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母亲阮惜文死了,宇文长安也死了,一夜之间,唯一的亲人离世,给庄寒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庄寒雁杀疯了。
母亲阮惜文死了,宇文长安也死了,一夜之间,唯一的亲人离世,给庄寒雁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更难受的是,收殓了母亲的尸体,却不能立碑,荒坡上只多了三个无名碑,而杀母仇人庄仕洋,傍上了权贵,成了京城风头无两的贵人。
但庄仕洋逍遥不了多久,因为庄寒雁和苗贵妃达成了联盟。
庄寒雁清楚该如何扳倒庄仕洋。
苗贵妃和阮惜文是故友旧交,虽然不清楚是敌是友,但苗贵妃虽无子嗣,却能荣宠多年,而且中宫悬空,如果苗贵妃能顺利收养太子,以后就是皇太后,权势地位不可估量。
只是苗贵妃被清流士大夫弹劾,弄不好,身首异处,一条白绫,了结生命。
而这对庄寒雁来说却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只要庄寒雁保住了苗贵妃,那么,就能借上苗贵妃的权势,如此,收拾一个小小的庄仕洋就不是难事。
不得不说,庄寒雁这招很聪慧。
一方面,苗贵妃虽然生死难料,但皇帝迟迟没有下旨惩戒,相反有保护之意,让整件事有了回旋余地。
另一方面,也给了庄寒雁营救时间。
苗贵妃被困皇宫,无法向外界求助,庄寒雁只要逐一找到那些弹劾官员,只要瓦解其中一两人,其余的自然不成气候。
再说以臣告君,本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
阮惜文活着的时候,唯一一次出面上元节,苗贵妃就闻风出现,为庄家阻挡了一场祸事。
而且阮惜文残疾了十七年的双腿,就是苗贵妃派遣宫中御医,才一点点站起来的,这种恩情无异于人生再造。
苗贵妃是高不可攀,但对阮惜文总归有几分不同,加上庄寒雁救人于水火,就算不达成联盟,也能以此要挟,达成心愿。
苗贵妃对庄寒雁说:
你手里这支发钗,不该指向我。
这句话是同意和庄寒雁结为同盟,而且冒着“后宫不能干政”的风险,拔掉了庄仕洋引以为傲的保护壳。
庄寒雁是个狠人。
进宫面见苗贵妃,她原本的计划是以身之命,跪求诛满门。
以庄寒雁孤身回京,一步步去掉“赤脚鬼”污名,一点点拿到掌家权,和阮惜文冰释前嫌,都说明她求生,求幸福。
而且她送别阮惜文和宇文长安的时候,本就以为自己可以成为有娘疼的幸福女孩,所以特地给有情人留下独处空间。
但最后宇文长安葬身火海,阮惜文身中数刀而亡。
阮惜文浑身是血死在庄寒雁怀里的时候,她已断情绝爱,回京城就是报仇,而至于嫁给傅云夕,也只是能尽快摆脱庄家而已。
为了报仇,她可以牺牲自己的性命,甚至于搭上所有人的性命,这里面包括傅家满门,以及唯一让她有愧疚的,才仅有五岁的阿芝。
这让傅云夕两次想掐死她,庄家满门,傅家满门,甚至株连九族,只为杀死一个庄仕洋,这个代价太大。
其一,庄寒雁对傅云夕有情。
阮惜文活着的时候,曾问过庄寒雁是不是喜欢傅云夕,她当时没有直接回答,但心里肯定是喜欢的,而且做好了准备嫁给傅云夕。
《雁回时》里有个细节,庄仕洋为了阻止傅云夕和庄寒雁联盟,急于把庄寒雁嫁给其他人,甚至在出嫁前夜,还在设计让风评不好的王媒婆接走庄寒雁,再在出嫁路上设计杀人。
傅云夕得知消息,连夜准备迎亲,不惜撞门,算是和庄仕洋彻底撕破脸。
好不容易等到庄寒雁同意婚事,虽然傅云夕同时担任保护庄仕洋的职责,但即便庄仕洋要把事情捅到皇宫,傅云夕也势必要先将庄寒雁抢回傅家,至于是半夜成亲,还是黄道吉日成亲,只要是对的人,都没有关系。
其二、傅家对庄寒雁不薄。
庄寒雁虽然有“背尸救庄家”的美名,但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还是免不了清白有污,或许有欣赏之人,但总归太过惹眼,至少在京城一众贵女眼里,太过出格。
成亲第一日,庄寒雁处在误杀庄语迟的愧疚中,而且对于报复庄仕洋又迫不及待,压根没想过要留下精力,应对傅家主母,毕竟也是婆媳关系。
傅家二姨对此事颇有成见,觉得庄寒雁英勇有余,却不够温婉。
傅家主母始终看好庄寒雁,认为只要傅云夕喜欢,自己这个做婆母的就应该好好对待,更何况阿芝喜欢,甚至很期待庄寒雁能成为自己的娘亲。
前景很好。
庄寒雁只要安分守己做好傅家儿媳,安生日子唾手可得。
其三、所有人皆是棋子。
为帮苗贵妃脱困,庄寒雁前后解救了两家女子。
第一家是邓家主母章氏,刚刚得了御赐的贞节牌坊,却暴露和贡生成磊的私情。
