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面对林姨娘的茶语,为何孔嬷嬷直接拆穿,盛老太却要装病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3-29 14:36 4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八十七期:对付男人,大喊大叫真的没用,茶言茶语,才是正道。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八十七期:对付男人,大喊大叫真的没用,茶言茶语,才是正道。

01

原著中,盛老太太送了明兰一套首饰匣子。

那是盛老太太的嫁妆之一。所有人都知道,盛老太太的嫁妆都是精品。

这套首饰匣子虽然有些年头了,但木质依旧光洁明亮,白铜黄铜都打磨得锃亮如新,光线下呈出美丽的色泽,精致古朴的明兰几乎合不拢嘴。

如兰见了,酸了两句,几天拿白眼看明兰。

墨兰几乎当场红了眼珠,恨不得活吃了明兰,回去又跟林姨娘哭了一场,林姨娘则跟盛紘哭了一场。

好在盛紘脑子清醒,明确告诉林姨娘,那是盛老太太的嫁妆,他没权干涉。

林姨娘后悔为了富贵给盛紘做妾,惹怒了盛老太太。为了多得好东西,林姨娘还动了与盛老太太重修旧好的念头。

于是,第二日,林姨娘就强闯寿安堂,想给盛老太太请安。但她大门都没进去,就被房妈妈拦在外面。

林姨娘也豁得出去,跪在门口哭求,引的府里众人都来看,盛老太太便哼哼唧唧的病倒在床上,盛紘吓的赶紧请大夫给盛老太太诊脉。

比起盛老太太的装病,孔嬷嬷就强悍多了。她当场就拆穿了林姨娘的手段,就是护着林姨娘的盛紘,也生出几分不满来。

那么,为什么面对林姨娘的茶言茶语,孔嬷嬷能拆穿,盛老太太却只能选择装病?

02

想知道原因,第一步就要分析林姨娘茶言茶语的攻击对象。

其实,林姨娘的攻击对象,主要是王氏。而林姨娘每次发挥茶言茶语,基本是五部曲:

第一部曲:示弱。

原著中,卫姨娘过世后,盛紘一直冷着林姨娘。为了摆脱尴尬的境地,林姨娘带着人闯进了王氏的屋子。

见到盛紘,林姨娘就跪了下去,一脸决绝的表述自己委屈,然后对盛紘泪如雨下,诉说盛紘做官公正,为何自己服侍了盛紘这么多年,还为盛紘养育了一对儿女。

卫姨娘过世后,盛紘却不分七红皂白,也不问证据,就冷落林姨娘。

人,都爱听赞扬自己的话。而王氏与盛紘坐着,林姨娘跪着。从整个画面的构成,林姨娘不用说一句话,她就是弱势的一方。

第二部曲:白莲花做错事,也要做无辜状。

王氏对盛紘都没有几分敬意,更何况对林姨娘这个妾室。所以,王氏听到林姨娘那一番颠倒黑白的言论,当即就开麦:

“你满嘴喷什么沫子,休在这里胡诌!我有什么好怕的。”

林姨娘冲到盛紘面前,就做好准备被王氏驱赶。但林姨娘已经给盛紘下过套了:

“您是百姓父母官,平日里就是要办个毛贼,你也得容人辩上一辩。”

果然,盛紘没有驱赶林姨娘,还提出了疑问,问卫姨娘是怎么死的。

林姨娘从不打没有准备的仗,用“戚然一笑”表达果然如我所料的意思。

她不仅没有反驳盛紘的话,还说出盛府下人的反应:“当日在泉州之时,府里的丫头婆子都隐隐绰绰的议论着,说是我害死了卫姨娘。”

若是林姨娘真的害死了卫姨娘,她应该赶紧解释。但林姨娘大方的说出盛府下人的反应,反而让人觉得她坦坦荡荡。

第三部曲:诉说委屈。

有了前边的铺垫,林姨娘的话锋就转了:“我本以为这不过是几个无知下人嚼舌根,又因老爷升迁在即,我不敢拿琐事来烦扰老爷。

便暗暗忍下了,总想着清者自清,过不多时谣言总会散去,可没想……没想,老爷竟然也疑了我!”

对于男人,再甜蜜的感情,都不如愧疚之情来得快。

林姨娘是盛紘的宠妾,更是他的红颜知己。而且,林姨娘做妾后,温柔娴静,为了全了与盛紘的一片情谊,她放弃做正妻的机会,给盛紘做妾。

这样一来,林姨娘不仅惹怒了盛老太太,还受了王氏不少委屈。

林姨娘的这一番话说下来,即使盛紘没有彻底动摇,但气也消了七八分。

第四部曲:混淆视听,声东击西。

果然,盛紘还是追问林姨娘,卫姨娘出事的时候,家中只有林姨娘。又因为盛紘宠爱林姨娘,让她在盛家地位没比王氏低多少。

换句话说,王氏和盛紘不在家,林姨娘完全可以做主,帮着卫姨娘生产,为她请产婆。

不过,林姨娘没有接着盛紘的话,往下说,反而说了三件混淆视听的话:

第一件,卫姨娘生产那日,二门的婆子在吃酒赌钱,第二件,林姨娘求了半天,她们才慢吞吞的去请稳婆,待她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几个时辰过去了。

第三件,林姨娘发誓:“若是我存心要害卫姨娘,便叫我天打雷劈不.得.好.死!”

