段信息量很大。

第一,这说明陆绎小时候就见过今夏。

毕竟那时候今夏的爷爷是内阁首辅,而陆绎的父亲一直是皇帝身边的红人,同为高官,逢年过节的,私下家眷有往来也是再正常不过。

这样看来,他跟今夏的认识,可比谢霄这种“我跟她认识十几年”更有渊源了,这样的缘分也真的很奇妙。

第二,用“闹嚷嚷”,“飞鱼”等因素将前后串联起来了。

正是因为今夏很小的时候就玩过“闹嚷嚷”,所以才会出现扬州街上的“飞鱼”,杭州城里的“闹嚷嚷”小插曲,这就从陆绎的角度,给今夏的身世留下了线索。

(至于为什么身在京城的今夏,小时候会玩过闹嚷嚷,应该与她娘及杨程万这两个南方人有关联了。)

3.“大家听我说......我相信,祈夫人定能带我们守住杭城”。

在那人心惶惶的时刻,今夏的一番话有着“扭转乾坤”的力量,这既源于她对祈夫人的钦佩,也源于她的聪明和智慧。

试想,若没有这番话,明军很可能再无士气对抗倭寇,那么他们肯定也没法撑到援军的到来,若倭寇流窜入城,不止大家性命不保,杭州城也将沦陷。

所以后来于大勇对今夏的赞赏,对她来说受之无愧。

而也正是那番话,导致了淳于敏的转变,让她对今夏的恨,变成了认同,佩服,羡慕。

这既有淳于敏的个人觉醒,也因为今夏身上所散发的光辉,照亮了别人。

未完待续......

来源:碧海青天00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