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姊妹:何常胜一语成谶!为什么说刘美心才是何家败落的罪魁祸首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7 18:26 1

摘要:其次是家丽顺利产子,且让孩子姓了“何”,让一辈子因没生出儿子受人嘲笑的常胜顿觉挺直了腰杆。

#六姊妹#

《六姊妹》中,老大家丽嫁给军人张建国后,何家彻底扬眉吐气。

首先是有张建国罩着,再没有人敢欺负何家。

其次是家丽顺利产子,且让孩子姓了“何”,让一辈子因没生出儿子受人嘲笑的常胜顿觉挺直了腰杆。

还给下面的妹妹们开了个好头。

常胜对张建国这女婿更是打心眼里的喜欢和重视,有次两人在一起喝酒,喝到兴头上常胜便和女婿张建国说起了掏心窝子的话:

“以后我不在了,这个家你管,你说了算,建国你来当家,什么事啊不能听你妈的,你妈要管家的话,这个家就乱了。”

将这话听到耳内的家丽建国两口子都觉得父亲说的是醉话,“不在了”,父亲分明尚在壮年,何家有他撑着,他自会一步步运筹帷幄,让何家成为和睦鼎盛之家,能有他们两个小年轻啥事?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在给老三家艺周旋下工作,又将老二家文风风光光打发出嫁之后,在外贸局工作的常胜被厂里安排到巢湖出差。

办完事后常胜归家心切,即使天已是傍晚,还下着小雨,那也挡不住常胜想搭车回家的心思,就这样天降厄运,常胜被一辆大卡车给撞飞送了命。

常胜的出事给家人带来的是无尽的哀伤和难以治愈的伤痛,但日子还得往前走。

随着女儿们陆续长大嫁人,各种能干女婿也先后加入到了何家这个大家庭,不仅壮大了何家的队伍,还提升了何家的家势和人望,何家煊赫一时,风光无两。

但正如常胜在世时所预言的:这个家不能让你妈管,她要管家,这个家就乱了。

可随着常胜母亲何文氏九十多岁寿终正寝后,何家这付担子只能被何家唯一在世的家长刘美心顺理成章地给接下。

果如常胜所预料的那样,没过几年,这个家人心便散了,姊妹们之间因利益纷争而拉帮结派、勾心斗角,终至满腹积怨,大打出手,最后只能各自为营,互不相扰。

可母亲刘美心的养老也成了问题,关键时刻还是铭记岳父大人托付的大女婿张建国站出来担下了照顾岳母的责任。

虽然最后因家喜得了白血病一家人冰释前嫌重归于好可也再回不到那父慈女孝、和和美美的最初。

为什么说母亲刘美心才是何家败落的罪魁祸首?

六个女儿虽然都是刘美心亲生的,但在刘美心这里绝对是有偏有倚、有轻有重。

比如对大女儿家丽美心便不咋待见。

家丽其实不是美心两口子的长女,在家丽之上,美心还生下过一个女儿,取名叫家美。

生得粉雕玉琢,煞是可爱,谁料一岁多时便因意外夭折,美心为之伤心欲绝。

后来生出家丽后,算命先生却说何家的第二胎本应是个男孩,是家丽抢着投胎,挤走了他,家丽命硬。

美心听了这般说辞,对家丽尤为不喜。

当时正好分派常胜到淮南援建,美心便也一并跟了来,就把襁褓中的家丽丢给了婆婆照顾,这一扔下就是近十年。

那些年里,除了过年、探亲见一面,美心和家丽几乎就没在一起朝夕相处过。

等家丽再回到身边,已经上了小学,美心身边也有了老二,肚子里还怀着老三,所以美心和家丽之间的母女感情相对淡漠。

接下来的几个女儿都是挨肩出生,开始总是怀着生儿子的初衷,生下来却不无例外是闺女。

美心由热望到失望,这其中的落差让她对这几个女儿的感情自也平常。

轮到生出五女儿刘小玲时,更是失望达到了极限,常胜干脆不让这女儿姓何,也失去了起名的兴趣,夫妻二人别扭着,冷战着。

美心甚至生出了将老五送人的心思,后来还是狠不下心,这才将五女儿留在了身边。

这几个女儿同样是婆婆何文氏帮衬着抚养长大的,一不吃美心的奶了就被婆婆接过照管,连晚上都是跟着婆婆睡。

自然美心对这几个女儿的感情也寡淡。

可小女儿家喜就不同了,这时的美心和常胜已断了生儿子的念想,两人不是为完成一项任务,而是情到浓时又怀上了,便顺其自然地生下了家喜。

美心觉得前面生的五个女儿没一个和自己贴心贴肺,都是自己没有亲自带的缘故,于是下了决心:这个女儿她要自己带。

这一亲自带区别就出来了:

那个年代鸡蛋还是稀罕物,何家人口多,自然不能满足供应,美心淘来几个鸡蛋顾及到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便抱着家喜跑到闺蜜刘妈家放纵自己和家喜吃独食。

