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 1566裕王妃用假血经骗嘉靖帝,为什么嘉靖会抓杀严党呢?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6 13:02 1

摘要:《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妃献出血经,是清流为了救齐大柱,做出的反应。

《大明王朝1566》中裕王妃献出血经,是清流为了救齐大柱,做出的反应。

但谁也没有想到,这件事让嘉靖和严嵩彻底撕破脸。

齐大柱并不是什么大人物,怎么会成为这样关键的一个人物?

齐大柱更像是嘉靖和严嵩之间一个信物,让他们继续遵从二十年协议的一个保证。

但严嵩听到已经被查处的齐大柱,竟然又被嘉靖帝赦免了,被一本血经救了。

他愤怒了,皇帝已经打破了协议,他自然要跳出来为自己争取一下权利,他用的是全部的严党与嘉靖博弈。

血经只是一个由头,嘉靖与严嵩之间的矛盾,找到了一个爆发点。

嘉靖帝不能容忍有人质疑他的统治基础,但以严嵩为首的严党高层也不能容忍嘉靖帝赦免齐大柱。

嘉靖四十年的政治平衡

嘉靖干了四十年,得出了自己的一套平衡术,事情让下面人去做,做好了名声是皇帝做坏了,问题都是大臣的。

严嵩做了二十年首辅,替嘉靖背锅捞钱,严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嘉靖都是默许的。

当然嘉靖不会让严党一支独大,又扶植了清流,他居中平衡。

严党发展了二十年,越来越庞大,每一个人诉求都不同。

严嵩想着平安落地退休,严世蕃还想着继续执政,将自己当作大明合伙人,继续辉煌。

改稻为桑失败,嘉靖感到严嵩老了,控制不了整个严党。

比如严世蕃让浙江毁堤淹田,严嵩不知道;沈一石打着织造局旗号买田,严家父子都不知道。

嘉靖心中有了倒严的念头,但还想着严党帮他捞钱,于是还保持着平衡。

嘉靖低调处理浙江大案

浙江大案,嘉靖最终用严党的郑必昌、何茂才人头敷衍了事。

清流自然不满意,动作不断,要倒严。

可此时东南战事还没有结束,嘉靖不想出事,在严党、清流之间还想搞平衡。

嘉靖与严嵩、徐阶搞了一段谈心,一边抚慰严嵩,一边警告清流。

在之后青词大赛中,嘉靖钦点了徐阶状元,严嵩榜眼,算是一种补偿。

但徐阶并没有就此认账,仍然顶着嘉靖的不高兴,提出了要处理浙江贪墨案的那些官员,其实也就是还是想着倒严。

嘉靖要平衡,只想轻轻放下,当着清流和严党面烧了海瑞供词,端水平衡。

严嵩知道了嘉靖这次并没有追究到他以及严世蕃,属于网开一面。

国库亏空还是要解决,严嵩提出了让鄢懋卿巡盐去搞钱。并且以齐大柱有通倭之嫌疑为由要徐阶他们出面抓了论罪。

严党其实也是不得已,用严党的钱补窟窿。

齐大柱只是一个小人物,他背后牵扯清流、裕王。

严嵩抓住这个人,其实是需要找一个可以震慑他们的人,让严党休养生息,找时机再跟清流开战。

严党有毁堤淹田,清流齐大柱通倭。

严嵩心中想的是,大家手里都有一个致命的武器,要么保持平衡,要么同归于尽。

巡盐的结果,在分配比例上,嘉靖帝最多默认三七分,严党越界,变成四六,让嘉靖下定决心倒严,日子定在正月十六。

小阁老自以为是的处理

严嵩老了,儿子做事也不和他商量,私自做决定,并且会影响严党生死的。

巡盐归来,严党顺利完成任务,大家聚在一起,严嵩没有想到,儿子严世蕃一顿操作,激化了原来的矛盾。

小阁老直接让人参了一本海瑞,抓了齐大柱,直接与清流撕破脸。严嵩听了他的一番话,心中一紧。

严嵩如果不是年纪大了,真想扇儿子一巴掌,这会他只能劝儿子不要惹事,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心高气盛的小阁老怎么听得进去,他心中觉得严党还能捞钱,皇帝还需要他们。

在严嵩看来,严世蕃这样做,就是提前要和清流决战了。

果然嘉靖收到那份参海瑞奏章气坏了,对严党极度不满,原来已经平衡了,可严党不知足。

为了倒严成功,嘉靖选择用杀掉齐大柱,让严世蕃他们安心。

张真人的血经,清流的反击

清流不满嘉靖的处理浙江大案的结果,如今齐大柱又要被杀,他们自然有动作。

因为齐大柱牵扯到整个清流,如果他死了,就是清流的污点。

高翰文恰好送来了血经,张居正于是给裕王出了主意,让裕王妃献血经 。

裕王是嘉靖唯一活着的皇子,世孙是嘉靖唯一活着的孙子。这是李妃敢去扯谎的底气所在。

其实献血经也是给嘉靖一个台阶,齐大柱在他眼中是无所谓的。

关于倒严,嘉靖已经下决心了,为了不惊动他们转移赃款,选择杀齐大柱欺骗他们。

无论有没有血经,齐大柱有没有被杀,严党都要被倒的。

嘉靖知道严世蕃做事无底线,早晚要出大事,留着祸患太多。

嘉靖心中明白清流这样做,就是不想齐大柱的事,牵连上徐高张以及裕王,于是编了这个故事。

徐高张也讨论过,即使被拆穿了,嘉靖也不会有什么动作,毕竟道长要脸。

所以血经事件,是清流骗了嘉靖,最后的结果就是倒严。

#冬季生活打卡季##大明王朝1566#

来源:落水的焱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