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婚后「清醒」剧被骂翻了?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24 12:01 2

摘要:两人日日在你面前上演“母慈子孝”的好戏,包括但不限于:婆婆给老公喂菜,待他吃完后再狠嘬一口筷子尝尝味道;老公把你们攒着买房的钱上交婆婆,让她借给亲戚做人情;婚前尊重你不愿生育的选择,婚后却四处搜刮生子秘方。

假设你结婚三年,妈宝男老公越来越邋遢,同住的强势婆婆也愈发侵入你的个人空间。

两人日日在你面前上演“母慈子孝”的好戏,包括但不限于:婆婆给老公喂菜,待他吃完后再狠嘬一口筷子尝尝味道;老公把你们攒着买房的钱上交婆婆,让她借给亲戚做人情;婚前尊重你不愿生育的选择,婚后却四处搜刮生子秘方。

面对把“我妈我妈我妈说”挂嘴边的老公、凌晨五点来你房里清理垃圾袋的婆婆,你会考虑离婚吗?

这是台湾新剧《童话故事下集》中女主角宜玲(柯佳嬿 饰)面临的困境,平均每七天她就会有一次想离婚的念头以及一百次想打死老公学友(刘以豪 饰)的冲动。

看到这里,你也许会问:那当初为什么结婚呢?

两人的结合并非出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相遇之初甚至还有几分天雷勾地火的宿命感。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街上有那么多辆自行车和行人,她偏偏撞到了他,随后便是进展神速的相恋与结婚。

年轻时,以为一见钟情就会与子偕老,未料到婚后的鸡毛琐事一点点侵蚀了爱意:学友满地乱扔的脚趾甲壳、喊他一万遍也不愿动身去收拾的残羹冷炙;婆婆把不洁内裤放在饭锅里咕噜咕噜翻煮、找来风水大师求子、对夫妻生活无边界干预……

当夫妻二人似乎只被一根名为惯性的红线牵扯,宜玲开始思考:婚姻是不是合理契约,谁能保证签字画押后的50年内不对别人动心?

精神出轨是一颗暗藏心底的火种,一旦遇到合适的燃料,就会汹涌喷发,灼烧日益脆弱的婚姻防线。

宜玲邂逅了家门口的药店老板(曾敬骅 饰),他总能在她身心俱疲之时送上不越界的温暖,稳稳接住她无数个失魂落魄的时刻,并令人安心地许诺,“我都在。”拉扯几个来回后,宜玲发现他居然也喜欢文学、电影和露营,这些精神上的交流是老公不能给予的。

宜玲和大学时代的前男友(傅孟柏 饰)任职于同一家传媒公司,同行之间从不缺少可聊的话题。他离婚之后也褪去了青涩,看起来嘻嘻哈哈,整日花式互怼,实际上也很在意与宜玲的微妙关系。

Plan A和Plan B都摆在了宜玲面前,她只需稍稍往前踏一步,就能潇潇洒洒出一口憋屈恶气,甩掉“猪队友”老公。可人性是复杂的,她厌恶他在生活中的不尽如人意之处,也因他偶尔流露出的可爱和真心而刹住脚步,选择第10001次原谅他。

《童话故事下集》在开播前备受期待,上线后却只在豆瓣拿到7.1分,评论较为两极分化,支持者称它揭开了婚姻的真相,反对者则骂它是“预告骗”。

剧集释出首支预告时,打出的标签是“清醒剧”,这让观众产生了心理预判。低分背后折射的是半数观众的追剧期待未能得到满足,宜玲离婚与否,无形间与观众的褒贬之词微妙地挂上了钩。

倘若她选择跟老公离婚,摆脱婆家的束缚,再于经济适用男和年下小狼狗之间任择其一,从此认认真真搞事业,那显然更符合当下流行的潇洒大女主叙事,也能赢得大部分观众的点头称善。

但在爽文与生活之间,《童话故事下集》更贴近后者。

于是我们看到,宜玲未能挣脱原生家庭的阴影,也未能在婚姻的泥沼中杀出一条快意恩仇之路,最终在反复的拉扯与挣扎中踌躇着选择了妥协

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直到永远——这是童话故事。

公主发现婚后生活有诸多不顺,毅然选择断舍离,不做王妃改做女王——这也过于理想化。

公主反复权衡、犹豫不定,最后选择持续并不完美的婚姻——这是生活中的大多数。

《童话故事下集》的亮点,恰恰是它的暧昧性矛盾性

该怎么评价宜玲呢?

她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大多数时刻都很清醒,甚至有些毒舌。

旁人不怀好意地催婚:“你看到别人生,你都不会想生吗?”她翻了个白眼:“你参加葬礼就会想死哦?”

谈到工作与爱情的平衡,她说:“为什么过了30岁,女人的目标就只能是贤妻良母?那你前面叫我努力向上我努力30年是在跟我开玩笑吗?”

但如此独立清醒的宜玲,在自己的人生里却有无数个失语时刻:婆婆把她洗过的碗又洗一遍,她沉默;大姑子毫无边界感地传授性生活之道,她仍然沉默。尽管内心吐槽了一万遍,还是可以保持礼貌。

对婚后生活,她有不满也有顾虑;对不完美老公,她有怨气也念旧情。譬如,学友会给她精心准备纪念日礼物,会风雨无阻载她出行,也会好脾气地任由她揉搓……这些时刻,让她心软,故而两人常常上演“床头打架床尾和”的戏码。

换言之,她很像是豆瓣情感类小组里发帖吐槽婚姻状况的楼主,当网友纷纷“劝离不劝合”之际,她又战略性后退了。她不是观众期待看到的杀伐果决的爽文女主,但却是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女性的真实写照。

同时,《童话故事下集》也无意将老公和婆婆塑造成纯粹恶人。面对不孕不育引发的家庭矛盾,学友有过软弱和退缩,但最终还是选择承担应履行的责任。婆婆虽然有时会有强硬做派,但她也尽力照顾宜玲的衣食起居。

并不完美的母子二人和缺席的公公共同构成了东亚家庭的典型缩影。

强势的婆婆在家里包揽了所有的家务,从年轻操劳到老,同时也具有不容置喙的话语权。公公懒得操心半点家务事,五十年的生活如一日:下棋、看电视、吃饭、睡觉。

并不和谐的夫妻关系促使婆婆把更多情感寄托在儿子身上,从而养成了学友的依恋型人格。母子俩不仅没有空间分离(学友不愿自立门户,和宜玲搬出去住),也未形成心理分离(学友生理上成熟了,心理上未断奶)。

剧中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公公出场的时刻极少,大多数时候以一盆绿植代替。

大家庭聚餐时,圆桌旁坐满了被迫扛起家庭责任的老中青辈女性,以及一盆盆与公公一样的绿植,他们在场也缺席。这是宜玲眼中的男性和女性,在无数个对老公无语的瞬间,她与婆婆产生了须臾的共情。

那么,婚姻围城里的女性应当如何选择人生的后半场?

剧集结尾只是宜玲在逐次妥协后的选择,并非此难题的标准答案,现实生活里还有许多女性在妥协和抗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解题方案。

故事在略显保守的温情中结束了,但童话故事真正的下集是真实的人间,人生走向交给看客自行书写。

艾米

责编 陈玲玲

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