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直到再次看到剧情开头,甄嬛明明不愿意入宫,但皇上问她:“你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她非但没有假装没有文化,简单低调地回答,反而拽文说道:“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这才明白,让私情暴露,害死果郡王的正是甄嬛自己。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以前看《甄嬛传》的时候挺奇怪的,甄嬛和果郡王的事儿按理说他俩应该扫尾的挺好,皇上怎么这么巧就发现了呢?
直到再次看到剧情开头,甄嬛明明不愿意入宫,但皇上问她:“你的名字是哪两个字?”,她非但没有假装没有文化,简单低调地回答,反而拽文说道:“嬛嬛一袅楚宫腰,正是臣女闺名。”,这才明白,让私情暴露,害死果郡王的正是甄嬛自己。
甄嬛的性格有一个很明显的问题,她太喜欢显摆自己的才华,总爱表现得与旁人不同,动不动就引经据典。
之前在闺中时,甄嬛就有个女中诸葛的名号,这个名号可不是自封,是与其他大家闺秀来往时得到的,这说明甄嬛平时就从未隐藏过自己的能耐,要不然这个名号也不会人尽皆知了。
而在选秀中,虽然甄嬛本来不想选上,但是在被皇上提问时,十几岁的她还是没有忍住,用一句诗文显示自己的才华和与众不同,这才事与愿违进了宫。
后来甄嬛得宠之后,屡次被针对,除了因为皇上宠爱之外,还因为她这个爱显摆出头的问题。
刚进宫的甄嬛明明还知道韬光养晦,装病避宠,但得到皇上宠爱之后,她的谨慎少了一大半。
当时正是华妃和年羹尧风光最盛的时候,整个后宫包括皇后都在暗戳戳地避华妃锋芒,偏偏甄嬛被盛宠蒙蔽了双眼,只顾着争风吃醋。
看着皇后屡屡被华妃怼,甄嬛非但没有冷静下来细思其中的不妥,反而动不动就拽着诗文替皇后怼华妃。
赏花时,华妃用皇后手里拿着的粉红牡丹讽刺道:“粉红都是妾室所用,登不得大雅之堂。”暗讽皇后不如个妾室,还戳了一下皇后是庶出的痛处。
皇后自己还没说什么呢,甄嬛这边就赶紧为皇后出头:“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一首《赏牡丹》,直接把华妃的话给怼了回去,还顺带夸了夸皇后。
看似甄嬛此举十分聪明,但她却忘了一点,皇后如果真的这么没用,早就被华妃赶下后位,怎么可能在后宫里与华妃成平分秋色之势呢?说明皇后有的是力气和手段,哪里需要你一个小小贵人争着抢着替皇后出手?
甄嬛此举,非但没让皇后念她的情,反而把华妃得罪得不轻,给自己平白惹出许多风波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后来皇上允许甄嬛议政之后,她也没有因为后宫不得干政的规矩而谨慎,还真敢啥事儿都议论一句,就为向爱人显摆自己的才华和聪明,这也为她因纯元故衣局而失宠埋下了伏笔。
而同样的错误,在摩格进宫时,甄嬛又犯了一次。
之前在凌云峰她和果郡王救了摩格,这说明摩格知道她和果郡王的私情,在这个时候,甄嬛应该做的就是夹起尾巴做人,但她偏偏没有忍住。
当时满朝文武俱在,怎么可能没有一个知道九连玉环解法的人?宗室王爷们都不担心,一个个笑眯眯的模样,说明他们说不知道,只是一个借口,大家都知道这个办法,只不过太容易得罪人,所以留给能承担后果的人去开口。
可甄嬛爱出头表现的性子又起来了,非要在满朝文武支支吾吾的时候,暗示胧月上前摔玉环,还说了一番羞辱摩格的话,为胧月日后被迫和亲埋下了伏笔。
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时敬妃都看出不妥了,甄嬛却还是没有收敛,得意得不得了。
甄嬛的举动虽然给皇上解了围,但也让摩格记恨上了她,在御花园拦住甄嬛,说了些有关于凌云峰的话,被夏刈汇报给了皇上,从而让皇上开始怀疑她和果郡王有私情,最终害果郡王落得身死的下场。
所以哪怕一个人再聪明,也最好不要锋芒毕露,什么场合都爱表现自己的人,太容易被别人探到底,也更容易被别人提防远离。
而且爱表现的人,做事时往往没有把局势和问题根源看明白,就急慌慌地把事情做了,结果就很容易出事,事缓则圆,让子弹飞一会儿。
来源:都市小伙追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