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08年导演滕华涛拍《蜗居》,投资方看中了孙红雷的人气,想请他饰演男一号市长秘书宋思明。
2008年导演滕华涛拍《蜗居》,投资方看中了孙红雷的人气,想请他饰演男一号市长秘书宋思明。
可滕华涛坚决反对并表示:“孙红雷黑帮大佬的气场太强,哪个领导敢请他做贴身秘书?”。
孙红雷《征服》剧照
当时社会正处于重要转型期,出现了许多社会现象和重点问题。
与此同时中国的电视剧市场也正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
而滕华涛不仅是知名导演更是一位时代记录者,他希望通过电视剧来书写社会现象和人间故事。
因此他创作的每部作品关注的都是家庭婚姻和都市变迁等主题。
电视剧《蜗居》的剧本就是在这种创作背景下出现的。
记得在拍《王贵与安娜》之前,滕华涛就拿到过该剧本,但看到里面介绍的都是第三者的故事。
滕华涛觉得情节低俗缺乏内涵很是嫌弃。
直到后来想拍房奴类型的影视剧,才想起了这部早就被他搁置一边的剧本,于是滕华涛对《蜗居》剧本进行了大量改动。
让其变成了一部在房价飙升的背景下,反映都市人在现实压力下的挣扎与选择,以及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性的复杂与脆弱的现实主义题材电视剧。
这样也能满足对电视剧作品和题材要求日益增高的广大观众。
滕华涛
滕华涛给这部剧设定的男主宋思明,职务是市长身边的秘书。
此时孙红雷凭借《潜伏》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影视明星,投资方想把宋思明的角色交给他。
以便于利用孙红雷的人气带火这部剧。
但滕华涛却持有不同意见,他认为孙红雷颇具黑帮大佬的江湖气息,而秘书角色需要的是外表文质彬彬骨子里心思复杂。
一个在观众心目中塑造的硬汉形象的演员,演秘书根本不像,会破坏角色的设定。
投资方碍于面子不愿意轻易妥协,见他们看好的孙红雷得不到滕华涛接纳,便提议让柳云龙饰演宋思明。
而滕华涛给出的回应则是柳云龙和孙红雷一样气场强大,秘书的身份地位和霸气侧漏是不沾边的。
投资方接连被否决意见的时候很是生气扬言要撤资,等到滕华涛挑明利害关系时便心服口服,不再插手演员选角之事。
接着滕华涛到处寻找合适的演员,最终把目光放到了张嘉译身上。
张嘉译
彼时张嘉译就读于北电,毕业后被分配到西影厂工作。
可他的演艺之路并不顺利,只能演些跑龙套的小角色,即使拍摄了大量电视剧电影,但却依旧是籍籍无名。
直到2008年滕华涛找上他,他有生以来终于体验了被邀请做男主角的成就感。
但他还没来得及高兴太久,刚看到剧本里对宋思明的面熟就吓得想打退堂鼓。
因为主角宋思明是一个游走于道德法律边缘之人,如果靠这个角色火了,恐怕会惹来观众排斥影响以后拍戏。
但碍于滕华涛的知遇之恩不好推辞,只得硬着头皮接受。
但他通过长时间的研读剧本后发现,宋思明这个人并不是单一脸谱化的坏人。
一方面他有情有义,就算搞外遇但也是从情感出发,所表现的情感真实,虽然受到社会舆论谴责,但也算是情有可原。
另一方面他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获取最大利益,也有致命缺点和不可饶恕的过错。
所以他这个人既是有权有势有钱有才华时下成功男人的标准,同样也是一位悲剧人物,应该诠释他身上具备的两面性。
以至于他在演的时候,总是以不同的方式去演,为的就是彻底揭露宋思明性格上难以被常人发掘的另一面。
也正是得益于他的努力和执着,宋思明被他演得活灵活现。
甚至看过这部剧的观众,明明知道宋思明是个上位后抛弃家庭背叛妻子的凤凰男,却不忍心将他钉在道德耻辱柱上。
反而将他视为女性期盼的梦中情人。
这部剧热播以后,以其现实主义的题材和深刻的社会意义而广受欢迎。
不仅仅在首播时创下了高收视率,并且在重播后还再度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因为该剧揭示了许多社会问题,比如高房价、婚姻、人性、欲望等等。
使得观众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反思。
当然,《蜗居》的成功也让演员走红,饰演宋思明的张嘉译就受到了空前追捧。
记得张嘉译17岁时,就被中戏和北影同时录取,起点可谓不凡。
可令人遗憾的是,他在意气风发的年纪并未迎来属于自己的偶像剧时代。
反倒因为憨厚朴实的外貌,长期被刻板的限制在那些现实质朴的普通配角角色中。
等到《蜗居》热播,39岁的张嘉译凭借贪婪又深情的“宋思明”一角,让自己的在演艺圈的事业迎来了巨大转机。
那个年代女生都喜欢这种成熟的老腊肉,而张嘉译在剧中要么翻云覆雨要么温柔深情,顺利成就了他的荧屏大叔形象。
《蜗居》之后张嘉译开始了大量接戏,这位人到中年才走红的演员,在接下来的每一部作品他都用实力做了最好的证明。
如今年过五十的张嘉译,已经在多年的演练中练就出了一副只属于他的气场。
只要他往那一站仿佛就是故事的开始,而对于他曾经练过的角色而言,他的一生也真是一场令自己感叹的旅程。
来源:南筱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