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常胜和刘美心看得明白:何家文很有眼光,陈卫国勤劳朴实,是个靠得住的好男人。
何家文一直都是个“务实”的女人。
何家文年轻的时候有很多追求者,各个工厂的都有,甚至不乏官二代。
但何家文还是选择了各方面都普普通通的陈卫国。
何常胜和刘美心看得明白:何家文很有眼光,陈卫国勤劳朴实,是个靠得住的好男人。
何家文的确嫁对了人,婚后和陈卫国非常恩爱,但这段婚姻,却没有走到头。
《六姊妹》原著大结局,陈卫国39岁就患癌病逝了,算命先生这样对何家文说:
“你是原配夫妻不到头,半路夫妻成正果。”
算命先生一句话,就是何家文的一生,而她修成正果的半路夫妻,其实也不过是各有所图。
陈卫国病逝后,人走茶凉。
何家文又面临下岗,日子过得很艰难。
何家文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四处哭着求人,以博取领导的同情。
何家文和儿子陈光明,孤儿寡母,相依为命,一度连吃饭都成问题。
陈家人却没有雪中送炭,反而对陈光明避之不及。
陈家人的冷漠无情,让何家文看明白了,她必须咬着牙度过难关,她靠不上陈家。
何家文守寡几年后,再婚改嫁了大她10岁的老男人老范。
何家文选择老范,当然不是因为爱情,而是因为现实。
关于老范的条件,《六姊妹》原著里是这样写的:
“处了一个人,老范,电厂的,比她大十岁,丧偶,有儿有女,除了爱打麻将,没什么缺点,人也还算老实。
家文也不年轻了,但长得算漂亮。因此即便她带个儿子,老范也接受。”
何家文40多岁仍然风韵犹存,长得漂亮,老范看上的,就是何家文的美貌和气质。
而何家文嫁给老范,图的是老范为人踏实,无父无母,家境相对简单,好拿捏。
老范愿意把一部分工资交给何家文,还供陈光明读书,再婚夫妻能做到这些,何家文觉得很知足了。
何家文需要的,也正是这样一个男人,来帮衬他们母子。
陈光明却一直看不上老范。
老范年纪大,是个粗人,更重要的是,陈卫国不仅是个好丈夫,也是个好父亲,陈光明对陈卫国的感情很深。
陈光明接受不了别的男人顶替陈卫国的位置。
所以何家文和老范结婚前,陈光明就明确要求,何家文不能给老范生孩子。
老范本身有儿有女,发妻去世了,也没打算再生育,陈光明的要求也不算什么难事,何家文同意了。
何家文改嫁给老范后,日子过得很安稳,她有了后老伴和新的家庭,也不用再为钱发愁,外人都以为她二婚很滋润。
只有何家文自己知道,表面上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她给外人看的,二婚的酸楚,她连儿子陈光明都不能诉说。
《六姊妹》原著中提到,何家文嫁给老范的时候,老范的儿子小范还没有结婚。
小范迟迟找不到对象,和何家文两口子生活在一起,难免有各种矛盾和摩擦。
小范也并没有多尊重何家文这个后妈,经常找茬,刁难何家文。
何家文为了让小范赶紧搬出去,只能硬着头皮,帮小范介绍了个女朋友,名字叫米娟。
小范和米娟结婚需要房子,老范竟然提出,把自己的房子让给小两口,他和何家文搬到饲料厂宿舍去住。
饲料厂的那套房子,是陈卫国留下的。
外人都说何家文图钱,才嫁给的老范,可事实却是,何家文和老范最后住的,还是何家文的房子。
何家文没有办法,二婚夫妻,就是要考虑对方的子女,不能随心所欲。
老范起码愿意花钱供陈光明读书,工资也交给她,她只需要负担陈光明在外面的生活费就可以,这样分工合作的生活,比起她独自带孩子,已经轻松了很多。
何家文和老范几乎没有吵过架,因为何家文足够卑微。
