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甄嬛其实一开始是喜欢皇上的,她对皇上说:“臣妾只求皇上心中有臣妾的一席之地就好。”
甄嬛其实一开始是喜欢皇上的,她对皇上说:“臣妾只求皇上心中有臣妾的一席之地就好。”
只可惜这一切在甄嬛得知自己是替身时就戛然而止了。
在经历甘露寺和与果郡王的瓜葛后,重新回宫的甄嬛对皇上只有怨而非爱。
其实皇上如果这个时候与甄嬛相敬如宾的生活,那么他们两个也是可以勉强过下去的。
可偏偏皇上想要甄嬛的真心,他想让甄嬛重新爱上自己。
当一个男人对女人表现的很在意时,他就会给予女人最好的东西,无论是财富还是地位,即使他贵为皇帝也是如此。
甄嬛还未回宫,皇上就想着帮她抬身价:
“朕心已决,嬛嬛既然身份低,我就给她抬旗,为满军旗上三旗,赐大姓钮祜禄氏”。
为了摆脱甄嬛罪臣之女的身份,皇上直接连她的身世背景都改了。
不只如此,皇上怕皇后等人欺负甄嬛,还将四阿哥过继给她。
后宫里的女人大多都是母凭子贵的,即使是皇后,也不得不拿三阿哥傍身。
当甄嬛回宫后,皇后为何急于除掉她,很大的原因就是甄嬛得宠,又有四阿哥可以争夺皇位,皇后感受到了威胁。
从前甄嬛走得有多狼狈,回宫时就有多风光。
皇上自以为自己给了甄嬛那么大的荣耀,她一定会更加爱自己。
可惜擅长运筹帷幄的皇上没想到,甄嬛爱他的心早已经变了。
她爱上果郡王,而且在经历了诸多磨难后,她懂得了一个道理:皇权至上,君心难测。
所以不管皇帝对甄嬛如何好,甄嬛也总是防备与厌恶。
不过此时的甄嬛对皇上还是有些旧情的,最起码没想伤害他。
从滴血认亲到浣碧嫁人,她一直都是处于防守的状态。
可皇上还是发现了蛛丝马迹,他觉察到果郡王喜欢甄嬛。
这件事对于一个皇帝是不能忍受的,这无疑是触犯了他的逆鳞。
不过这里他处理的方式耐人寻味,仿佛不像他的风格。
想当初三阿哥喜欢皇上的一个妃子,虽然那名妃子无辜,可皇上还是处死了她。
没有过多的处罚三阿哥,不过是因为那一点父子之情。
而且联想之前的事,他也不确定甄嬛是否对果郡王有情,甚至背着他做更出格的事。
如果放在别人身上,皇上肯定将两个人都处死了,可他舍不得甄嬛。
如果说一开始是觉得甄嬛是纯元的替身,可经过甘露寺一事,皇上已然对甄嬛有了别样的感情。
得知皇上的杀意后,甄嬛也曾想不动声色的求情。
“臣妾只是揣度着,果亲王素来对皇上恭谨。”
皇上回答:“再恭谨的人,手里有了权力也会起异心。”
“朕是一定要除掉老十七的,朕只是给你给你个机会,你用行动向朕证明。”
只要甄嬛能杀了果郡王,那就证明甄嬛对果郡王没那个意思。
但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果郡王为了保全甄嬛,会主动喝下那杯有毒的酒,最终死在了甄嬛的怀里。
如果皇上没有对果郡王痛下杀手,也许他们有一天两个人会相忘于江湖。
偏偏果郡王死在了甄嬛最爱他的时候,甄嬛如何不恨呢,所以她要复仇。
不过久居深宫的她也明白,在自己的力量还很弱的时候,不能贸然动手,只能幸福下来寻找机会。
很快她发现宁嫔给皇上服用丹药,她知道其中有蹊跷,不过没有伸张。
没过多久皇上就病了,他只能卧床不起,她知道宁嫔的药起作用了。
都说人在虚弱的时候头脑会越清楚,他突然意识到六阿哥可能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他派自己的心腹去调查,要不是宁嫔发现了不对劲,一旦查出六阿哥并非皇上的亲生子,甄嬛母子三人,甚至连胧月都会有生命危险。
她不得不在从中寻找生机,而她的希望就是宁嫔。
作为一个女人,她能觉察到宁嫔对果郡王的爱意,这正是她可以利用的点。
甄嬛把六阿哥的身世告诉了宁嫔,为的就是刺激宁嫔早日进行下一步。
果然当宁嫔得知六阿哥的亲生父亲是果郡王,她选择让皇上吃下那枚致命的丹药。
两个女人配合默契,共同完成了对皇上的猎杀,其实从果郡王被杀,他的悲剧就已经开始了。
甄嬛支开了所有人,她跟皇帝彻底摊了牌,无论是六阿哥的身世,还是温太医和沈眉庄的事。
一个九五至尊,当他得知自己的妃子一个又一个的背叛他,他怎能忍受这样的屈辱。
更何况他小的时候就知道母亲与隆科多的私情,他对此事痛恨至极。
可惜他的身体早已没有了力气,最终只能含恨而终。
甄嬛最后眼角流下一滴泪来,因为刚才听到皇上对她说的话。
“你再叫朕一声四郎,就像你刚入宫的时候一样。”
甄嬛没有叫,就像她说的那样:“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
皇上之死,源于他太过于自信,伤了别人的心还想用荣华富贵弥补,其实都是徒劳的。
而在甄嬛的处理上,他的犹豫让自己断了所有的生机。
当年因为他的原因让甄嬛九死一生,如今落到这样的下场也是他咎由自取。
纵观皇帝与甄嬛,爱过,恨过,最后所有情感都烟消云散,只留下一声叹息。@锦思
来源: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