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何家文生下男孩母凭子贵,难怪陈老太彩礼一千出手阔绰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8 17:57 1

摘要:这名字,是陈卫国的母亲,陈老太太给大孙子起的,因为小儿媳妇生孩子的关键时刻,医院突然停电了,一片黢黑,可把人给急坏了。但是,有惊无险,孩子出生那一刻,医院里又来电了,产房内外,一片光明。陈老太太觉得,这孩子生逢其时,还带来了光明,很是吉利,于是取名这两个字。

何家文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陈光明。

这名字,是陈卫国的母亲,陈老太太给大孙子起的,因为小儿媳妇生孩子的关键时刻,医院突然停电了,一片黢黑,可把人给急坏了。但是,有惊无险,孩子出生那一刻,医院里又来电了,产房内外,一片光明。陈老太太觉得,这孩子生逢其时,还带来了光明,很是吉利,于是取名这两个字。

作为孩子的父母,陈卫国和何家文,也喜欢“陈光明”这个名字,于是他们的儿子,就这么愉快地定名了。

陈老太很讲究,说孙儿孙女本就是“光”字辈,既然大孙子叫了光明,那她的孙女就取名“陈光彩”了。

不过,这陈光彩,可不是何家文和陈卫国的女儿,而是陈家老大陈克思抱养来的那个小女孩的名字。

陈克思与陶忆敏,婚后十年都没要孩子,这下看到弟弟弟媳要捷足先登、给家里生下大孙子了,就不再淡定,着急起来,猴急着要去远亲那里抱养一个。

就在何家文生孩子的当天,陈克思两口子,还真抱养来了一个小女孩。这是陈克思同事一个村的,有个困难户,生下一个女孩不想要,他们经过陈老太太的同意,就抱养回来了。

论出生时间,这小女孩在先,陈光明应该称呼陈光彩为姐姐。

陈老太对襁褓里的大孙子陈光明,喜欢得爱不释手,都舍不得让别人抱着,直到孩子饿得哇哇叫,她才递给何家文,让孩子吸食母乳。

看到孙女陈光彩也饿了,陈老太希望家文分一些奶水给这孩子吃,毕竟家文奶水足,一个孩子根本吃不完。

为了赌气,陶忆敏不让,她把女儿抱过来,泡了一杯奶粉,给孩子充饥。

一两天没事,时间长了,小女孩陈光彩拉屎便秘,拉出的都是羊屎蛋那样的颗粒,这可把人急坏了,不知如何是好?

在陈老太和陈卫国的调和下,何家文喂食小女孩母乳,多天之后,便秘情况缓解,陈光彩各项指标都正常了。

这样一来,妯娌之间,关系缓和了些。陈老太趁热打铁,跟大儿子交代,他在党校路子多,多帮着家文留意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家文调动一个好一点的工作,毕竟何家文一直在淀粉厂干,也不是个事,何况家文现在可是陈家的大功臣了。

看到婆婆待她这么好,何家文是知道感恩的,她有想过,以后要跟丈夫卫国一起,给老太太养老送终。不过,有时候,何家文会想,如果自己生的是个女孩呢,那她在陈家的情况会怎样?还会像现在这样母凭子贵吗?

回想何家文生产那一幕,有些让人后怕啊。

何家文被推进了医院产房,家属待在门外,一个个很是着急,特别是陈老太太一直想抱个大孙子,看到小儿媳妇生孩子不顺利,这心中七上八下的。

陈老太太在产房门外来回走动来缓解内心紧张,可把何常胜和刘美心两口子都晃得眼晕了,心烦意乱的,毕竟里面正在生孩子的何家文,可是他们的亲生女儿,何家文在何家六姊妹中,排行老二。

这张全家福中,老大何家丽,老二何家文,老三何家艺,老四何家欢,老六何家喜,只有老五随了母姓,名叫刘小玲。

何家丽跟大老汤家的大儿子汤为民,本来青梅竹马的,从小在一起长大,还一起下乡当知青,有感情基础,可是由于两家的世仇,加上双方家长的极力反对,这一对儿姻缘竟然被硬生生给拆散了。

何家丽嫁给了张建国,汤为民迎娶了张秋芳。

何家大闺女的婚事办完了,就该轮到二闺女谈婚论嫁了。

自从何家文在球场见到陈卫国之后,两人就看对眼儿了,交往一段时间更是认定了彼此。

何常胜两口子很喜欢陈卫国这小伙子,几次都催促二女儿,要主动点,别错过了。

陈家老太太得知了小儿子的心思,更是急不可耐,直接就主动登门来下聘礼了,送给刘美心一副翠玉镯子,据说这是从清朝皇宫里流出来的,还包好了一千元现金,作为见面礼。

何常胜从老婆那里得知了这一千元彩礼,还有一副上好镯子,第一反应直呼太多了,责怪老婆为何收人家这么多彩礼,难不成想卖女儿不是?