更重要的是,林姨娘让二门的婆子去请稳婆的时候,闹出的动静极大,就是盛紘对峙,林姨娘也不怕。

这般模棱两可的说了一番,盛紘当即意味深长的看了王氏一眼。

因为,盛府里几个会接生的婆子,大都是王氏的陪房,而二门的媳妇和婆子更是一直由王氏来管的。

这般下来,就是王氏没有害卫姨娘,她也免不了一个督管不严放纵下人的罪责。从而,王氏也成了间接杀死卫姨娘的凶手。

第五部曲:诉真情。

盛紘已经动摇,林姨娘当即哭得不能自己,还求盛紘和王氏把她当做猫呀,狗呀养在盛府里,只要给口吃的,让她能时刻见到盛紘,她就感激不尽。

一个女人,对一个男人的深情,可以不要尊严,是多么感人的一件事。

于是,盛紘破功了,再也不隐藏他心疼林姨娘的心情。而林姨娘也适时的倒了。

至此,卫姨娘的一尸两命,被林姨娘摘了七七八八。盛紘更是扶了林姨娘一把。

可以说,林姨娘的茶言茶语非常到位。让仕途上能左右逢源,头脑清醒的盛紘,在面对林姨娘和王氏的时候,天平总是倾斜的。

但是,林姨娘的手段,只在盛紘面前有效,在孔嬷嬷面前,林姨娘就是一个弱鸡

原著中,盛家女孩们被孔嬷嬷责罚时,林姨娘说了一段自认为得体又能挽回盛紘面子的话:

“请嬷嬷勿怪,这里原本没有我说话的地方,可我心中愧疚,有话不吐不快,万望嬷嬷见谅;

今日之事,说到底都是墨儿不懂事而引出来的,说起来她才是因头,尤其六姑娘,小小年纪就被拖累挨打,我心中着实过意不去,不如六姑娘的那十下板子就让墨儿替了吧……”

这段话,乍一听,句句透露着林姨娘的懂事:

首先,为了表达自己懂礼识大体,林姨娘表示了主君和主母在场,作为妾,她不该说的。所以,请孔嬷嬷原谅她的逾越。

其次,为墨兰认下这个错处,能消除盛紘对墨兰心中的不满。

最后,让墨兰代替明兰受法,就是让墨兰将功折罪,将姐姐的风范展现出来。

林姨娘的话,让墨兰懵了,可华兰听出了门道,当即要求代替明兰挨打。慢半拍的墨兰也明白了林姨娘的意思,也抢着为墨兰挨打。

林姨娘很满足这个结果,但她还是一副怯懦的神情,凄声道:“孔嬷嬷说的是,是妾身无知了,可今日累的几个姐儿都挨了罚,妾身着实过意不去,都是妾身没有教好墨儿,不如连我一起罚了罢!也算略略补过。”

在林姨娘看来,孔嬷嬷在盛家住了这些日子,自然知道她在盛紘心中的地位。所以,作为客人,孔嬷嬷自然要对林姨娘恭敬一些。

按照正常逻辑,孔嬷嬷当夸林姨娘识大体……

但孔嬷嬷见过的女人,比盛紘见过的男人都多,林姨娘心中的那点弯弯绕绕,孔嬷嬷早就看透了。

而且,孔嬷嬷是盛老太太都敢指责的人,更何况一个妾室。于是,孔嬷嬷对林姨娘开始了打脸模式:

其一:孔嬷嬷指出林姨娘身份不该说话。

其实,世家大族中,庶出的子女,也是要放在嫡母身边养的。林姨娘自己养孩子,就是将盛紘宠妾灭妻的做法,做实了。

这不是帮盛紘挽回面子,而是害盛紘。

其二:主君和主母在场,妾室不好随意开口,林姨娘还知错犯错,就是错。

其三:孔嬷嬷罚没错的明兰,是让她们姐妹明白同气连枝,林姨娘的做法,就是灌输她们姐妹独善其身的观念。

于是,盛紘对林姨娘愈发不满,严厉喝道:“你一边站着看罢,我和太太还有孔嬷嬷在这里,焉有你说话的份!”

王氏眼中迸发出激动的光芒。

纵观孔嬷嬷打败绿茶林姨娘用的手段,就是不顺着林姨娘的想法往下说,被林姨娘牵着鼻子走。

同时,要收起圣母心。不能因为对方可怜,还没问缘由,太平就听倾斜。

与明兰跟众人吵架时的方式,如出一辙。

而且,孔嬷嬷那句“你一再知错犯错,先说自己是不该开口的,可你偏又开口,你口口声声说自己无知,既知自己无知,为何还随意插嘴姑娘教养之事?”

就好比绿茶说:“我错了,你打我吧。”

换做正常人,都会客气几句:“没事是,你也不是故意的。”但总有人不走寻常路,直接打。

而盛老太太装病,是她瞧不上林姨娘的做派,也不想跟她多费口舌。

若是盛老太太真的见了林姨娘,也拆穿了林姨娘的小心思,怕是林姨娘会自作多情的再次缠上盛老太太。

索性,盛老太太不如装病,让盛紘解决林姨娘!

来源:明星趣乐天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