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节档末尾,小娱和几位同行交流,大家的普遍感受是,这个春节档短剧哑火了,短剧没有成为热议话题,没有出现大爆款,自家发的剧没有达到节前预期,甚至有人觉得如果在春节档之后上剧效果会更好。
作者|尖椒 数据统计|莉拉
“春节到了还要一个人看短剧,是有多惨?”“再惨,能惨过春节加班的短剧人吗?”
在一个短剧群里,小娱看到大家互相吐槽。
确实,这个短剧春节档有点出乎意料:
“第一部成绩不好之后,我有想过要不要撤档。”
“年前朋友圈非常热闹,短剧公司开年会、发奖金,年末行业大会扎堆,都让人感觉这个行业还很爆,结果春节后连个发战报的都没有。”
“都不是哪一部落差大,每一部落差都挺大的,比预期跌了近七成。”
春节档末尾,小娱和几位同行交流,大家的普遍感受是,这个春节档短剧哑火了,短剧没有成为热议话题,没有出现大爆款,自家发的剧没有达到节前预期,甚至有人觉得如果在春节档之后上剧效果会更好。
去年春节期间,一部《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获得全网出圈的声量,《龙年大吉之衣锦还乡》拿下超5000W热力值,在今年看来已经是遥不可及的顶峰。
据娱乐资本论统计,付费领域表现最佳的是男频短剧《老千》,再加上《好孕攻略》,也是今年唯二热力值2000W以上的春节档短剧。免费领域以红果短剧为主,截止至2月4日(大年初七)中午,热度2000W以上的短剧有8部,还是《老千》以5500W热度拔得头筹。
春节前,业内预期单日付费榜一热力值至少能达千万以上。但等到大年初一,大盘不仅毫无变化,榜一也只有500W左右的热度,与节前持平。整个春节档无一部全民级短剧出圈,整个大盘维持在6000万多的热度值,按付费占比40%倒推春节档八天,一共才12.6亿左右的收入大盘,远远比不上95亿的电影春节档。
就在1月初,行业内还在为“2024年短剧流水500亿超过电影票房”的消息而兴奋,也无比期待接下来的春节档再创新高。半个月后,《哪吒之魔童闹海》带动春节档电影大盘突破新高,加上DeepSeek带来的AI热度,短剧在舆论场上消失了。
从短剧内容质量上来说,这届春节档并不落下风,制作成本肉眼可见地提升至百万级,各平台的片单都长长一条,总出品的精品短剧超过300部。
但“短剧春节档”或许是个伪概念。春节期间,社交属性增强,比起看短剧,各种线下活动占据大众的优先级。短剧是一个消耗碎片时间的非精神必需品,个人属性强,与春节档想要的合家欢格格不入。
一个可见的例证是,就在开工的这两天,付费大盘反而有些许回升,榜一剧达到800w热力值,红果上超过2000w热度的免费短剧也越来越多。短剧这个非常私人化的产品,又开始起势了。
社畜们返回大城市打工,留在家乡的老人又一个人拿起了手机。
春节档百态:集中产能、卷生卷死
今年是短剧第一个正式的春节档。
去年春节期间虽有现象级爆款出圈,但行业内并未形成“档期”这个概念。听花岛负责人告诉我们,当时拍《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时并非特别为了春节档,只是集中地拍了喜欢与擅长的题材,在拍摄制作完成后,自然地排到了春节期间上线。
今年的架势明显大不相同。大概在11月左右,小娱就发现有平台正在以春节档为目标收剧。
百川短剧相关人士告诉娱乐资本论,大约提前一个月针对春节档开始筹备,在收剧时会看重题材内容,“一定要相对正向的内容,比较偏好亲情题材,像之前那种非常狗血、复仇的剧情,从剧本阶段都会被pass。”
窦秀伟所在的星链无限去年一整年只出品制作了七部短剧,平均两个月一部,而这次春节档就筹备了四部。
像这样集中产能的制作方不在少数。听花岛一般制作周期是两个半月,因此十一月就开始准备,赶在1月21日官宣了六部短剧的具体排期。在这样的情况下,负责人仍觉得时间不够:“这次失误的一点是,春节档需要营销前置,这次我们卡着时间进行筹备,一些剧1月才刚杀青,平台需要发预告的时候剪不出来,如果明年再有春节档会提早三个半月准备。”
从片单来看,各家筹备春节档主要有两种策略。
一是倾向于时令性的内容,比如与回家、过年、春运、团圆等高度相关的题材。比如大年初一榜一的《掌勺年夜饭》,大年初五迎财神的《开门!送财童子到你家啦》都属于这类。
二是集中产能、制作自身擅长的精品化内容。
