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初,朱子玉满心以为攀附权贵便能改写自己的命运。他在贪婪的驱使下,与崔明月狼狈为奸,合谋陷害自己的发妻姜依。家中,他默许母亲肆意磋磨姜依,毫无半点夫妻情分;家外,他妄图以 “契书” 作为筹码,换取与权贵联姻的机会,天真地以为自己能成为左右逢源的 “双面赢家”。
起初,朱子玉满心以为攀附权贵便能改写自己的命运。他在贪婪的驱使下,与崔明月狼狈为奸,合谋陷害自己的发妻姜依。家中,他默许母亲肆意磋磨姜依,毫无半点夫妻情分;家外,他妄图以 “契书” 作为筹码,换取与权贵联姻的机会,天真地以为自己能成为左右逢源的 “双面赢家”。
却浑然不知,在崔明月的眼中,他不过是一枚用来恶心姜似的微不足道的工具。崔明月利用完他后,便毫不犹豫地反手烧毁了契书,将他的幻想彻底击碎。而长公主为了保全女儿的名声,更是心狠手辣,以莫须有的 “受贿” 罪责陷害朱子玉的父亲,致使朱子玉全家 83 口人在流放途中惨遭屠戮,唯有朱子玉一人侥幸存活。
遭此灭顶之灾,朱子玉为了报仇,一路风餐露宿、乞讨来到京城。命运的安排总是如此奇妙,姜依带着女儿逛街时,发现了已然沦为乞丐的朱子玉。但姜依并未当场与他相认,而是选择在夜晚无人之时,悄悄送来食物。她轻声说道:“认识你这么多年,我不相信你是坏人。” 这简单的一句话,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朱子玉的心上,他懊悔地大哭,这一刻,他彻底醒悟,为自己当初犯下的愚蠢错误而痛心疾首。也正是这份悔恨,让他决心拿出当初藏下的契书,与姜似一同参与到那场惊心动魄的抢婚大戏之中。
那场 “抢婚” 堪称全剧最为讽刺的一幕。崔明月与七皇子郁锦大婚当日,郁锦自愿舍弃七皇子之位。崔明月还在嘴硬,宣称这婚乃是皇上赐的,有御笔钦点,她与郁锦有婚约在身。就在此时,朱子玉突然现身,手持自己与崔明月的婚书,声称与郡主情投意合,早已私定终身。一行人闹到御前,崔明月惊恐万分,甚至想杀人灭口,她矢口否认,一再声称自己从未写过什么 “契书”。然而,朱子玉不慌不忙地在皇上面前拿出崔明月亲手所写的契书。按照大周律,崔明月只能遵守约定,履行婚约。长公主纵使心有不甘,此时也无话可说。当即,景明帝下旨,让崔明月与朱子玉在宫中拜堂成亲。
可这场婚礼,从一开始便注定是一场悲剧。面对契约书和景明帝的赐婚,崔明月虽满心嫌弃,却不得不嫁给朱子玉。新婚之夜,崔明月毫不掩饰自己对朱子玉的厌恶,甚至放言要不是皇帝赐婚,早就杀了他,还妄图对姜依和他的女儿下手。朱子玉望着嚣张跋扈的崔明月,缓缓走向红烛,平静地说道:“红烛熄灭,乃大凶之兆。” 压抑已久的仇恨在这一刻彻底爆发,他再也无法忍受,先下手为强,用烛台刺死了崔明月,随后毅然自焚,将原本喜庆的婚礼瞬间变成了惨烈的丧礼。至此,他终于用自己的生命,为杜家上下 83 口人报了仇,也向自己的妻女赎了罪。这一悲壮的场景,既是对崔明月 “玩弄人命” 的终极报复,也是朱子玉 “恶极必反噬” 的自我毁灭。
崔明月为何敢如此肆无忌惮?根源在于长公主凭借手中的权力,无底线地为她兜底。长公主对她的纵容几乎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无论崔明月做出多么出格的事情,长公主总是能够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为她化解危机。这种毫无原则的庇护,让崔明月逐渐养成了肆意妄为的性子,她总是以为无论自己做出什么事情,都有人为她收拾残局。最终,她因为自己的狂妄自大而玩火自焚,葬身火海。这不仅是对她自身行为的惩罚,也是对长公主错误教育方式的讽刺。
朱子玉又为何会走上疯狂复仇之路?这得从他的成长经历说起。朱子玉出身于一个普通的家庭,但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才智和野心。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他不惜一切代价去追求权势和地位。在他看来,只有掌握了权力,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获得尊重和安全。
正是他当初的贪慕权势,让他陷入了一个无法自拔的深渊。因为他的贪婪和急功近利,他卷入了一场权力斗争之中。最终,他的全家都被卷入了这场纷争,导致了全家被屠的悲惨结局。这场悲剧让朱子玉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和希望,他的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仇恨。从那以后,他便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疯狂地寻求复仇的机会。他认为只有通过复仇,才能够为自己和家人讨回一个公道。然而,他的复仇之路充满了危险和挑战,他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这两个人物的命运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他们的结局都是由自己的选择和行为所导致的。崔明月的肆意妄为和朱子玉的贪慕权势都让他们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们的故事也提醒我们,在追求自己的目标和梦想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价值观。否则,我们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选择而走向毁灭的边缘。
来源:淡定橙子bm2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