庄寒雁原本计划以此威胁邓守节,撤出弹劾苗贵妃的阵营,只是不想邓守节冥顽不灵,宁愿逼迫亲孙女错嫁,再暗中打死章氏,也不愿成人之美。
庄寒雁指使傅云夕,让不得已成亲的成磊换成了郑子言,成全邓婵,而后一把火烧了贞节牌坊,放走了章氏,并以圣旨作为威胁,逼迫邓守节投降,得到姚之栋是弹劾头目的信息。
找到姚之栋,基本可以解除苗贵妃的危机。
姚之栋比邓守节稍微好一些,不算是顽固不化,但独女姚忘书想要脱困之人是齐王,毕竟是皇亲国戚,庄寒雁连进门找人的资格都没有。
姚忘书的一次次哭诉,牵动着姚之栋的心,庄寒雁找准时机以身做饵,设计让齐王释放姚忘书,但她扣留了和离书,借此威胁姚之栋。
好在姚之栋弹劾苗贵妃并非私心,只是太过迂腐,恐苗贵妃势力太大,威胁朝政。
不排除庄寒雁对邓婵、章氏、姚忘书,有同为女性的怜悯之心,但她所做一切都在于和苗贵妃结同盟。
如果不是那一把火,如果邓守节不是为了守节荣誉妥协;如果姚之栋不是为了姚忘书。
庄寒雁会让这俩家沉沦地狱,搭上再多无辜也不放手。
周如音的人生,比阮惜文更悲惨。
阮惜文只有庄寒雁一女,一女却能让所有人下地狱;周如音有三个子女,死了一女一子,剩下一女,离心离德。
周如音此生余念,保住仅有的骨肉,哪怕她自己不能善终。
庄寒雁和庄仕洋决裂之际,对周如音说到:
“我今日来就是想提醒姨娘一句,庄家并非久留之地,你和语山姐姐还是趁早离开京城,以免日后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周如音已经和庄仕洋撕破脸,如今稳坐庄家主母之位,不过是是同盟,为保住庄语山。
庄仕洋那些勾当,最瞒不过的就是周如音这个枕边人,虽然是阮惜文收集证据重创了庄仕洋,但梦里呓语,怪诞行径,才更能证明一个人的劣性。
庄家早在十七年前,庄憾良的莫名死亡,庄寒雁还在襁褓中就被污作“赤脚鬼”开始,烂透,糟糕极了。
没有人比周如音更清楚,这几十年,如果不是她甘愿做庄仕洋的棋子,和阮惜文无休止的争斗,恐怕她,以及身后的三个子女早已化作尘土,不再世上。
她没有一刻敢停下来做那些腌臜的勾当,即便害人性命,被世人唾骂,也照单全做,只因庄仕洋需要。
所以,在发嫁庄语山之前,她只能是庄家主母,烂在庄家。
庄语山是三个孩子里,最没有心机,却最一意孤行的一个。
因为喜欢傅云夕,不过及笄,就吵嚷着要嫁给傅云夕,为此,在京城被人嘲笑,可周如音不曾过多管束,因为庄仕洋把大女儿庄语琴嫁给傅云夕开始,她就清楚自己能做的就是尽可能保护孩子,给他们自由的空间。
可她终究错了,庄语琴被人毒死,而那一杯毒酒很有可能就是庄仕洋下的,就像用慢性毒药毒死裴大福一样。
好在庄仕洋也有怕的时候,当庄寒雁下达十日死期的时候,周如音知道时机来了。
庄仕洋想搭上齐王这条线,能出卖的只有庄语山的婚事,而庄语山只要能嫁出去,而且权势高于庄家,那么就是最好的选择。
庄仕洋是如此评价齐王的:
“这齐王生性桀骜,恶名在外,这几年娶了三四任老婆,死得死,逃得逃,这京中但凡有女儿的人家都避着他走,就算是我们将语山嫁入王府,恐怕语山也不会答应啊。”
这简直是人间地狱,连庄仕洋都觉得庄语山会不同意,但周如音却铁定了心,势必让庄语山嫁过去。
《雁回时》里母爱皆有光辉,其中数周如音的母爱最为耀眼。
妾氏所生的庶子庶女更应该精于算计、钻研上位,而她教养的三个子女,要么心思单纯,要么蠢笨无知,如今更是死了两个做代价,如果她不蠢的话,就不会如此发嫁仅剩的女儿。
谁的骨肉,谁疼。
她恨庄仕洋,恨到连“抚养”二字都不愿和庄仕洋扯上关系,又怎能明知是火坑,却偏要女儿跳进去。
阮惜文为复仇可以身死,庄寒雁为复仇可以借权势,而她没有权可攀,又有软肋要护,唯一能做的就是推出去,撇清关系,断绝亲情。
不用想象,庄语山以后的婚姻生活,一定难过极了。
姚忘书是姚之栋独女,尚且能得到父亲疼爱,即便和离了还能有娘家筹谋再嫁,而庄语山一旦出了庄家门,一旦断了齐王的关系,既无娘家可依,又无贵人帮扶,剩下的路只能自己走。
而这却彻底断了和庄家的关系。
老鹰为了幼鹰能翱翔天空,只能狠心一遍遍把幼鹰推下悬崖,逼迫他们振翅。
成长是残酷的,多一分助力少一分动力,要想起飞,只有重新长出翅膀,断骨重生,独立于天地间。
母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做母亲的一遍遍吞咽苦果,因为经历过,所以狠得下心,因为无助过,所以割肉断生。
有些苦不必为外人道,达目的,唯愿足以。
来源:阿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