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网友说,这剧最魔幻的不是布景穿帮,而是女主角马藜的演技。能把村支书演成女企业家,把年代戏演成带货直播。弹幕里飘过那句建议改名《陌上又假开》,精准得让人拍大腿。
央视出品也有演技翻车现场?《陌上又花开》刚播三集,观众集体患上 “替人尴尬症“。是什么原因呢?来看看吧。
网友说,这剧最魔幻的不是布景穿帮,而是女主角马藜的演技。能把村支书演成女企业家,把年代戏演成带货直播。弹幕里飘过那句建议改名《陌上又假开》,精准得让人拍大腿。
选角导演是喝了假酒吗?放着那么合适的女演员不选,非让马藜顶着韩式半永久眉毛演改革先锋。剧组官宣时说高度还原 80 年代风貌,结果女主抹着斩男色口红出场时,我姥姥都惊了:“这不是供销社售货员,是香港女特务吧?”
更扎心的是,马藜出场的五分钟内,收视曲线必现 “跳水三连”。这届观众用遥控器投票,可比豆瓣打分诚实多了。
年代剧观众最较真什么?必须是细节真实感!《父母爱情》里梅婷补丁摞补丁的秋裤能上热搜,《山海情》里热依扎脸上的高原红能拿视后。
可咱们马老师偏要挑战物理学,穿着崭新的确良衬衫在黄土地打滚三小时,起来时衣服比我刚拆的 A4 纸还白净。
说来讽刺,剧组为求真实特地在山西搭实景村落,结果全被女主角的 “偶像式演技” 毁成 5A 级影视基地观光片。
当马藜对着老支书声泪俱下时,那套眼药水都冲不花的防水睫毛膏,让观众集体出戏到美妆博主教程。「建议剧组申报吉尼斯纪录 —— 史上第一部用演技把实景拍成绿幕的电视剧」,网友这点评够损。
别的演员哭是梨花带雨,马老师哭是雷阵雨转暴雨红色预警。演她婆婆的老戏骨刘莉莉,光是一个颤抖的摘老花镜动作,就教会了什么叫 “此时无声胜有声”。
该剧网络舆情中 “演技差” 关键词占比达 37%,远超同期剧集均值。更魔幻的是,马藜的个人热搜 #求马藜别瞪眼了# 阅读量 3.2 亿,比剧集官微粉丝数多出两个量级。这波反向营销,属实是秦始皇照镜子 —— 双倍尴尬。
现在观众追剧堪比开盲盒,好不容易等到央视大剧,结果开出 “演技黑洞”。你说继续看吧,每分钟脚趾抠出三室一厅;弃剧吧,又舍不得老戏骨们教科书级表演。这种分裂体验,堪比吃着米其林佛跳墙,突然嚼到颗没泡发的鱼胶。
当演员的微表情管理还不如我家智能门锁,这戏看得人想报警。这条热评完美诠释观众心声。毕竟在这个短视频博主都卷演技的时代,专业演员交出幼儿园汇演水平,属实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隔壁《风吹半夏》里赵丽颖为角色
增肥十斤,《人生之路》里李沁把村姑演到指甲缝都是泥。反观某些演员,把年代剧当写真拍,把农村戏当时装周走。这哪是演戏,分明是行为艺术。
说到底,观众要的从来不是完美无瑕,而是「信」这个字。当马藜穿着纤尘不染的粗布衣裳,在黄土地走出维密台步时,再精致的服化道都成了皇帝的新衣。这剧最大的启示或许是:与其砸钱请流量,不如琢磨怎么把 80 年代的红头绳系出时代重量。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