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明王朝1566》剧中一场戏,浙江的郑必昌、何茂才、织造局杨金水和沈一石一起喝茶谈事,言语间,就将给严党和司礼监的分成比例,说得明明白白了。
《大明王朝1566》剧中一场戏,浙江的郑必昌、何茂才、织造局杨金水和沈一石一起喝茶谈事,言语间,就将给严党和司礼监的分成比例,说得明明白白了。
剧中通过分龙井茶,明说了吕芳、严嵩、严世蕃各两成,郑泌昌、何茂才、杨金水各一成。
当然都是隐晦地说明,那日常朴素的吕芳,到底贪墨了没有?
大明官员贪墨的原因
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苛刻对待官员,给他们定了很低的工资。一个巡抚一年一百多两银子,可是整个衙门全部的钱,公家和个人的。
可见大明官员的工资不仅要养家糊口,还要供着府衙里的开支。
剧中赵贞吉审问何茂才时,何大人不服气地对赵贞吉说:“赵大人,你也是封疆大吏,你在南直隶当巡抚只靠例银够衙门的开支吗?”
如同赵贞吉、胡宗宪这样的大臣,没有主动去贪墨,但也不排斥下面的孝敬,这样的人已经是别人眼中廉洁官员了。
因为他们家大概率和徐阶一样,是大地主,有家庭的支持,他不需要贪墨照样能维持衙门的运转。
可见各级官员要维持衙门的运转,那么官员就要贪,这是一个规则。
大明官员大致分为主动贪墨,被迫同流合污。
如同严党这样的官员们,都是巨贪,胃口越来越大,最后连嘉靖都忍无可忍。
严党郑必昌、何茂才这样的官员,贪墨的钱,大部分孝敬上司,维持衙门运转,其余归自己。
所以他们这一类人,一直是主动积极贪墨,否则干不下去。
另一种是赵大人、胡宗宪这样的,个人的享受可能是小头,维持衙门的运转才是大头。
大明只有海瑞这样的官员,一文不取,是清官。
吕芳贪了吗?
吕方贪不贪,完全取决于他自己。
他肯定贪了,各种孝敬绝对没少拿。他要是个海瑞那样的人,也做不到司礼监掌印这个位置,底下人也管不住。
历代得宠的宦官们其实也没有时间花钱,他们一直伺候在主子身边。
吕芳在内宫有财权,贪的钱靠杨金水这些一线经济部门的嫡系聚敛,全都过他自己手。
吕芳的钱都用在手下,但账是要算在他头上的。
吕芳这样的宦官,并不需要钱,在宫内又用不到。
但宫里十万太监,带这样的队伍,吕芳也是需要金钱的。
吕芳身处的位置,他不用主动去贪墨,下面的孝敬也会不断,不以吕芳意志为转移。
如果吕芳不贪,他就支撑不起这庞大的内廷,更无法驱使别人为自己所用。
吕芳分到的钱,他留给自己的可能不多。
基本是纵容手下分了花了,这样才内巩固自己在内宫的权力地位,才会人人念老祖宗的好。
吕芳又是事事汇报给嘉靖的,皇帝是知道的,
吕芳、黄锦在嘉靖心里是亲人家里人,嘉靖自然会袒护他们,那点钱嘉靖没有在意,内阁在嘉靖心里只是工具人。
历史上宫里宦官贪墨的钱财,最终都是自己晚年的买命钱。
吕芳最终去南京守陵,不带走任何身外之物,只有疯了的干儿子杨金水。
也有一种猜想,吕芳将贪墨的钱财,又转手给嘉靖内宫使用。
所以不贪真的做不到,主观还是客观,都在叫吕芳去贪。
剧中芸娘离开时,黄锦给了她一张银票,说老祖宗给的,金额一定不会小。
在吕芳四十年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多的数不过来,都是要靠吕芳去打法的,钱从哪里来,不可能是嘉靖出的。
来源:落水的焱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