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被钱伯钧背刺的事件广为人知,成为了剧中的一个重要情节。然而,许多人忽略了另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这次事件之前,楚云飞正密谋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计划调集全团兵力,意图一举吃掉一支日军的步兵大队。据资料显示,这支日军步兵大队的战斗力并不强
在电视剧《亮剑》中,楚云飞被钱伯钧背刺的事件广为人知,成为了剧中的一个重要情节。然而,许多人忽略了另一个细节,那就是在这次事件之前,楚云飞正密谋一场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他计划调集全团兵力,意图一举吃掉一支日军的步兵大队。据资料显示,这支日军步兵大队的战斗力并不强,仅属于二流部队。
令人惊讶的是,为了这场看似简单的战斗,楚云飞竟然动用了一个加强团,兵力达到五千余人。而日军步兵大队的编制,实际上只是一个营的规模。这种兵力对比,达到了一比五的悬殊比例。楚云飞的参谋长曾描述,这个日军步兵大队装备落后,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甚至还有十五六岁的孩子兵。为了消灭这样一支队伍,楚云飞竟然动用了如此庞大的兵力。
对此,很多人可能会认为楚云飞的358团实力较弱。但实际上,剧中这样的情况并非首次出现。八路军的作战也曾面临类似局面,比如山崎大队被八路军包围的情节。772团围攻山崎大队,虽然使其伤亡过半,但仍然未能彻底消灭对方,反而自身也损失惨重。这也从侧面说明,楚云飞的358团并非实力不济。
首先,我们要关注的是装备问题。许多人误以为358团的士兵身体素质超群,实则不然。楚云飞的这个加强团,在装备火力上可能仍然不及日军的步兵大队。尽管我们的兵力充足,但在单兵素质方面,与日军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另一部抗日剧《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看出当时中日军队之间的差距。
其次,攻坚战与防守战有着本质的不同。当时,358团的布防策略是采取包饺子式的战术,即先将日军引入口袋阵中,然后像包饺子一样将其彻底围歼。这种战术的目的在于在消灭日军步兵大队的同时,还要阻止敌军增援。因此,358团面临的压力巨大,随时可能遭受两面夹击。
最后,我们还要考虑到日军的兵力配置。当时,清剿部队并非只有日军一个步兵大队,还包括一个皇协军团打头阵,步兵大队负责中间。这样一来,358团实际上要面对的是一个整编团加上一个步兵大队的强大对手。对于楚云飞来说,要想消灭这支部队,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即便是让李云龙的独立团来执行,恐怕也需要全团出动,做好充分的战斗准备,其难度可想而知。
来源:小胡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