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近期的一场行业盛会上,爱奇艺的掌舵人龚宇抛出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若连温饱都无法保障,何以谈及诗意与远方?”这句话,虽直白却深刻,恰如其分地映射了当前长视频行业的严峻挑战与生存现状。
在近期的一场行业盛会上,爱奇艺的掌舵人龚宇抛出了一句引人深思的话:“若连温饱都无法保障,何以谈及诗意与远方?”这句话,虽直白却深刻,恰如其分地映射了当前长视频行业的严峻挑战与生存现状。
面对行业寒冬,龚宇不仅表达了对长视频生存空间的深切忧虑,更提出了具体的应对策略——缩短长剧的集数。这并非他首次提出这一观点,自2017年起,他便开始倡导美剧模式和短剧集模式,到如今再次重申,爱奇艺在长剧领域的调整意图愈发明显,无论是集数还是时长,都在向“短”靠拢。
这一趋势似乎并非爱奇艺的“一厢情愿”。坊间流传的消息称,某平台计划自2025年起实施“限集令”,不再接纳超过16集的长剧。尽管平台方尚未正式回应,但长剧市场的变化已悄然发生,剧集篇幅的缩减成为不争的事实。龚宇分享的数据显示,去年电视剧的平均集数已从45集左右下降至28集,同时内容时长也在被压缩。
在全国两会上,导演刘家成也针对“长剧短制”发表了看法,认为长剧的创作与播出方式均需调整,节奏需加快,集数需更加灵活。这进一步印证了长剧“缩水”已成为大势所趋。
究其原因,无外乎“降本增效”四字。长视频平台正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一方面,盈利压力巨大,会员增长和广告收入放缓,以爱奇艺为例,尽管连续三年实现盈利,但净利润大幅下滑;另一方面,短视频和短剧的兴起,不断冲击着用户的观剧习惯,快节奏、高密度的内容更受青睐。长剧市场的“注水”现象频发,导致观众弃剧率居高不下,优酷公布的数据显示,长视频用户前五集的弃剧率高达50%以上。
在此背景下,长剧“砍集数”似乎成为平台自救的必然选择。缩短集数,意味着项目总体投资减少,从制作成本到回款周期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这也将促使创作者更加注重内容质量,剔除冗余情节,使剧情更加紧凑。市场上已有《漫长的季节》《新生》等成功案例,证明了短精剧的市场潜力。
然而,这一变革并非没有挑战。并非所有题材都适合短剧集形式,古装、年代等题材因时间跨度大、人物众多,盲目压缩集数可能损害内容精髓。编剧和导演也面临巨大挑战,从长剧到短剧的转型涉及创作逻辑、工作模式等多方面的调整,且酬劳可能减少。平台方面,短剧的营销场景有限,盈利空间相对较小,同时用户黏性的维护也成为一大考验。
龚宇强调,无论是长剧、微剧、短剧还是网络电影,关键在于“聚焦精品”。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只有打造出经典之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长剧的“向短”变革,或许能暂时缓解行业压力,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从内容源头抓起,提升作品的整体质量。
长剧市场的变革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正是这些挑战,推动着行业不断前行,探索更加适应市场需求的发展模式。在这个过程中,只有坚持内容创新,才能赢得观众的认可与市场的尊重。
来源:ITBear科技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