家丽有了儿子小年,美心稀罕这个姓何的外孙子,宝贝得什么似的,这下家喜不乐意了,觉得妈妈爱外孙胜过了爱自己,已经上了小学的她非要吵着吃妈妈的奶,换来的不是母亲的斥责,却是问清事情原委后的安慰和保证。

所以一直到家喜长大以后,美心都对这个女儿偏疼偏纵,疼的她视得到母亲的一切理当应分,纵的她嚣张跋扈,不分好歹,不知道天高地厚。

私心

尽管手心手背都是肉,但十个手指头伸出来还有长有短,父母养孩子偏心些倒也能理解。

可刘美心不光偏心,还一肚子私心。

家丽的儿子小年成家以后,住了父母的房子,家丽两口子因为小儿子当兵在外,奶奶又年纪大了需要人照顾,便搬回了娘家长住。

家丽住进来后,母亲美心每天要出摊卖酱菜,家丽便几乎包揽了家里的一日三餐。

家丽和奶奶最亲,所以做饭多顾及阿奶的喜好,加之家丽还有个未成家的儿子,还得给儿子攒结婚买房的钱,所以手头也不松动,在吃上未免过于简单。

天长日久的,美心便不乐意了,她爱吃肉,所以嫌家丽做的饭油水少。

不仅经常挂脸子闹情绪,还跑到外面去和人诉苦,或者一个人下馆子。

这还不算,更过分的是:家丽为给自己小儿子当兵回来谋个职业,无奈凑了些钱装礼品盒里去送礼,礼没送出去只能拿回家,被美心发现竟然偷偷把钱拿走。

所以说,美心即使和家丽整日朝夕相处,也没基本的体谅之心,心里只有一腔抱怨和想把一切都留给小女儿的私心。

且美心一早就向小女儿家喜许诺:房子改她名;手里值钱的还有张祖传的酱菜秘方,有人曾出高价要买它,说是价值百万。

她的酱菜摊子一直有稳定客源,家丽下岗后一度靠卖菜谋生,她从没生过将酱菜生意传给家丽的念头。

老二家文丧偶后一个人拉扯儿子,工作单位又不景气只领着基本工资,无奈只能在上班之余卖早餐贴补家用,美心也没生过把酱菜摊传给她的念头。

倒是老六家喜,虽然也下了岗,但人家志不在此,宁可租个店铺卖服装,也不想接妈的酱菜摊。

美心却执意就想传给她,还把酱菜秘方价值百万的信息只透露给了家喜。

家喜对娘家财产的贪欲等于是美心一步步喂大的。

等到房子归到了家喜名下,家喜从小被母亲灌输的独占思想便暴露无遗:

大姐大姐夫,赶出去;五姐离了婚无家可归,不接纳;最后连母亲美心没有了剩余价值也变得越来越碍眼。

在知道酱菜方子不值钱后,对母亲瞬间就失去了奉承的耐心,更别提独个给母亲养老了。

亏心

刘美心当家后,等于是一下就抹去了这么多年老大两口子为家里无偿奉献的功劳。

开始的时候连女婿建国也想不通,后来才以自己的厚道和涵养消化了此事:

不是付出就有回报,人与人之间,尤其是亲人之间,如果付出就心须要回报,只会让自己痛苦。

在刘美心的身上绝少感恩心思,对婆婆何文氏如此,对女儿家丽也如此。

婆婆自那年携家丽从扬州到了淮南,一心帮衬儿子儿媳过活,帮着养大了好几个孙女。

何家没有别家的婆媳矛盾婆婆何文氏有很大功劳,她明理懂事宽容慈悲,当然美心也算一个合格的儿媳。

常胜走后,婆媳俩陪伴着过活是顺理成章的事,再说家丽还把照顾阿奶的责任揽过去了大半。

可美心逢人便说自己劳苦功高,丈夫去世多年她一个媳妇还给婆婆养老,像她这样的媳妇找不出第二个,却是早忘了婆婆是怎么对她的。

长女家丽即使出嫁了也把何家的事当自己的事从来都义不容辞。

甚至第一个孩子生出来就让他姓“何”,圆了父母生不出儿子的缺憾,何文氏和常胜在世时都觉得房子应该留给姓了“何”的小年,算是对家丽多年无偿帮衬娘家的补偿。

可等这两个主持公道的人一走,美心便变了卦,不仅如此,对家丽的定位竟然变成了“家丽我们帮得够多了”。

所以说,美心晚景凄凉的结局纯粹是自找的,不仅识人不明,还凉透了真心顾家的家丽的心。

难怪自从美心管家后,家人离心离德,大的冷了心肠,眼不见心不烦;小的占山为王,兴风作浪;中间的要不就煽风点火,要不就拉帮结派,总之把个兴旺之家搞了个七零八落。

来源:1975秋天的回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