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老太太送华兰红宝石头面,说是添妆,实际是为华兰撑腰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3-28 14:31 4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八十五期:盛老太太是真的很爱华兰,只是,很多人曲解了原著的意思,觉得华兰算计了明兰的婚事,才让盛老太太疏远华兰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八十五期:盛老太太是真的很爱华兰,只是,很多人曲解了原著的意思,觉得华兰算计了明兰的婚事,才让盛老太太疏远华兰的!

原著中,如兰与文炎敬在大宏寺相会的事情,暴露后,盛家差点闹分了天。

在王氏看来,事情很简单,只要明兰对盛老太太说:“祖母,我愿意嫁过去。”

盛老太太自然不会阻拦顾盛两家的婚事。但盛紘觉得王氏把事情想得太简单。

华兰和王氏想到一起去了,就趁着婆婆忠勤伯夫人和嫂子都不在家,将王氏和明兰都请到家里。

当然,华兰也把顾廷烨请来了,然后,她又安排明兰与顾廷烨在忠勤伯府后院见了一面。

不过,促成了顾廷烨与明兰的婚事后,华兰与翠婵聊天时,眼眶湿润泣声道:

“都是我不孝,叫祖母替我操心了;这回为着明兰的事儿,她定是恼了我了。”

于是,广大网友就开始分析,自从华兰促成了顾廷烨与明兰的婚事后,盛老太太就发现了华兰的薄凉。

而且,明兰嫁给顾廷烨后,华兰再也没有出现在寿安堂。这说明,盛老太太是故意疏远了华兰。

在此,小仙儿真的感谢各位用放大镜看《知否》的网友,不过,盛老太太从来没有疏远的华兰。

为了给华兰撑腰,盛老太太还做了很多事:

其一,华兰出嫁前,就送红宝石头面。

盛老太太的嫁妆,都是精品。

原著中,对盛老太太的红宝石头,描写的也十分详细:房妈妈从里头取出一个极大的扁形木盒子,木质看起来有年头,但是盒子四角都镶嵌着的錾云龙纹金带环纹却华丽生辉。

盒子打开,屋内顿时一片金灿流光,那黄金赤澄,显是最近刚刚清洗过的,红宝硕大闪亮,每颗都有拇指那么大,大红火热,耀眼夺目,连出身富贵之家的王氏也惊住了,有些挪不开眼,华兰更是怔住了一口气。

原著中,曾不止一次描述过,如兰对盛老太太给明兰的东西不那么眼红,是因为她在王氏的嫁妆中,见过不少好东西。

相比之下,没见过什么好东西的墨兰,见到明兰有好东西了,就去跟林姨娘哭诉。

这红宝石头面,放在华兰的嫁妆里,不仅有面子,房妈妈还强调:“就是戴着去见宫里的贵人,也是尽够的。”

而盛老太太送华兰这套头面,是别有深意的:

首先:此时,华兰是家中几个孩子中,跟盛老太太最亲近的一个。她出嫁了,盛老太太定然会多陪嫁一些。

其次:古代女子出嫁,都有嫁妆单子。而华兰的嫁妆单子,也会在忠勤伯府里存档,要好的人家,也会知道里边的大概东西。

盛老太太是勇毅侯嫡女,出身显赫。另一方面,也说明,盛老太太有很多权贵人家的小姐妹,当然,此时也都成了祖母和外祖母了。

这些人,大多生活在京城。盛老太太能将这个头面送出去,就说明华兰这个孙女,在盛老太太的心中有些分量。

瞧在盛老太太的面上,她们也会多多关照华兰一些。

最后:敲打忠勤伯夫人,要善待华兰。

盛老太太是权爵世家出来的,当然最懂里边的弯弯绕绕。

但是,盛紘的官位不高,探花郎早逝。导致很长时间,外人看盛老太太和盛紘时,都要称一声“孤儿寡母”。

即使盛紘娶了王家的闺女,官运亨通,在外人看来,盛家的家底还是单薄,忠勤伯府虽然被夺爵,又起复了,可有个爵位在那,就甩了盛家几条街。

而盛老太太送出红宝石头面,已经向曾经的手帕交们发出信息:华丫头,是我召着的!

当然,也是侧方面敲到忠勤伯夫人,要善待华兰。

毕竟,女子出嫁后,面对婆婆的时间多,给婆婆站规矩的时间也多。

其二:华兰出嫁后,盛老太太依旧为她筹谋。

华兰出嫁后,在婆家受磋磨十年,怕盛家人担心,她一直报喜不报忧。

直到盛老太太来到京城,华兰才将自己的处境,告诉了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当即就为华兰筹谋:一,交出管家权,二,好好保养身体,我请来贺老太太为你调理身体。

