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姑娘故事新编,在N个女友的皮囊下找灵魂,《滤镜》演了个寂寞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24 22:56 2

摘要:白雪公主里后妈不甘心的一遍一遍对魔镜的追问,是女生容貌焦虑的映射,而灰姑娘在魔法加持下通过一夜的耀眼光芒引得王子倾慕,也曾是无数少女心中的梦想。

文/景然

“我爱的是你眼中无需修饰的光。”—《滤镜》唐奇

“魔镜魔镜,谁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巫师与仙女,请赐给我变美的能力,让我与王子能够共舞一曲!”

白雪公主里后妈不甘心的一遍一遍对魔镜的追问,是女生容貌焦虑的映射,而灰姑娘在魔法加持下通过一夜的耀眼光芒引得王子倾慕,也曾是无数少女心中的梦想。

如果让拥有平凡外貌的你拥有一个可以自由改变容貌的神奇手镯时,你会不会高兴到癫狂?

平凡相貌的女孩苏橙澄,一登场就经历了一场自认为的职场歧视,面试时因简历过度P图被拒,接着又在校友会生经历了一场尴尬的挫败,被暗恋的男神唐奇嘲讽“丑”,心灰意冷的苏橙橙矛盾中纠结着郁闷着。

一边她不断的给自己打着气坚定着自己本无错,一边又痛恨世人的偏见和无处不在的现实冷遇。

悲伤的苏橙橙在校友会出丑离开后,因为自己的善良意外的在一位买花的老奶奶处获得能随意改变自己容貌和衣着的“滤镜手镯”,开启无限“滤镜”“橙子暖暖”模式。

开启滤镜后,她不仅能化身美艳的苏渺,甚至可以变身成为各种模样的人,以及动物等其他荒诞形态的东西。

开篇以李兰迪饰演的女主苏橙橙霸气背摔公家车小流氓开局,直接拉开了苏橙橙可无限变身的爽文视角,之后故事娓娓道来……

以上就是鹅厂新现偶剧《滤镜》的首播四集大概内容。

《滤镜》是由腾讯视频、星莲影视出品,陈跃进执导,桐华、罗小葶编剧,檀健次、李兰迪,高瀚宇、罗秋韵、黄思瑞、嘉泽、蒲萄主演,王弘毅特邀出演,昌隆、任彬、孙芮特别出演的都市科幻爱情喜剧。

男主檀健次,在古代是《长相思》中孤冷深情霸气的相柳,亦是《军师联盟》里聪慧果决的司马昭,在现代他是《猎罪图鉴》中冷酷帅气且温柔的天才画师沈翊,他还是《你安全吗?》里古灵精怪机智多变的秦淮…

在这一部《滤镜》男主,他是温文尔雅醉心研究美容事业的学霸博士唐奇,他将是这场虚实交织的冒险中最具灵魂的“注脚”。

本来檀健次的演技和外形以及人气很有让人期待,同时这部剧也不走寻常路,以“科幻+爱情”的创新方式推出又添了几分期待,只是看到导演和编剧,说实话心里是很打鼓的。

而女主李兰迪,演技属于挑剧本的,演技有过很出色的时候也有过被人挑剔的时候,不过总得来说现代本还是可以值得期待一下的。

看过四集之后演技吧都算中规中矩,只能说现偶而且还是带着些魔幻色彩的现偶,前面铺垫似乎谁来都差不多,只有到了拉扯期还有感情细腻的过渡期才能稍微展示出演技,这也是所有偶像剧的诟病。

从剧情来看看完四集觉得《滤镜》这部剧其实就是灰姑娘的科技新编与女性对抗容貌焦虑觉醒的又一个现代寓言。

可以说这部剧算是在经典童话《灰姑娘》的框架下,对灰姑娘舞会“变身”主题的一个延展与革新,《滤镜》以“滤镜手镯”为魔法媒介,然后将灰姑娘的玻璃鞋等巫师道具替换为科技产物,将“王子与舞会”重构成为一场都市奇幻的爱情冒险。

这部作品核心应该是打算在延续了灰姑娘“蜕变”的核心叙事的基础上,以反套路的设计赋予现偶更多的意义,重新解构传统童话的性别凝视,从女性容貌焦虑、自我认同入手,构建一篇科技伦理的现代寓言。

一、从魔法到科技:变身逻辑的现代化重构

在《灰姑娘》中,仙女教母的魔法赋予灰姑娘短暂的美丽,而《滤镜》的“滤镜手镯”则是通过科技手段实现女主的无限变身,女主角苏橙澄不仅能切换容貌,能变幻衣服,甚至还变身为羊驼等动物,以及拖把等荒诞形态。

这种设定是延续童话魔法浪漫的同时又有一部分转化为了科技时代的黑色幽默:

