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情牌重塑家庭年代剧,《六姊妹》提供新时代“家文化”范本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6 12:25 1

摘要:大年初六,于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开播的电视剧《六姊妹》,以年代气息十足的社会风貌、平民百姓的生活点滴、真实细腻的家庭情感和丰富生动的群像塑造,迅速成为这个春节最让人惊喜的一部合家欢大剧,并在网络上引发热烈探讨。

“从前,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近几年,荧屏刮起了怀旧风。一部部年代剧的爆火,反映的是人们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如今快节奏生活的观照。

大年初六,于CCTV-1黄金档、腾讯视频开播的电视剧《六姊妹》,以年代气息十足的社会风貌、平民百姓的生活点滴、真实细腻的家庭情感和丰富生动的群像塑造,迅速成为这个春节最让人惊喜的一部合家欢大剧,并在网络上引发热烈探讨。

剧集播出以来,酷云收视峰值屡创新高,已达3.7514%;CVB中国视听大数据黄金时段收视破4,居全国全部频道电视剧收视率第一;腾讯视频站内热度值也已突破26000,开播三天即进入“爱看俱乐部”。

《六姊妹》以20世纪60年代至21世纪初的皖淮小城淮南为背景,讲述了田家庵区老北头何家老一辈及六个女儿的人生悲喜剧。

剧集凭借强制作和强阵容,融合了年代氛围感和符合当下时代情绪的女性自强主题,以新人物、新视角、新话题的多重创新,为年代家庭剧做出了全新开拓与升级。

前几集中,何家人在物质相对贫乏的年代里积极进取、相依相偎,虽有摩擦却不乏温暖的互动,不少兼具当下性和时代典型性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

一件红毛衣,编织出三代家庭亲缘的命运图景

追本溯源,《六姊妹》原小说作者伊北生在淮南田家庵,《六姊妹》的故事框架正是由伊北在实际生活之中提炼出来的。

制作方也充分调动五感,尤其是视觉、味觉、触觉,还原并呈现了安徽淮南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社会和生活图景。

首先就是在主角们的衣食住行方面下功夫。

视觉方面,何文氏(奚美娟 饰)带着孙女何家丽(王墨瞳 饰)从扬州坐船到淮南田家庵。下船后,可见60年代淮南小城中人们普遍以青、灰色棉麻质感的服饰为主。

灰墙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标语,则是当时朴素而昂扬向上的时代氛围的体现。

其次是味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六姊妹》开篇花费不少的篇幅,聚焦在“吃什么”“怎么吃”“如何吃得好”上,生活气息十足。

例如为了给刘美心(邬君梅 饰)改善伙食,何常胜(刘钧 饰)给其准备了小米粥、鸡蛋补身体,偶尔才有的馓子、豆腐乳也能令一家人开心不已。

还有朱老大送给何家的肉票、何家丽不小心偷吃的油滋啦、何文氏送给邻居的两瓶牛奶,每一种食物都有着一段令人难忘的故事。

这些食物放在今天也许不起眼,但在那个年代里却是尤为珍贵的,它们见证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也连接了人与人之间淳朴、浓厚的情感。

这些体现年代质感的旧建筑、老物件,反映了那个年代物质的相对贫乏。

在当时,买肉要有肉票,冬天里多给家里添置一双手套,一条围巾,一件毛衣,都需要每年定时定量的线票。剧中,何家丽拆了自己唯一的一件红毛衣,托好友张秋芳(宋伊人 饰)给妈妈做了双手套,并谎称是爸爸送的礼物,瞬间缓解了夫妻俩的芥蒂。最终,红毛衣又被何父修复之后返还到了何家丽手中。

不仅如此,何家丽亲手织的红围巾,也成为了家丽和为民(高至霆 饰)两人懵懂爱情的纪念。

这样充满戏剧化又贴近生活的暖心情节,可以让60后和00后同时心生触动。父母辈的奋斗历程和亲情、爱情故事,能够与现代人的生活与观念遥相呼应。一件红毛衣所代表的,是一份难以用金钱来衡量的沉甸甸的爱。

三代女性,三种不同的女性力量

以往的家庭剧中,通常都少不了强势的婆婆、忍辱负重的母亲、大男子作风的父亲。这几种形象经过反复刻画,总会形成审美疲劳。此次《六姊妹》在创作方向上摆脱套路,用全新且极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勾勒出一种新的家庭构成及氛围。

剧集从何常胜的母亲、何家六姊妹的奶奶何文氏,与“大姐”何家丽的视角切入,而这两个身份也是此前同类剧集里容易被忽视的存在。从码头到何家这段距离很短,但两人一走就是几十年,从此往后,这两个女人成为何家当仁不让的精神支柱。