星链无限的四部剧均选用了申浩男、王奕然、侯呈玥、王小亿等自带粉丝粘性的头部短剧演员,其中《春日迟》的男主徐凯鑫、《多大点事儿》的男主代高政之前都是横屏、长剧赛道的演员,很少演短剧,这两部剧的女主王格格也是短剧赛道顶流。在搭配演员阵容时,星链会更偏向于寻求男女主演员首搭,以带来新鲜感。
这个春节档,头部短剧演员成为最热的资源,两周里集中上四五部短剧的演员不在少数。
听花岛则根据类型来准备,民国、年代、古装、奇幻应有尽有。“我们认为短剧就是手机上的电视,因此国产剧有的爆款类型我们都应该用短剧再拍一遍。”
排期大家也会重点斟酌。窦秀伟考虑到大年初一初二大家需要走亲戚,因此几部短剧分别排在了大年初三、初五和初十。听花岛则避开了春节前的三天,“以多年的运营经验来看,这三天大家都在路上,流量最少。”
在全行业都盯着春节档的氛围下,短剧制作再次卷起来。
春节前,金鲤传奇影业CEO玲珑一直待在横店,“每天都有新剧开机,场地、演员、制作费都贵了不少。由于项目太多,片方公司会严格要求我们的后期剪辑公司给成片的时间,否则来不及剪。”这次春节期间,金鲤传奇影业仅有一部新剧《我寄人间雪白首》上线,这部剧原本并未瞄准春节档,但在二剪后排到了1月,定在25日。
作为行业头部公司,听花岛的短剧制作水准一直维持在高水位,而如今他们明显感受到,去年的行业顶配,今年成了行业标配。“一年前我们在横店造雪景拍短剧时同行还特别惊讶。今年我们《暮雪倾城》古装妆造对标《琅琊榜》,主演身上穿的都是定制的貂皮大衣,雪景造得很大很有氛围感。但等到了横店,才发现每个组都穿貂,每个组都下雪。”
从制作水平来看,今年春节档短剧成本有不少都提升到了80~100万,而之前50万上下才是行业平均水平。“能感觉全行业都在憋大招,都将最好的剧都放在春节档上线。”短剧出品人张容表示。
比如在红果独家上线的《我的人鱼夫君》就集结了申浩男、何健麒、王亦然、段美洋四位男主,这部阵容强大的短剧去年八月就已杀青,一直等到大年初一才在红果上线。
窦秀伟发现,各平台对春节档的重视程度也非同一般:“之前都自主上传物料,但这次平台都要求根据不同规格输出不同的匹配物料,后期沟通的时间成本也大幅增加。”
一位头部公司制作人透露,春节档期间红果给他们的分成系数是平日的1.25倍:平日分成系数是4,春节期间是5。“这样心里就有底了,至少能赚一半。”另外,春节档流量和运营资源倾斜多,会有大量广告和站外资源,对于制作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机会,“我们为什么特别重视春节档,因为可以借着势能去探索天花板。”
同时,红果还有额外的拉新激励:拉新前150名的独家短剧会有1万至25万以上的奖金。
不只是红果,春节前半个月,抖音、爱奇艺、风芒、拼多多、央视频等平台都发布了春节档片单,点众、九州、麦芽等头部短剧公司也都储备了充足短剧等待上线,各家准备的精品短剧数量加起来超过300部。还有新入局的小红书也赶在春节前官宣短剧频道上线。
大到平台,小到创作者,大家都非常期待这个春节档能让短剧行业迈上一个新台阶。希望能像去年一样跑出爆款,打造标杆。有制片人告诉小娱,他预计红果在春节档会跑出分账一两千万的案例,“我们也想争取一下”。
疲惫、想撤档、不达预期,短剧春节档“哑火”
“其实在第一部上的时候成绩不太好,我就考虑过要不要撤档,也和身边人讨论过,要不放到节后再上。”今年春节,短剧出品人张容没有回老家,全部精力都扑在短剧上。
这个春节档,他出品的一部短剧用了顶流演员,因为平台重视程度高,也给了很多宣推资源,他们预计热度能达到5000万以上。据娱乐资本论观察,这部剧不仅在站内给了首页推荐、弹窗推荐,站外也有话题营销。但目前,这部剧的热度刚过800万。
“打开抖音电影营销铺天盖地,基本刷不到短剧。一些头部公司提前上的剧也没有出爆款,就感觉春节档可能已经不行了。”
与他有类似感受的人不在少数。
刘新在杭州一家头部短剧平台任职,这个春节档,他们公司准备了多部短剧,想着开年博个好彩头,打出公司的知名度,来年多接点活,“春节档我都没回家,一直在公司准备上线的各种物料,但是上线了都没爆。大年初二左右和同行交流,大家还叫我再等等,看一下春节档之后的战报,后来也没有等到哪家发战报,大家都很低调。”
玲珑在大年初一发现,投流端榜一剧热力值和平时没有明显变化,她观察了几日,春节档大盘并没有走高,基本上每天四五百万热力值就能拿榜一,与节前相比并没有太多增长。而在之前,她预计榜一热力值至少能冲到千万以上。