就连小范和米娟的孩子,也是何家文负责带的。
小范一个人上班,米娟全职带女儿妮妮,小两口压力太大,于是老范对何家文说,找保姆不放心,不如由她来带孙女。
何家文毕竟是“后奶奶”,妮妮不是她的亲孙女,带别人家的孩子,心情总归是不一样的。
小范两口子的心思,也非常明显,《六姊妹》原著里这样写道:
“孩子送来,一则自己轻省,图懒省事,二则因为生的是女孩,更要再他老子面前提溜着,免得老范把他们这一家子忘了。
老范手里应该有几个钱。
没几日,妮妮果然被送到老范和家文这。”
小范一直都提防着何家文,因为老范手里有点钱,他怕家产落到何家文手里,于是让妮妮在老范眼前晃悠。
全是算计。
何家文沦为了保姆,带别人的孙女,吃力不讨好,却还要被继子防着,被亲生儿子记恨,换成何家其他妹妹,没人能受得了这样的委屈。
何家文和老范,相敬如宾。
何家文却一辈子都没有爱过老范。
《六姊妹》原著里面有一处非常催泪的情节:
老范原配妻子葬在了老家,老范晚年又买了一处墓地,他跟何家文说,买个双人的,百年之后和何家文合葬。
何家文却赶紧找理由岔开了话题。
何家文从来没有想过,和老范“生同衾死同穴”。
何家文真正爱过的,只有陈卫国,却因为现实的压力,不得不和老范搭伙过日子。
何家文再婚后,也从未忘记陈卫国。
每每受了委屈,何家文想起陈卫国,都会流眼泪,有一次被老范看见,何家文却只能假装是被油烟熏的。
何家文把心事,都留给了自己。
就连何家姐妹们的家事,例如何向东赌博,刘小玲改嫁,何家喜霸占家产等等,何家文都没办法对老范说,她害怕老范会因此瞧不起何家。
如果是陈卫国,何家文还会有这样的顾虑吗?
陈卫国婚前,就表态过,要把何家文的爸妈,当成自己爸妈;要把何家文的姐妹,当成自己的姐妹。
当初老四何家欢被催婚,离家出走,也是陈卫国给安排的宿舍。
何家文和陈卫国在一起,从来不怕家丑外扬,因为陈卫国是她的丈夫,是她的枕边人,更是她的家人。
而何家文对老范,始终是隔了这一层,老范永远也比不上陈卫国,也无法真正走进何家文的心里。
陈光明从小就是个敏感的孩子。
陈卫国的病逝,何家文的改嫁,对他打击都很大。
陈光明不喜欢老范,不想和老范生活在一起,何家文却为了讨好老范,要求陈光明必须定期露面,和老范培养感情。
陈光明的青春期,过得相当屈辱。
寄人篱下,大伯和姑姑嫌弃他,母亲和别的男人组建了新的家庭,就连饲料厂宿舍的私人空间,也被老范霸占了,《六姊妹》原著里,有这样一段陈光明的心理描写:
“原来何家文不再仅仅是他一个人母亲,她还必须是别人的阿姨,是老范的妻子。
光明觉得孤单极了。只能睡觉,昏天黑地才不会多想。”
陈光明的成长,是伴随着仇恨和孤单的。
陈光明的这种性格,也导致了他高考发挥失常,没有考上心仪的大学。
何家文忽略了陈光明的心理健康,对陈光明亏欠太多。
陈卫国的病逝,永远都是何家文和陈光明心里的创伤,无法抹去,无法忘记。
《六姊妹》原著,何家文辛苦且憋屈的晚年,和她隐忍的性格有很大的关系。
何家文从小就多才多艺,读书也是一把好手,却因为想早点工作贴补家里,而放弃了高考读大学,也没有走艺术路线,而是成了一名淀粉厂员工。
何家文最大的错误,是她把安稳都寄托在了男人身上。
两段婚姻,何家文都图对方“朴实”,结果一个早逝,一个拿她当保姆。
何家艺面对二姐何家文,从小就自卑,因为何家文的确闪闪发光。
但事实却是,何家艺的人生,比何家文圆满很多。
因为何家艺敢闯敢拼,拿得起也放得下,而何家文不争不抢,随波逐流,浪费了自己的天赋,最终“泯然众人”。
来源:恋上糖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