当“美颜滤镜”成为了现代人社交标配时,剧中手镯的具象化既是对现实的一种讽刺,也是对科技异化的一种警示。

灰姑娘的变身是为了赢得王子的一瞥,而苏橙澄的变身动机则更加的复杂:

既有职场歧视下的自卑(如因过度P图被面试官嘲讽),也有对校园男神唐奇的爱慕与怯懦,这种从“被动等待救赎”到“主动攻略爱情”的转变,算是现偶赛道的一个新鲜尝试,它意味着现代女性在情感关系中的主体性觉醒。

二、解构童话凝视:容貌焦虑的祛魅与超越

在传统灰姑娘的故事中,“美丽”是女性价值的核心标尺,而《滤镜》则是通过多重反转在消解这种单一的审美,故事发展下去,是苏橙澄以不同身份反复接近唐奇,而男主唐奇在一次次反复质疑自己的过程中,最终知道自己其实一直是被橙橙的内在特质吸引。

这种设计属于在《灰姑娘》王子仅凭水晶鞋寻人的表层逻辑上,又做了多层的铺垫,算是进一步的,明确的将爱情锚定于灵魂共鸣而非单纯的视觉符号。

其中带有批判性是剧中“美”的定义扩展:

正如灰姑娘的魔法终会失效,《滤镜》也通过手镯失控的喜剧桥段(如变羊驼、被雷劈)等等来揭示:依赖科技伪装的“美”也终会崩塌,唯有接纳真实的自我才能获得情感自由和最终的

三、性别叙事的革新:从“被拯救者”到“攻略者”

传统灰姑娘故事中,女性是被动的客体,而《滤镜》重构了性别权力关系。苏橙澄利用手镯开启“无限流攻略”,通过切换身份反复“虐”男主,甚至让唐奇陷入自我怀疑:“我难道是绝世渣男?”然后不断的反思自己。

这种转换身份游戏不仅仅制造出了喜剧效果,更是隐喻了现代亲密关系中女性对主导权的争夺,当灰姑娘需要仙女与王子双重拯救自己时,苏橙澄却已经能通过科技与智慧掌控叙事节奏。

不过整部剧也保留了对童话内核的致敬:

唐奇如王子般温柔坚定,但他爱的不是华服假面,而是苏橙澄保护孩童时的勇敢、买下阿婆鲜花的善良,这种对“心灵美”的回归,既延续童话的纯爱底色,又赋予了其更具现实意义的诠释。

四、创新与局限:新编童话的得与失

相较于近年女权主义改编的《灰姑娘》,现偶剧《滤镜》通过科技设定反而更自然地融入现代价值观,而且剧中男女主最后共同研发倡导自然美的彩妆产品,算是将个人成长升华为社会性行动,这种从“改变自我”到“改变世界”的升华,从某个意义上来说算是超越了灰姑娘单纯只是“嫁入王室”的个体叙事。

可是这部剧越是如此,也就越存在争议:

比如观众质疑李兰迪的外形与“平凡女孩”设定不符,李兰迪饰演的女主角即便被刻意的扮丑,但是在观众眼里漂亮的明星脸仍然显得“不够平凡”,而这恰恰与现实中容貌焦虑的荒诞性形成互文,好像更加讽刺,一部剧开解了大众半天,可是全剧都是帅哥美女,到处是磨皮光影的滤镜,这让整个故事根本不具备真实的说服力,让观众对这部剧整体印象大大折扣。

如何在审美多元化与戏剧真实感间取得平衡,仍是此类改编的难题。

《滤镜》这部剧创作团队的理想中应该是用癫狂的喜剧外壳包裹严肃命题,当灰姑娘的水晶鞋变为可编程的手镯,当王子的舞会化作都市男女的奇幻冒险,这部剧以科技重构童话的同时,也完成了对现代人精神困境的寓言式书写:

在滤镜泛滥的时代,真正的魔法不是改变容貌,而是如苏橙澄般,在无数次变身中终于看清——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本就值得被爱。

可是上述影评都是小景给剧度上的金,小景用自己的文字语言给它铺上了一层人文解构的“滤镜”。

就前四集而言小景觉得这样一部偶像剧终究承担不起那样的叙事,在它自身的帅哥靓女中,在它各种带着幻想色彩的打光中,在超现实的光影美学中,它和它的故事终是背道而驰。

就像每一部现偶剧在过来人眼中都是一场场“白鸽乌鸦相爱的戏码” 没有代入感和现实意义,演的再好也不过是哄骗少男少女的一场虚假幻象,就像这部《滤镜》,一边演着让观众开心的戏码,一边却用事实一遍遍否定着戏中所有的故事……

可惜了立意是好的,然而赛道却选错了,因此《滤镜》终究是演了个寂寞,仅此而已,最后估摸着又是一场有些许热度但是口碑不佳的现偶作品。

如今的现偶到底拿什么可以拯救呢?期待下一个作品的回答。

来源:景然观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