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该剧由同名小说改编,新中国成立后,何常胜一家满怀热忱,为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举家搬迁。此后二十年,家中迎来六个女儿,生活满是温馨。
《六姊妹》是继《小巷人家》以后,25年来第一部让我觉得意犹未尽,剧情精彩的戏剧。
该剧由同名小说改编,新中国成立后,何常胜一家满怀热忱,为支持社会主义建设举家搬迁。此后二十年,家中迎来六个女儿,生活满是温馨。
但命运弄人,何常胜因车祸离世。何家六姐妹没有被打倒,她们团结一心,携手闯过重重难关,也终于领悟父亲一直强调的“家”的真谛。
抱着瞧一瞧的心态,打开了《六姊妹》的第一集,看完两集就把我给感动了。《六姊妹》中以何家为第一主角,何常胜因为封建思想,一直想要一个男孩。
在那个年代,要是没有男孩子继承家业是要被邻居以及单位同事笑话的,也就是因为这口气,何常胜一直不死心想要个儿子。
何家丽作为家中的长女,命运的轨迹从一开始就与其他姐妹不同。
自小,她便跟着奶奶生活,在奶奶温暖的羽翼下慢慢长大。那些日子里,奶奶的关爱如同涓涓细流,滋润着她的成长。
时光流转,后来,她跟着奶奶踏上了投奔父母的旅程。一路上,何家丽满心都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
脑海中无数次描绘着与父母团聚时的温馨画面,她期待着被父母紧紧拥抱,感受那缺失已久的亲情。
然而,刚到新家,便遇上母亲在医院生育第三个孩子。
何家丽满心期待地望向许久未见的父亲,本以为会等来热情的拥抱、亲昵的问候,可一切都没有发生。
父亲只是简单地打了个招呼,奶奶要她打招呼何家丽就像吃了夹生饭,却满是生涩。
家丽跟着奶奶一起在城里扎根,也在城里开始上学。上学的第一天,老师要求自我介绍,家丽没有像传统的女孩子那样扭扭捏捏,而是表演了一套拳法。
或许是从小独立惯了,家丽认为胆大才能保护自己和奶奶,这让他的同学兼邻居汤为民感受到自己小霸王的地位被威胁。
放学后,汤为民故意找了同学一起挑事,他本以为可以欺负这个女孩子,没有想到自己是个纸老虎,还被家丽推了一把,正好撞到墙上磕破了皮。
本就是他找事在前,家丽只是正当防卫,却反被汤为民的母亲汤婆子恶人先告状,家丽父亲不但没有为她主持公道,反而还要让她向他道歉。
汤婆子这种小人越是得了便宜就要出尽风头,她还借这件事嘲讽何家,怪他们自己生不出儿子,嫉妒自己才会这样做。
说话是越来越难听,不依不饶的汤家,因为何家奶奶拿出稀有的一碗猪油,这件事汤婆子才肯作罢。
依我说,何家人就是太实诚了,对付汤婆子这种无赖,就应该比他们还要无赖才行。
何家人因为没有儿子,总觉得在邻居面前矮人一截。
每次听到旁人的议论,那些隐晦的嘲笑、意味深长的眼神,都像针一样扎在他们心上,可他们却无从辩驳,只能默默咽下委屈。
家丽是一个很懂事的姑娘,总是想帮着家里分担,母亲刚刚生产坐月子,父亲好不容易弄来一张肉票,想着能兑换一斤猪肉,没有想到又被汤婆子插队给抢走了。
汤婆子插队的时候,虽然有人站出来指责她的行为,但是因为汤婆子的刁蛮霸道,其他人说不赢就放过他了。
插队是不道德的,生活中总是能遇到这样的人,有时候大家一条心,总能将这些投机倒把的人赶出队伍。
家丽也因此没有买到肉,但是却买到了一根猪尾巴,也比没有的强。
聪明的家丽与卖猪肉的师父讨价还价,猪尾巴只算上2两,还欠上8两下次再来买。
虽然没有成功买到猪肉,但是猪尾巴总比没有的强。本来以为回到家会受到父母的夸赞,可是当家丽到家,偷听到父亲还是说自己不如男孩子,屏幕外的我都替家丽感到委屈。
家丽满心都是委屈,父亲的话如同一把尖锐的刀,直直地刺进她的心窝,疼得她几乎喘不过气来。
在这股难以言说的痛苦与愤懑之下,她毅然决然地走进理发店,看着那一头长发一缕缕落下,仿佛也剪掉了那些加诸在她身上的偏见与不公。
她心里清楚,自己虽身为女孩,可并不比男孩差。
在这个家里,她一样可以成为坚固的护盾,让家人免受欺负,给这个家带来温暖与安宁。
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就像一片阴霾,笼罩了中国人几千年,可事实明明是,生男生女本就没有高低之分。
女儿往往更能体会父母的不易,细腻的心思总能在不经意间给予父母最贴心的关怀,是父母无可替代的“小棉袄”。
多希望,普天下的女孩们,都不必在小小的年纪就被迫懂事,不必过早扛起那些不该属于她们的沉重枷锁,能在爱与平等中自由成长 。
来源:小橙说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