三,袁文绍若是与华兰一心一意过日子,就让华兰不要舍不得银子。若是袁文绍与华兰不是一条心,就让华兰收好银子,照顾好自己和孩子。

其三:盛老太太从来不拦着王氏去探望华兰。

如兰生了女儿后,王氏担心如兰在文家受委屈,三不差五的跑去文家气指颐使一番。

起初,盛老太太觉得没什么,可时间长了,盛老太太觉得文炎敬脾气太好,也会恼了盛家,就教训了王氏。

可王氏来到京城后,就经常去探望华兰。

待华兰有孕后,王氏更是隔三差五跑到忠勤伯府去探望华兰。

忠勤伯府的门楣比盛家要高,王氏去多了,难免被人说打秋风,盛老太太却从来没有拦着过王氏去探望华兰。

其四:明兰与顾廷烨结婚后,盛家女眷闲聊,王氏在盛老太太面前说,希望华兰和袁文绍,早日从忠勤伯府分家出来时,盛老太太虽然面上不悦,却也没有反驳。

因为,在古代,只有父母过世后,兄弟才分家。而且,做婆婆的最不爱听的也是分家。

不过,盛老太太是真心疼爱华兰,所以,她也希望华兰早日从忠勤伯府分家出来。

其五:明兰有孕,顾廷烨出差,华兰去探望明兰时,还对明兰说:“瞧你这般红光满面,我就放心了,老太太总忧心你瘦的皮包骨呢。”

通过这句,可以知道,华兰促成了顾廷烨与明兰的婚事后,她回娘家时,也是去探望过盛老太太的。

俗话说,家家有本糊涂账。

顾廷烨是袁文绍的顶头上司,华兰促成明兰与顾廷烨的婚事后,顾廷烨也就从袁文绍的上司成连襟了。

这不仅让袁文绍在仕途有了座靠山,更让华兰在婆家的腰杆子硬了。毕竟,连襟的关系不如亲姐妹的关系牢靠。

但是,华兰也是真心的为明兰好:

首先,儿子、儿媳妇和婆婆就是一笔糊涂账。

袁文绍是知道华兰的委屈的,可他总觉得这件事没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他就是孝顺的好儿子,体贴好夫婿。

直到华兰生了儿子后,忠勤伯夫人要个袁文绍塞女人时,华兰哭着对忠勤伯爷说:

“虽说爷儿们三妻四妾是寻常事,可是母亲也当一碗水端平了,大嫂屋里母亲一个人都不给,却往我屋里放了七八个之多,说都是服侍爷的。

可不是嫌弃媳妇不贤,不会服侍夫婿么!这会儿好好的,又要给二爷纳偏房,若两位高堂真嫌弃了媳妇,媳妇这就求去了吧!”

袁文绍和忠勤伯爷,才意识到事情的重要性。

而华兰是盛家的女儿,对如兰和明兰的婚事也知道一二的。贺弘文的母亲明知道盛家比曹家显赫,明兰也甩了曹锦绣几条街,却依旧愿意让曹锦绣为贺弘文正妻。

就说明,贺母是个糊涂的。

婆母糊涂,明兰嫁进去能有什么好日子。

顾廷烨多好呀,虽然是鳏夫,却是抢手的鳏夫——前头的妻子,没有生下嫡子,母亲又是继母。

明兰嫁过去,不仅和原配一般,明兰还不用给婆婆站规矩。

其次,曹锦绣是贺母的外甥女。

明兰明确表示不同意曹锦绣进门,可曹锦绣还是进门了。

华兰的嫂子就是忠勤伯夫人的外甥女,华兰从进门那天,就吃了婆婆和嫂子不少苦。

人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喜欢同情弱者。曹锦绣被流放后,被折磨得像来自地狱的恶鬼。

所以,贺母会偏心外甥女曹锦绣,明兰嫁进去,不管做什么,大概贺母和曹锦绣都会看不惯。

到时候,明兰处处受掣肘,她的日子能舒心道理。

顾廷烨就不同了,他经过一番历练后,反事看的透彻。对曾经放在心尖尖上的外室朱曼娘,顾廷烨与她划清界限,就是曼娘生的儿女,也不会影响明兰的儿女。

最后,顾廷烨富贵显赫。

贺弘文是大夫,早早就行医赚钱了。明兰嫁给贺弘文,自然是不缺钱的。

可在古代,光有钱是不行的,还要有权。

嫁给顾廷烨就不一样了,不仅有钱,还有权。偌大个家业,都是明兰说了算。

谈恋爱的时候,不觉得经济是阻挡两个人在一起的关键。可结婚后,就知道,过日子必须要谈钱,还要把钱放在第一位。

此时,盛老太太早已经看不惯贺家的做法了,若不是一时间,她没有为明兰选来更好的婆家,才不会矬子里拔将军,继续忍受贺家。

当盛老太太从明兰口中得知她早与顾廷烨相识,顾廷烨从没有以此做威胁,还诚心求娶。

于是,盛老太太当即就答应了婚事。

后来,明兰回娘家的时候,盛老太太还提议,等海氏的女儿过满月时,就将华兰、如兰都喊回来,让明兰她们姐妹几个好好聚聚。

也许,华兰想要撮合明兰时,盛老太太生过气。但她瞧着明兰过的那般好,她就不气了。

而且,盛老太太都能原谅被人撺掇给她下毒的王氏,更何况,华兰是她看着长大的孩子!

关注我,下期更精彩。

来源:剧集探秘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