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月光:一部高开低走的港式复仇剧,是女性觉醒还是狗血狂欢?

西瓜影视 港台剧 2025-03-26 17:57 3

摘要:《黑色月光》是由优酷、TVB联合出品,姜振杰、冯曦舜、尹吉度执导,梁敏华担任编剧,杨茜尧、王浩信、林夏薇、马志威、黄翠如、杨卓娜、马贯东领衔主演的剧情类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余满月表面上是一位光鲜亮丽、擅长处理危机的公关专家,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深重的悲惨过去。十八

《黑色月光》是由优酷、TVB联合出品,姜振杰、冯曦舜、尹吉度执导,梁敏华担任编剧,杨茜尧、王浩信、林夏薇、马志威、黄翠如、杨卓娜、马贯东领衔主演的剧情类电视剧 。该剧讲述了余满月表面上是一位光鲜亮丽、擅长处理危机的公关专家,背后却隐藏着一段深重的悲惨过去。十八年前,她与妹妹被富三代蒋基俊侵犯,并因此遭遇家庭巨变。这段经历让满月立誓复仇,她隐忍十八年,终于成功接近蒋家的故事。

“18年隐忍,18天崩盘”——TVB年度大剧《黑色月光》用一场轰轰烈烈的复仇盛宴,炸出了观众两极分化的口水战。有人盛赞它是“港版《黑暗荣耀》”,也有人痛骂“后半程全员发疯”。

今天,我们剥开这部剧的糖衣与砒霜,看看它到底是女性力量的觉醒,还是TVB黔驴技穷的遮羞布?

一、高光开局:复仇爽剧的教科书式示范

杨茜尧饰演的余满月,用18年时间从性侵受害者蜕变为公关女王,每一步都踩在观众爽点上:

在女性复仇设定中,杨茜尧饰演的余满月历经 18 年艰辛。曾惨遭性侵的她,成功逆袭为公关界女王。她精准掌控媒体、操纵舆论,让仇人“社死”。

比如某重大事件中,她引导媒体报道,放大仇人负面形象。当面挑衅时,一句“你身上还是那股下水道的臭味”扎心至极,饱含多年愤怒仇恨。

技术流布局上,她展现非凡智慧谋略,安排司机、伪造车祸、操控股价,细节把控极致,令观众惊叹,直呼“反派智商在线”,如同掌控全局的高手,深思熟虑走好每一步。

“真正的复仇不是杀人,而是让仇人活着感受自己一点点腐烂。”

2. 港剧文艺复兴的野心

这部剧好多方面都特别棒。行业剧这块儿专业得很,公关行业的媒体大战、舆情操控那些细节,简直跟职场教科书有得一拼,能让观众感觉就像真在上班的地方似的。社会议题挖得也深,像性侵受害者心里的伤、豪门权力在背后搞的黑箱操作,在网上引起了大家热烈讨论。演员演技也厉害,杨茜尧一个眼神就能在受害者和狩猎者之间换来换去,马志威把纨绔子弟演得让人又讨厌又可怜。这剧有深度又精彩,不管是专业方面的展示、议题的讨论,还是演员的表演,都能吸引观众,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二、崩盘现场:当逻辑为狗血让路

1. 编剧的“精神分裂”时刻

在影视圈中,王浩信因饰演“工具人男友”备受争议。他为复仇牺牲色相,大尺度床戏遭嘲讽,被称“TVB 第一男宠”。全员表现糟糕,富二代复仇靠吼,毫无策略,如在某关键场景一味喊叫无实质行动。黑帮大佬轻易被策反,不合常理。

烂俗失忆梗也令人疲劳。复仇最终成过家家,BOSS 竟被网红视频扳倒,网友吐槽“不如直接报警”。优秀复仇作品重合理逻辑与角色刻画。社会上观众要求渐高,不再接受此类粗制滥造无深度之作。

余满月怂恿仇人互砍时,弹幕飘过:“姐,你这不是复仇,是剧本杀DM吧?”

2. 虎头蛇尾的三大原罪

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节奏把控的问题常常引人诟病。就拿某部剧来说,其前 10 集的节奏可谓失控至极。每分钟所包含的信息量简直爆炸,观众的大脑被各种复杂的情节和线索充斥,应接不暇。然而,后 10 集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剧情注水严重到仿佛能养鱼。

再说人设方面,女主原本是高智商女王的形象,令人钦佩和喜爱。可不知为何,剧情发展中她竟然退化成了赌徒,这种巨大的转变让人难以接受。不仅如此,反派们也集体患上了“话多必死症”,在关键时刻总是废话连篇,导致最终的失败。

而在价值观的呈现上,更是混乱不堪。剧中宣扬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黑化正义”,这种扭曲的观念使得原本被期待的复仇爽剧彻底沦为三观车祸现场。比如,主角为了复仇,不惜伤害无辜之人,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了正常的道德准则,让观众感到无比失望。

三、争议漩涡:爽剧外壳下的社会实验

1. 女性力量的AB面

在当下众多的影视剧中,人物设定和剧情走向往往具有一定的模式化特点。然而,在某部剧中,余满月这个角色展现出了一定的进步性。她不再像以往常见的“傻白甜女主”那样依赖男人获得成功,而是凭借自身在职场中的实力展开复仇之路。

这种设定无疑是对传统套路的一种突破,为观众带来了新鲜感。比如,在面对各种职场挑战时,余满月凭借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敏锐的洞察力以及果断的决策力,一次次化解危机,逐步实现复仇目标。

但同时,这部剧也存在着局限性。尽管余满月在大部分剧情中展现出了独立自强的一面,但最终仍依靠“美男计”“色诱”等传统的性别符号来破局。这一情节的设置被批评为“新瓶装旧酒”,未能真正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

当女性复仇仍需出卖身体,这到底是觉醒还是另一种物化?

2. 豪门黑幕的现实映照

在社会的复杂架构中,权力世袭的现象犹如一道深深的诅咒,侵蚀着公平与正义的基石。富二代蒋基俊的人生轨迹便是这一诅咒的鲜明写照。他成长于优渥的环境,却在权力与财富的包围中逐渐扭曲了心灵。所谓的“精英教育”在他身上并未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反而成为了暴力传承的温床。在他的世界里,权力被视为与生俱来的特权,无需通过努力和正当途径获取。

而黑警产业链的存在,更是令人触目惊心。从最初的收黑钱,到肆无忌惮地操纵司法,这种行径的恶劣程度超乎想象。更令人感到荒诞的是,在现实生活中,竟也存在着相似的案例。比如,某些地区的执法人员为了私利,与不法分子勾结,破坏了法律的尊严和社会的公平。

剧中“警察受贿掩盖罪行”情节,与2023年香港廉政公署披露的执法黑幕惊人相似。


《黑色月光》像一杯烈酒——初入口酣畅淋漓,后劲却让人头痛欲裂。它证明了港剧依然具备打造现象级IP的潜力,也暴露出创作惰性的致命伤。当我们为余满月的复仇拍案叫绝时,何尝不是在期待影视作品能真正尊重观众的智商?


“如果复仇注定要赔上灵魂,你还愿意做余满月吗?评论区等你华山论剑!”

来源:X十创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