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何家丽十岁的时候才跟着奶奶搬来和父母一起生活,也正式和汤为民成为邻居和同学。但是,在她来之前,汤家和何家已经结下了恩怨。
何家丽十岁的时候才跟着奶奶搬来和父母一起生活,也正式和汤为民成为邻居和同学。但是,在她来之前,汤家和何家已经结下了恩怨。
其实这份恩怨是汤家强加在何家头上的,当年日寇轰炸,导致大老汤的父亲去世,何常胜的父亲和大老汤的父亲在同一个地方做工,又是老乡,汤家认为要死一起死,凭什么何常胜的父亲还活着?肯定是何常胜的父亲做事不地道,才害死了他爹。
所以大老汤一直不断的针对和刁难何家,特别是针对何常胜,不仅在工作上刁难他,还总嘲笑他生不出儿子。
何家丽和汤为民到了情窦初开的年纪,互相喜欢,但是有两家的恩怨在,所以这段感情不被任何人认可。
汤为民的母亲泼辣心狠,父亲更是小肚鸡肠,他们本就见不得何家过得好,又怎么会认可何家丽这个儿媳妇?何常胜一家知道汤家的为人秉性,也不愿和他们做亲家。
在双方家庭的反对下,何家丽开始有意疏远汤为民。尤其是得知好闺蜜张秋芳也喜欢汤为民,两家父母已经同意这门婚事的时候,更寒心了。
因为有太多阻碍在,她知道,自己和汤为民绝无在一起的可能,长痛不如短痛,只能狠下心来斩断情丝,不愿再和汤为民有任何牵扯。
之后,张建国出现了。多年前,他们有过一面之缘,第二次见面,张建国毫不掩饰对何家丽的喜欢。何常胜夫妻俩和家里的孩子,也都喜欢张建国。
在家人的撮合下,两人修成正果,准备结婚了。得知何家丽结婚,汤为民很不甘心,他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如张建国。
一气之下,他申请去皖南泾县的陈村水电站支援建设两年,临走之前,还和张秋芳领了结婚证,想逃离这些不如意的生活,眼不见心为净。
何家丽结婚当天,汤为民没有来,但是却有关于他的消息传来。他出了事故,截肢了。何家丽听到这件事后,整个人都慌了神,可是她已经嫁人了,汤为民也有自己的妻子,她以什么身份着急呢?
但她心里还是放不下汤为民,所以新婚当夜,她望着窗外的月亮着急了一整夜,张建国知道她没有心情,很自觉地装睡了一整夜。
何家丽拒绝同房,张建国是理解她的,第二天,他还主动和何家丽一起提着东西去看望汤为民。
张建国能做到这样,已经仁至义尽了。但是在原著里,何家丽对张建国依旧是不满意的,他没有对张建国怦然心动的感受,婚后也处处觉得张建国不如汤为民高大、帅气。
因为何家丽嫁给张建国,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权衡利弊,只有衡量,没有爱。
她嫁给张建国,好处多多。第一点,是想让汤为民彻底死心。她知道,只要自己一天不结婚,汤为民就还抱有一丝希望。
既然她和汤为民不可能有结果,不如快刀斩乱麻,让他彻底放下。嫁人,就是让汤为民彻底死心的好办法。
第二点,张建国的条件比汤为民好太多。他是一名武装干部,工作体面又稳定。何家丽家里姊妹众多,父母一直希望能有一个有出息的女婿撑门面,帮衬家里,张建国的出现,刚好满足了家人的期望。
第三点,张建国是个孤儿。何常胜一心想要儿子,奈何一直都没能如愿。何家丽作为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把自己当男孩子养。她知道家里没有儿子,她作为家里的老大,父母以后还得靠她。
而张建国没有亲人,婚后自然会以何家为重。他会帮着照顾父母,也会和自己一起养大妹妹们。当初张建国提出生出的第一个孩子随何家的姓氏时,何家丽眼中满满的骄傲和得意。
张建国能为何家丽做的事情,汤为民根本办不到。
但这件事也同样让人感到悲哀,因为何家丽和汤为民谈恋爱时,一直都是何家丽主动付出,委屈自己,到了张建国这,处处都是张建国退一步,成全何家丽。
爱一个人,就怕自己给予的不够多,对方过得不够好,何家丽对张建国和汤为民的态度差距,一目了然。
何家丽嫁给张建国,无爱,都是权衡后的打算。她在爱情和现实之间,选择了后者。
何家丽仗着张建国的宠爱,成为了婚姻的既得利益者,在原著中,张建国为何家兢兢业业付出了50年,可惜没有人感激他的付出。
而何家丽错过了汤为民,但汤为民一直活在她心里,不死不休。
来源:我的情感碎碎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