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集版《八佰》来袭!淞沪会战下的战争思考与英雄赞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3-30 15:54 4

摘要:里面以谢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名战士,据守上海四行仓库,誓死不放弃阵地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军人在抵抗日寇侵略下的非凡勇气与广大决心。

大家看过著名抗日电影《八佰》吗?

里面以谢晋元团长率领八百名战士,据守上海四行仓库,誓死不放弃阵地为中心,体现了中国军人在抵抗日寇侵略下的非凡勇气与广大决心。

今天要讲的这部影视剧被称为,连续剧版《八佰》,里面依旧以谢晋元团长的故事为原型,书写了一段可歌可泣的悲壮史诗。

1937年8月12日清晨,国民政府将军张治中乘坐专列抵达上海南翔区。

随他而来的众多部队,就有一支猛虎团,团长为谢云汉(柳云龙饰),设定上,这支部队的原型为谢晋元团。

与此同时,日本喊话上海政府,要求撤除上海所有防御工事,撤走所有驻军。

张治中的到来,为上海政府增加了不少底气,十分强硬的拒绝了日方的提议。

蒋介石在深思熟虑以及军事顾问小组的分析下,终于下定决心,不再妥协于日本。

“上海是我们的底线。”“将日本人赶到黄浦江里去。”他如此喊话张治中。

在战略意义上,在上海开战,日本人无法发挥机械化部队的优势,只能跟国军老老实实的进行巷战。

在战术意义上,由于上海租界众多,日军投鼠忌器,不可能在上海进行大规模的轰炸。

在外交意义上,上海作为国际化都市,很有可能引起欧美列强的插手干预。

无论何种理由,蒋介石已经下定决心,与日本的战争就从淞沪开始。

同样,日军猖狂的在媒体报纸宣传,称只需要三个月,就占领不堪一击的中国。

与此同时,蒋介石也是豁出了所有老底,他命令孙元良率领八十八师为先头部队抵达淞沪,后续二十个德械师陆续跟进。

这些部队是国民政府外聘的德国教官训练的,清一色的德军装备,甚至配备了坦克,飞机以及装甲步兵车。

蒋介石同时命令桂永清的中央教导团和黄杰的税警总团加入战斗。

各地军阀看到蒋介石的态度如此坚决,决定摒弃嫌隙,共同支援上海。

8月7日起,湘军、川军、桂军、粤军、黔军、东北军、西北军以及皖军、浙军、赣军、鄂军旧部在内的各派系部队,共三十四个师先后赶至上海。

淞沪地区,一时间列车全部停运,随处可见的全部是运兵的专列,大街上匆忙行军的尽数为中国军队,上海百姓在1932年后到淞沪会战前夕,是从来没有在城市中见到属于自己国家的士兵的。

于是,鲜花,香烟,糖果由热情的上海市民纷纷递交给他们见到的每一名军人,由于声势浩大,甚至登上了报纸,全民抗日热情空前高涨。

这场大战是全国以及世界瞩目的大战,这代表着中国首次与侵略者进行面对面的交锋。

1937年8月13日,五二三团一营全军进驻日中协定停火线,八字桥。

迎面撞见了日军海军陆战队第三大队。

双方没有犹豫,几乎同时开火。

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战,淞沪会战,由此打响!

一时间,日军的十个师团共十万多人立即与中央军和各地军阀的人马展开了战斗,猛虎团也被卷入混战。

起初,中国军队一度占领上风,节节胜利。

但日军的增援从本土持续不断,再加上国军派系林立,各部之间几乎各自为战,中央军甚至拒绝为川军和湘军提供粮草被褥,久而久之,矛盾充分的体现出来。

在国军初现败绩时,上级领导忽然命令谢云汉的部队从前线撤出,执行一项重要计划。

计划代号“桐计划”,谢云汉需要保护从上海秘密转移的三吨黄金。

但是,他们只是作为诱饵幌骗日军,其真正的目的,是为了掩护国民政府对上海军需物资的秘密转移。

日军节节逼近,猛虎团且战且退,最后据守上海仓库,与日军展开数天时间的阵地战。

但由于实力悬殊,猛虎团在数次战斗中损失惨重,为了保全有生力量,保护战略物资黄金,谢云汉决定后撤进入租界。

中共在上海的抗日力量发觉了猛虎团的险境,于是通过和英租界领事的商量,成功协商成功了猛虎团的后撤计划。

但是,当猛虎团撤入英国租界时,一拥而上的英国士兵将全团的武器装备全部收缴,并将他们关押至一处仓库看管。

国民政府此时受到消息,白崇禧居然认为猛虎团想独吞黄金,不仅不去营救猛虎团,反而派遣军统秘密监视他们。

日军为了彻底消灭猛虎团,通过外交手段不断向英国领事施压,以求进入租界。

于是,出于对猛虎团困境的同情,中共和各界爱国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一场营救猛虎团脱离租界的行动由此展开。

中共地下党员顾也舟,女记者秋莎,都向谢云汉伸出了援手。

被关押的日子十分难熬,士气日益低落,谢云汉时常激励士兵不要放弃希望。

他犹如黑暗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每一个失落的灵魂。

故事最后,谢云汉在我党地下组织的帮助下,通过挖掘地道逃离租界。

日后,谢云汉和顾也舟重新相见于战场,他们并肩作战,勇敢杀敌,最后结为知心好友。

《铁血壮士》深刻的还原了当时的历史事件,刻画了一个个生动人物,讲述了淞沪会战大背景下,一只背负特殊使命部队的颠沛流离。

故事的最后,谢云汉带领部下重见天日,但在历史上,这不是我们英雄的结局。

原型谢晋元团长在被关押后,为了不丧失秩序,每日安排士兵的操练起居,与军营生活高度契合。

同时自行制作一些日常生活用品进行买卖,勉励士兵们不要丧失斗志,坚守等待胜利。

日伪军为了瓦解谢晋元,消灭这个大家心目中的“孤胆英雄”,选择拉拢他当日伪第一方面军的司令。

结果被谢晋元当面拒绝,大骂日伪军高官为“卖国贼”!

最终,日伪面对态度强硬的谢晋元,采取了十分卑劣肮脏的做法,收买了军营叛徒,趁着出操,刺杀了谢晋元将军。

如今,国泰民安,岁月静好。

是否有很多人忘记了那个山河沦丧,举目为悲的年代?

那个英雄辈出,救亡图存的年代?

正如谢晋元在遗书中写道:

“晋元决心殉国,誓不撤退,亦不作片刻偷生之计,在晋元未死之前,必向日军索取相当代价。余一枪一弹,亦必与敌周旋到底!”。

来源:娱乐一号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