在免费端,以红果短剧为例,截止至2月4日(大年初七)中午,这次春节档上线的百余部短剧中,热度在5000W有一部《老千》,2000W~5000W热度的有8部。这一定程度上与红果短剧注重多元个性化的推荐机制有关。
此外,今年红果短剧的春节档除了传统强势的女频,也非常在意男频,可以说多元化的策略有助于推动DAU发展。
在春节前,窦秀伟曾期待头部演员能带来相应的热度,同时短剧也能为演员涨粉提供助力。去年十一期间,马厩制片厂的《深情诱引》大爆后让主演何健麒涨粉33万。
但此次春节档,虽然头部演员扎堆出演,涨粉效果却不明显。据娱乐资本论统计,1月27日至2月6日期间,大部分出演3部以上的演员涨粉仅在5000至2万之间。
从数量上来看,友和短剧今年并未着重准备春节档,但题材上仍然有所倾斜,《回家过年》《春节回家》《这是我老家》都是从名字上就很明显的时令性短剧,热力值在100万左右。
杨半仙告诉小娱,这次春节档的感受是很疲惫:“大家都花了很大力气,运营、投手一直加班,但最后没有得到想象中的效果。可能平台在这个春节档会实现拉新,有一些流量增长,但对投流公司来说压力很大,毕竟都是以赚钱为目的。”
同时,如果短剧前期投流和热度较高,二轮和海外的授权收入会更好一点,但现在整体表现变差之后也会影响后续收入。
杨半仙一直不是很认可“短剧春节档”这个概念,在他看来,“各平台为了春节档打乱原有节奏,甚至为了这个节日特意准备很多节日性质的内容没有太大意义。我不认为短剧行业存在这种集中性消费爆发的区间,它就应该是一个日常的消费产品,春节档可能会有一点流量方面的倾斜,但不代表说大家愿意集中在某个时间段去看短剧。”
春节档后才是爆发期?
“现在剧已经上了,也不会去想如果不上春节会怎样。之前总觉得春节档这个概念对短剧是有好处的,在心态上总想试试。”
这是短剧的第一个春节档,大家都期待在这个巨大的流量池中分一杯羹。如今档期结束,短剧行业也要根据实际情况进入调整期。
“首先在内容上,像《掌心暗渡》不具备题材上的稀缺性,春节期间女频都市情感短剧很多,导致投流素材都非常同质化,而投手一开始只能拿到我们前30%的内容,只能比较常规地剪辑素材,从内容到投流都很难有独特性。”窦秀伟分析。
窦秀伟也对档期后短剧的热度增长抱有期待,“有一些短剧可能在节后继续跑出来。”之前《脱缰》在12月20日上线,上榜单两三天后数据就一般了,但过年前这部剧的数据又开始上涨,最终达到热力值1000w以上,并让外界知道了马厩制片厂。他也不担心《春日迟》在红果上的热度增长,“春节档之后可能会有一段调整期,短剧上新速度变慢,继续消耗春节档短剧。”
这种期待不无道理。对比档期前后的数据我们发现,短剧与春节档关系不大,甚至在档期后,热度还有所回升。
AI作图 by娱乐资本论
于今无量的《好一个乖乖女》在大年初六上线,开工第一天就在红果上达到2000w热度。重庆四月联盟的《开门!送财童子到你家啦!》投流端仅有400万,也是在昨日在红果上的热度涨到2000W以上。付费榜上,2月4日上线的《蛇年大吉之婚不可挡》连续两天榜一,总热力值已经攀升至1500w。
无论是制作方还是平台方都承认,在这个春节档能跑出来的剧,一定是在内容上有过人之处。
“还是要以内容为本,而不是去迎合所谓的节日或者流量,做好内容才能吃长线。”杨半仙向娱乐资本论总结,“短剧现在进入长尾期,投不起来也不意味着就死掉了。短剧有更多的生存空间和更多利润增长点,对于小的平台来说,这次全部押宝的可能压力会比较大,但对于一些中等以上的平台,其实大家可能不会特别纠结于某部剧的失败或者这个春节档的失败,一时的波动是正常的。”
另外,虽然很少有单部短剧成为大爆款,但新入局的不少短剧平台还是在这个春节档收获了不错成绩。
爱奇艺微剧场的战报显示,#死丫头演够了没该我了吧##好多男人能分我一个吗##侯呈玥王奕然上头五搭#等登上热搜,初二至初五,短剧演员接力直播,登上微博直播热度榜TOP1。
风芒团队筹备多月,在这个春节档打响头炮,《坠入春夜》在小红书和风芒app同时首发,全网阅读量破5.9亿,爆款视频30+。春节期间,风芒app站内拉新320%。
而红果也在一众AI相关app中冲到app store免费榜第二。
这是短剧行业面临的第一个大档期,筹备时间、内容布局、排期考虑、营销发行等各环节都还在摸索当中,这是一个行业逐渐成熟的必经过程,也给行业内外留下很多思考。
短剧春节档到底是不是伪概念?之后春节档还会不会出现这么多炮灰?请点击今日第二篇春节档短剧观察《短剧春节档六问》。
来源:让娱乐颖动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