何文氏最大的特点是温厚和宽容,虽然是农村妇女,识字不多,但却识大体、有智慧,在何家是精神港湾一般的存在。她与何常胜同样受到老思想的影响,却用实际行动上执行着“生男生女都一样”,对待儿媳刘美心和六个孙女爱护有加,不偏不倚,给大家庭奠定了温厚、坚实的根基。

何家丽是何家长女,由王墨瞳、沈月、梅婷接力扮演。她从小被奶奶何文氏带大,性格深受奶奶的影响。她长相温婉,性格却与娇气丝毫不沾边,小时候以一套军体拳震惊四座,长大后她主动肩负起何家的大小事宜,勇于成为家里的顶梁柱,让人看到了属于女性的坚韧力量。

祖孙俩虽然生长在不同年代,但都同样以自立自强的面貌立足于社会与家庭,以身贯彻了“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放到现在来说,可不就是对女性力量的绝妙诠释。

而六姐妹的母亲刘美心,是一个在单位积极要求上进、学习能力极强、心灵手巧的善良女人。尽管有时面对家庭琐事,她有自己的不安全感和依赖性,但温柔似水的美心更有着细腻的一面,无论是与何文氏如亲母女般的相处和彼此珍视,还是终不忍把五女儿送给别人养时落下的那一滴泪、抱着刘小玲笑得弯弯的眉眼,都让人感受到她发自内心对女儿、对所有家人的爱意。

融合年代性与当下性,《六姊妹》的多重创新

一部年代家庭剧要好看,就要在时代质感、地域特色、人物群像和故事创新等多方面下功夫。从何文氏到刘美心、何常胜,再到何家六姊妹及其子女,《六姊妹》对何家四代人的生活做出了细腻深刻的描摹,历经新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

首先,是地点创新。以往的年代家庭剧通常选择在北方居多,《六姊妹》将故事发生地选择在安徽淮南,通过何家四代人心中对“家”的不同定义,和一件件具体、琐碎而生动的事件,向观众细密展现上世纪六十年代南方小城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在细碎的日常中呈现岁月的流逝。

剧中何常胜兢兢业业工作却屡遭大老汤针对,上一辈的恩怨经过三代人的摩擦与纠缠,总会有了结的一天;开篇何文氏对孙女解释何为“支援建设”,就是“让我们天天有锅巴吃”;刘美心怀着孕不忘积极要求进步,为自己能够加入味精厂而兴奋不已,也为后面的创业情节做了铺垫。

其次,是戏剧矛盾的创新。《六姊妹》创造了新的戏剧推动力和故事看点,不搞婆媳矛盾、夫妻矛盾等常用的家庭伦理戏桥段,而是用符合时代背景,也能够唤起大多数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观众共鸣的情节来制造矛盾点、引发共情。

前期,汤家对何家屡次刁难,纠缠不休,何文氏巧用“敌我矛盾”化解两家恩怨;何家丽初生牛犊不怕虎,能破窗救父,也能斩断情丝。

何常胜虽然受到了传统思想的影响,但却身体力行地爱着每一个家人。他会为妻子的身体休养操碎了心,也会心疼女儿把线衣拆掉给美心做手套、偷偷将女儿的线衣修补完好;

他是一个知冷知热的好丈夫,也是负责、贴心的好父亲,会在油灯下笑着说“我妈有福气,有个好儿媳”,也会在下班之后看到在院中玩耍的女儿们便带上满足的笑意。

他并未陷于为了制造矛盾而设置的“渣爹”形象,而是一种更贴近我们大多数人父亲的形象——虽然不多言语,却将自己的爱藏进每一天的生活细节里。

第三 ,是主视角的创新。前面提到过,何文氏、何家丽分别代表不同时代的女性力量。她们的许多作为和思想、态度放在今天也丝毫不过时,值得当下的年轻人学习和借鉴。

《六姊妹》拍摄了何家六姐妹童年至成年的不同时期。目前剧集播出三天,观众对于她们的成长经历格外感兴趣,也十分期待后续成年版的大姐何家丽(梅婷 饰)、二姐何家文(高露 饰)、老三何家艺(颖儿 饰)、老四何家欢(吴倩 饰)、老五刘小玲(曹斐然 饰)、老六何家喜(李嘉琦 饰)的持续上线。

在这样温暖的大家庭氛围下,何家六姐妹还会有怎样的成长路径和亲情、爱情线,何家又会发生哪些故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无花果】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