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士》最吓人的地方,是它把那些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都埋成了雷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3-30 16:41 4

摘要:先说信用社那场戏。崔业去取钱,经理开车差点撞到他,他抬头看了眼墙上“信用社专用停车位”的牌子。这个镜头晃过去的时候,我以为就是拍个环境,结果后面劫案发生,他直接让劫匪抢经理的车逃跑。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哪是闲笔?

看《棋士》这剧最吓人的地方,是它把那些最普通的生活细节都埋成了雷。#春季图文激励计划#

先说信用社那场戏。崔业去取钱,经理开车差点撞到他,他抬头看了眼墙上“信用社专用停车位”的牌子。这个镜头晃过去的时候,我以为就是拍个环境,结果后面劫案发生,他直接让劫匪抢经理的车逃跑。这时候才反应过来,这哪是闲笔?

这是崔业第一次露出獠牙——表面老实巴交,心里早就把仇记小本本上了。更绝的是,这场戏里营业员提了一嘴“秦晓铭怎么没来”,后面这人就被绑架了,连名字都是提前三个月埋的伏笔。

这一连串看似偶然的观察,实则为后续劫案中精准利用经理车辆逃脱埋下伏笔。更讽刺的是,这个记忆力超群、应变满分的天才棋士,在现实生活里却因时代变迁沦为窝囊废,暗示旧时代精英在商业化浪潮中的必然沦陷。

再看奖杯和水杯。崔业得了围棋冠军,奖杯被校长扣着不让拿回家,说是要摆着拍照。结果镜头扫过去,奖杯旁边崔业的水杯是空的,别人杯子里都有水。这哪是道具失误?这就是明晃晃告诉你:在权力眼里,你崔业连口水都不配喝。后来校长给他个假奖杯糊弄,塑料底座掉漆那块特写,跟抽他耳光似的——你的人生就是个山寨货。

最绝的是围棋课上的“逢危须弃”。崔业上课讲这个战术时,底下学生拿棋子砸他,没人听。结果后来他帮劫匪逃跑,真就用这招让人当“弃子”引开警察。这时候才看懂,这堂课根本不是教孩子,是导演在教观众:你看,连教书育人的课堂都在教人怎么卖队友,这世界烂透了。

更吓人的是,崔业后来策划抢劫时,在黑板上画的逃跑路线就是棋谱里的“屏风马布局”,把活人当棋子摆弄。

家庭戏里的细节更诛心。崔业给儿子买肯德基,只舍得买个白胡子老头玩具,回家发现窗台上摆着哥哥送的全套奇奇储蓄罐。他把自己买的那个换上去,把哥哥的扔了。这个动作比什么犯罪现场都吓人——亲兄弟之间的嫉妒,能让人连孩子的玩具都算计。

后面他烧香求“功德圆满”,香炉里插九根香只为自己,儿子生病、老妈身体差提都不提,这时候再看换玩具那段,简直就是人性堕落的预告片。

还有哪些年代道具,全是杀人不见血的刀。崔业腰间的BP机,每次震动都跟催命符似的;少年宫破牌匾下挂着“珠心算”广告,暗示围棋班早就是没人理的边缘项目;连肯德基儿童套餐的包装盒都在捅刀子——崔业咬牙买的汉堡,在哥哥的庆功宴上成了施舍他的冷饭。这些破烂玩意堆起来,比什么凶杀现场都真实,因为你我都活在这种细节构成的世界里。

这部剧虽然暂时只放了三集,但是出现了几次这句话:“要会输棋,你输了,就是赢了。”

这句话,是一种人生战术,而不是棋盘战术。

为什么几次有人这样跟阿业说呢?因为他在这部剧开始的时间线之前,是不搞这一套的。他只是一个单纯的喜欢下棋的人。下棋讲究的是能力。比拼的是技术。谁强谁赢。

所以下棋的世界很简单。一直沉浸在下棋世界里的阿业,把人生看成跟下棋一样了。

但是人生不一样。人生有很多弯弯绕绕,讲究的是人情世故。为什么大家都想要他输?因为他不愿意输。他很较真。

所以,他活得很窝囊,跟这个并不靠真才实学的社会格格不入。

你看他在庆功会上,筹措良久不知道说啥,结果话筒被拿走。

他事事都较真。他真的在想我应该说点什么。

因为那个冠军,是他自己靠自己的能力得到的。但是,其实这个场合,校长的意思很明白了,你应该说什么还不清楚吗?

肯定应该说感谢领导的栽培,感谢赞助商给的机会啊。你在那墨迹半天,太不懂事了。结合校长跟他私下的讲话,奖杯,要放在学校,奖金,校长要吞了,成就,说是集体的荣誉。一波操作下来,非常恶心,但却是社会常态。

如果他是个圆滑的人,他其实可以跟校长之间好好谈谈利益分成,而不是就事论事。

你想想他可以是各种围棋比赛的冠军,放到哪个兴趣班不是台柱子一样的存在?

家长要是知道老师这么厉害,那不是抢破头送孩子去?

但是你看看他上课那个样子,孩子那个捣蛋,薪水那个克扣,完全没有让自己的才能使用率最大化。

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思维跟这个世界的规则格格不入。

在这部剧的时间线开始之前,他是不愿意输棋的,这是他多年下围棋形成的思维方式。

所以,当校长说让他跟赞助商下棋的时候,他开始是拒绝的。

要说这个要求是不是真的很过分呢?

校长已经说的很明白了,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要求,你都不答应,我怎么办?

这个意思其实是,你是唯一能下棋的,你不去,总不能我去把,你不去,不是让我为难吗?

他的回答是,不是说了不跟领导下棋吗?

他的角度是,这些人期艺太差了,跟我下,确实是不配。

但是领导的角度是,现在是期艺的问题吗?这是人情世故的的问题啊,把赞助商伺候好了,你才能参加比赛啊。

人在屋檐下,要学会低头啊。

阿业其实能说出这种话,就是他一直以来人生态度的写照,他把人生,活得跟下棋一样,一板一眼,有规有矩,直来直往,所以,他活成电视剧开始的样子:

儿子崇拜大伯而不是他;妻子要跟他离婚,崇拜赞助商而不是他;虽然其实他应该是工作单位的台柱子,但是他完全被边缘化。生活不知不觉,就到了一个命运的十字路口了。

最细思极恐的还是崔业这个人。表面看是被逼上梁山,其实早就有反骨。他去信用社取一百块钱都要较劲,因为营业员跟经理说话没正眼看他;被劫持时第一反应不是害怕,而是用围棋思维盘算怎么脱身。

这种藏在懦弱外表下的控制欲,比明着坏的反派更可怕。就像他哥说的:“你也在笼子里”,但崔业的笼子是他自己用三十年的憋屈一根根焊出来的。

说白了,《棋士》里的恐怖从来不是血浆尸体,而是每个观众都能在自己生活里找到对应的细节。你老板克扣奖金的样子像不像那个校长?你亲戚饭桌上炫耀的样子像不像崔伟?那些被我们忍下来的委屈、咽下去的怒火,哪天会不会也变成崔业黑板上的犯罪路线?这才是真正的细思极恐——我们都在下一盘叫生活的棋,但谁知道执棋的到底是人是鬼。

这部剧,很值得细品。

来源:芭比的二次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