要知道,那可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物价较低,一千元钱能买很多东西呢。

何常胜家当时连一台黑白电视机都没有,打算用这一千元彩礼买两台电视机,即便这样,这笔彩礼钱还是用不完。两台电视机中的一台给女儿当嫁妆,另一台留在家里自己看。

问题来了,陈家老太太为何出手这么阔绰?

还记得,何家文第一次去陈卫国家,陈老太太就满心欢喜,在饭桌上拉着家文的手当众说,如果家文能够跟卫国走到一起,那她这当婆婆的,就把房子、家具、彩礼都准备好了。

陈卫国和何家文大婚后,旅游度蜜月,一回来,小两口把家文怀孕的事情,告诉了老太太,这可把陈老太给乐得合不拢嘴,想着她心心念念的大孙子,终于指日可待了。

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作为大儿媳妇的陶忆敏,跟陈克思结婚多年,都没能怀孕生子,眼看何家文这刚过门没几个月就怀上了,她就心有不甘,心生嫉妒。

陈克思更是在饭桌上当众说,家文既然能生,那就多生几个,养不了的话,他们两口子可以帮着养孩子。这意思就是,希望何家文和陈卫国两口子,把孩子过继给大哥大嫂一个。

何家文不乐意,态度很鲜明,陈卫国则只是打哈哈,谁都不愿得罪。

陈老太看到气氛尴尬起来,就把话题岔开,让大家吃饭吧,别忘了食不言寝不语。

陈老太是旧社会摸爬滚打过来的,人事洞明,她早就意识到大儿子陈克思靠不住,两个女儿陈春华、陈春荣迟早是要出嫁有她们另外的家庭,以后自己有病有灾了,唯一能够依靠的就是小儿子陈卫国了。

何家文看得出,从恋爱到结婚,再到生孩子,陈卫国在陈家承担的功能,其实是老大哥的。陈家的兄弟姐妹中,不管谁有事情,卫国都会去帮忙,都不求回报。因此,陈老太也格外偏爱倚重小儿子陈卫国。

只是,在何家文看来,为人处世,还是要有个亲疏远近的。她跟丈夫讲,日后遇事要有点判断,不能总是和稀泥,别弄得最后,力气也出了,钱也花了,结果没一个人说他好,或者最终落埋怨。要知道,陈家四个孩子里头,娘一开始对老大是最用心的,以前没饭吃时,家里勒紧裤腰带都要供给老大上学,要不然怎么会有他陈春贵的今天?娘还给老大改了名字叫陈克思,以为大儿子真会有马克思那觉悟?

因此,不知道,日后在这一点分歧上,两口子会不会闹矛盾?

等到陈光明百天,陈老太太大宴宾客,搞得热热闹闹的。

由于陈卫国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单位,都处处让人几分,乐善好施,落下了好人缘,他喜得贵子,前来道喜祝贺的宾朋就挺多,贺礼把家里都摆满了,卫国就让哥哥姐妹们都分了些,还给妻子回娘家捎回去不少。

陈光明百日宴后没几天,何家文带着孩子回娘家。

何常胜、刘美心一家,也是欢天喜地的,唯独何家老三何家艺不高兴,她这是羡慕二姐,以至于都有些妒忌了,要知道,家艺从小就喜欢跟家文比。

何家艺在工艺美术厂上班,但她希望去看看更大的世界,觉得只有这样,日后工作好,嫁得好,才能压二姐一头,否则她一直都被二姐比下去了。

于是,这就有了何家艺离家去上海闯荡之行了,当然了,她的跟屁虫欧阳宝也会趁机追随表忠心的,这是后话。

来源:两年的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