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都梁这个人文学水平较高,人物塑造很有特点,语言也很生动,情节也很紧凑,但感觉政治上略显肤浅。他和很多人一样,能深入思考某一件事,但钻进去后却不能跳出来宏观的全面的历史的看待这件事,所以必然偏颇。
都梁这个人文学水平较高,人物塑造很有特点,语言也很生动,情节也很紧凑,但感觉政治上略显肤浅。他和很多人一样,能深入思考某一件事,但钻进去后却不能跳出来宏观的全面的历史的看待这件事,所以必然偏颇。
我认为文学应该多挖掘人性美的一面,抨击假恶丑是需要的,但没必要像当年的伤痕文学那样铺天盖地,如果眼里只看到丑恶,人的心就会变得阴暗,而多描写善的一面社会就会更多阳光。这还是说作者心想正确描写历史的前提下,如果通过歪曲伪造历史那就更加丑恶了,比如方方写软埋以偏概全否定土改运动,比如莫言美化日军丑化中国人。
我不认为都梁是恨国党,他写的《血色浪漫》电视剧我很喜欢,但他受伤痕文学影响太深。再加上有个普遍现象,人们看自己身边的错误往往因为离得近便容易放大,而对远处的错误则缩小乃至理想化,如果作家这么做,写出来的东西就容易片面化甚至歪曲史实。本书中对败逃台湾的国民党人物就因为距离遥远、了解不够而多加美化,反而以抨击新中国的缺点错误为时尚,好像对新中国黑的越狠就越深刻似的,前些年的文坛就这么个风气。
文革是作者描写的重点,写的很详细,不过我是真不爱看,年轻时我看过很多伤痕文学,早就看够了,文革是一场劫难,就好比人身上的一个疮疤,我没有那乐趣一天到晚揭开自己的伤疤欣赏自虐。除非你想揭开的伤疤是长在一个你仇恨的人身上,你不停的揭开是想证明你的仇人多么可恶。
来源:佐罗zgz
免责声明:本站系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