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大明王朝1566》中隐藏的各行业大佬,笑到捶地(二)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3-29 11:48 1

摘要:自然是杨金水,司礼监掌印吕芳最喜欢的干儿子,被吕芳派往浙江,管理嘉靖的小金库的杨公公。

大明第一电子称

自然是杨金水,司礼监掌印吕芳最喜欢的干儿子,被吕芳派往浙江,管理嘉靖的小金库的杨公公。

这个人忠诚,聪明,做事有手段,否则吕芳不会将他外放,将这么重的担子交给他。

杨公公在江南地位超然,凌驾于官府之上。

他替皇家办事,有些事情他不必亲自出手,指挥浙江的官员,或者让沈一石出头去办即可。

改稻为桑的国策,杨金水原本可以不下场,但是他为皇上谈下,50万匹丝绸出口的生意,做完这件事,他在杭州的任期就要结束。

杨金水也希望圆满完成,回到宫里,可以进司礼监。

所以这次他和沈一石、郑必昌、何茂才一起商讨毁堤淹田的事情。

毁堤淹田发生后,干儿子李玄跑来求救。

杨公公对干儿子李玄说过“有些事不上称没有四两,上了称一千斤也打不住”。

可见杨公公对事情的斤两,拿捏得清楚。

杨公公平时做的那些事情,不放到台面上,谁也不会去追究。

毁堤淹田,悄悄做了,上报天灾,也就糊弄过去了。

如果认真追查,真相暴露,各方势力都要被追究。

胡宗宪用马宁远的供状,逼迫杨公公在奏疏上签字,也是这个道理。

牺牲小的利益,不要闹大了。

浙江低价兼并土地,严党、织造局都有份。

只是严党得郑必昌、何茂才为了自保,将水搅浑,将所有人拖了进来。

让沈一石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去买田,就是告诉天下人,皇帝要低价并购土地,狠狠打了嘉靖的脸。

把这事放到台面上,嘉靖必然要追究。

杨金水运气不好,遇到了赵贞吉、海瑞,海大人不管弯弯绕,直接将事情放到台面上,逼得杨金水疯了。

大明第一法官,第一律师

自然是海瑞,海青天。

他熟知大明律,是一本行走的《大明律》。

在他到达浙江后,靠着大明律,行走天下。

大明律虽然官员们都会背,但谁也没有将它当回事。只有海瑞将它当作武器,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在浙江巡抚衙门,郑、何用美人计逼迫高翰文签字议案,王用汲、海瑞用自己的方式去劝说高翰文不要签字。

何茂才一贯是仗势欺人,要把海瑞押下去,结果海瑞背诵起《大明律》。

“凡吏部委任官员,无有通敌失城,贪贿情状,巡抚只有参奏之情,没有羁押之权”。

海瑞此时是《大明律》的化身,他是一个聪明人,没有生搬硬套,而是将别人不在意的东西,在关键时刻变成利器,让他们闭嘴。

海瑞直接让郑泌昌把兵退下去,何茂才气得要晕了。

海瑞之所以能用大明律作为他的护身符,第一他遵从的是超脱权势富贵的法,在剧里面是《大明律》;

二是他对百姓所抱有的仁心;三则是他绝对的无私。

懂法让他不畏权贵,有仁让他不失于严酷,无私让他坚不可摧。

在郑何面前这只是小试牛刀,郑必昌还是识时务,觉得这样下去不可收拾。

郑何他们事先拟定的是压着海瑞去改稻为桑,直接在巡抚衙门羁押了海瑞,裕王那派就不会放过他们。

更何况海瑞搬出了《大明律》,占了个理字。

这个回合,海瑞用大明律赢了郑何。

与沈一石的交锋时,海瑞也搬出《大明律》的规定,确认沈一石的身份是否可以穿丝绸。

在审郑必昌何茂才时,大明律依旧可以用。

海瑞就是在嘉靖面前,也照常使用大明律,他在剧中就是大明律的化身。

大明第一媳妇

自然是严党的胡宗宪,他这个称号是吕芳授予的。

胡宗宪是一个公忠体国的人,他做事是为了国家百姓,并不是为了党派利益。只是他这么做没有人相信,嘉靖不信,严党、清流的人都不信。

沈一石的帐册送到嘉靖处,他秘密召见了远在浙江的胡宗宪,

汝贞每次表现,都出乎了嘉靖的预料,他一己承担了毁堤淹天的责任,并没有直接说出幕后的主使者。

嘉靖以为胡宗宪要投靠清流,裕王,但他没有。

嘉靖和吕芳私下议论,胡宗宪是怎样一个人。

吕芳打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比喻,他更像一个媳妇,上面有公婆要孝敬,中间有丈夫要顾着,底下还有众多儿女要操心。

嘉靖听了笑了,心中是赞同的。

其实公婆是嘉靖,丈夫是严嵩和严党一众官员,底下的儿女是任上百姓。

大明的媳妇日子都难过,受夹板气。

严嵩也曾说自己是媳妇,可他只顾严党的私利,心中没有百姓,难处哪有胡宗宪那么多。

大明第一会计

自然是嘉靖帝,朱厚璁。

道长还有一个职务,大明户部尚书,由大明朝董事长嘉靖同志兼任。

史料上记载,嘉靖几十年不上朝,但整个大明朝的财政却一直掌握在他的手里,

据说除了修仙炼丹,最让他关注的就是全国财政收支。

所以嘉靖养了一支算账的队伍,随时帮他算账,搞清楚财政问题。

皇帝对大明的财政情况比任何人都清楚,太监们熟练使用算盘,沈一石二十年的帐册,没几天就清算清楚。

计算结果,沈一石送给浙江各级官员的钱,一共是一百万匹丝绸。

嘉靖问吕芳,按照市价是多少钱?

吕芳没有直接回答,只是估算了一下7、800万两银子。

这简直像割了嘉靖的肉一样痛,严党为嘉靖捞钱,适量收取手续费,嘉靖是认可的三七开,三分归严党,七分归国库。

哪怕四分归严党,嘉靖也认了。

鄢懋卿巡盐,回来分账比例不对,让嘉靖下定决心倒严。

鄢懋卿和小阁老私下拿了二百万两银子,给嘉靖私库一百万两银子,其余二百多万两送进了国库。

嘉靖大怒,大喊朕的钱,朕拿一百万两,他们拿二百万两银子,还要感谢他们?

第一会计算账确实精明,滴水不漏。

大家觉得大明王朝1566中还有哪些大捞,欢迎留言。

来源:落水的焱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