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平无奇的微短剧春节档,正酝酿一场行业巨变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5 11:00 1

摘要:有从业者认为,微短剧跟节假日没有关联。这话倒没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假日给微短剧带来的是DeBuff(去除效果),春节是家庭消费、朋友消费,而微短剧更偏向私人观影,连跟人讨论都可能难以启齿,更别提一同观看了。

长假结束,与红红火火的电影市场相比,原本来势凶猛的微短剧春节档终究没能砸出一个大声响。

有从业者认为,微短剧跟节假日没有关联。这话倒没错,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假日给微短剧带来的是DeBuff(去除效果),春节是家庭消费、朋友消费,而微短剧更偏向私人观影,连跟人讨论都可能难以启齿,更别提一同观看了。

从舆论的角度而言,微短剧的破圈一直都伴随着“造富神话”的故事,人们并不关心多少亿的播放量,但你要跟他聊几亿人民币的充值,那他就来精神了。

然而,在免费模式的冲击下,“日充值千万,几天赚回一个亿”的夸张报道是很难再出现了。

对行业来说,为了培养观众的假日消费习惯,进一步夯实微短剧春节档的概念,长短视频平台不遗余力。

这自然是久久为功的事,但透过这一窗口,我们很容易发现在平台战略、创作趋势等层面上,微短剧行业正发生巨大的转变。

旧岁已展千重锦,新年再进百尺竿。2025年,《影视独舌》将对微短剧持续跟踪观察,今天这篇就从春节档说起,聊聊短视频平台的新格局。

抖音:精品化、媒体化

“昨天我老公动手打我了,我打电话给我爸,我爸把我接回家了。大年初一就这么过的。”

这句话来自于《夫妻的春节》评论区,收获了将近五千点赞,类似的评论还有很多,有感而发的观众在这里很少讨论剧情,而是选择贴出自己的故事。

《夫妻的春节》是一个女性对家庭的控诉,由倪虹洁、章呈赫主演,截至目前播放量突破2.9亿,是抖音微短剧春节档播放量最高的一部作品。

事实上,女性题材正是这个春节档的主菜。在抖音发布的春节档片单中,目前已上线11部,目标受众以女性为主。

另外,我们也能从这些播出账号的名称上,看出它们深耕女性用户的决心。

一方面,在政策和市场精品化要求和必然趋势下,女性题材安全、合规而符合当下审美潮流,并匹配用户的看剧兴趣和需求。

微短剧的创作和发展基础是卷内容不卷制作,而影视剧本就是一种重复性很强的产品,微短剧的同质化更甚,因此对作品价值观进行包装、完成精品化诉求就成为了一条触手可及的有效途径。

更何况,《夫妻的春节》出品方和制作方为完美世界影视,这类题材正是传统长剧公司的拿手好戏。

可以预见,在当下乃至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女性题材都将是微短剧精品化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平台和微短剧也需要借助女性题材,设置议题,引发讨论和传播,像媒体一样成为大众的情绪发泄场。

更直观点说,它们意图接过自媒体爆文的枪。

台词的金句化便是一个重要标志。《河豚小姐》展现的是一个女儿对父亲的控诉,“你不是死了吗?等你死了我再回来。”

《以爱之名》是知乎体,几乎每集一个小话题。“参加前男友婚礼,被认成新娘是什么感觉?”“和最好的朋友家境悬殊,是什么感觉?”

《阳光灿烂时》不用流行的女性互助叙事,而是“总有刁民要害朕”体,不分男女,全天下的反派都让女主遇到了。

用户的活跃度是产业活跃度的最重要标志。从这个角度看,免费微短剧没有了“用户付费”这个硬核指标,却也不会简单粗暴地用“播放量”作为平替,和长剧类似,谁能请到有话题度的演员,谁能充当话题制造机,谁能在适当时期为观众匹配适当产品,谁就能在免费微短剧赛道上占得先机。

召唤明星就成了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倪虹洁演了《夫妻的春节》,辣目洋子主演了《河豚小姐》,吕严主演了《陛下,你走错片场了》,《想去你的2025》请来了王子奇。

在这样的氛围下,抖音的重要厂牌“九五二七剧场”最新推出的《无名特攻队》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播放量和讨论度都不太理想。这固然是因为它是AIGC制作,但主要是与对手相比,无法为用户即时提供情绪价值。

有的剧评论区都在分享自己的经历,有的剧评论区竟然都在讨论剧情,在免费微短剧的赛道上,平台应该会更青睐前者,前者似乎也更贴合微短剧,更能代表微短剧的未来。

这个春节档的一个遗憾是,我仍没等到坏猴子影业制作的《变相游戏》。

它是电影《孤注一掷》的衍生微短剧,去年就登上过抖音春节档片单,尔后还举办过看片会。一年过去了,《变相游戏》俨然成了片单常客,却始终不见真容。

难道说免费模式开始后,长剧市场所熟悉的积压剧危机这么快就在微短剧领域上演了?

除了创作层面,我在商业模式上看好免费微短剧的未来,尤其春节期间对微短剧进行了疯狂补课之后发现,微短剧自诞生起就一直沿用的“炫富”“消费”套路,非常“小红书”,非常适合广告和带货,眼看着剧里的人都几亿几亿地花,看剧的人恐怕也容易生出一股“买买买”的豪气来。

当直播带货开始走向衰落,微短剧为品牌提供了下一个训练客户的流量池。

红果:我的地盘我做主

“爱看(微)短剧,及时行乐。”

过年期间,刘晓庆在微博帮红果短剧打起了广告:“今年春节都在看,还不要钱。”

广告自然有目的,她随后在视频中宣布进军微短剧。

从倪虹洁到刘晓庆,从抖音到红果短剧,大量长剧演员迎来了担纲主演的新机遇。

虽然背后是同一东家,但抖音和红果短剧明显是内部竞争关系。抖音的春节档微短剧并未向红果短剧分发,而红果短剧的春节档时间也更为集中,从1月22日延续至2月4日,每日按主题上新内容,每日严选3部作品。

如果说抖音春节档是集中优势兵力打爆款战,那么红果短剧则是“避免一家独大”。

首先,避免一个品类独大。

春节档每日的主题在变,内容推荐也在变,有时候是女频,讲女性成长;有时候是男频,开挂逆袭;有时候是CP向,甜度超标。

其次,避免某部剧的曝光资源独大。

抖音显示的是播放量,红果短剧显示的是热度值。你想从站内最火的剧开始补?对不起,不支持按热度值排序,要么照着平台推荐来,要么一头扎进微短剧的汪洋大海自己寻找。

在这样的机制下,潜力剧有出头的机会,爆款剧难以多上几层楼。

如果说抖音的推介剧目是试图定义精品化方向,那么红果短剧的打法则体现着一个行业的成熟度。

随着微短剧观影群体的扩大,观众观剧经验的丰富,人们的口味差异性便会日渐凸显,就像电影和长剧,除了特定档期出现的特定电影,市场上如今很难出现老少咸宜、妇孺通吃的大众向作品。

在这种情况下,行业能否持续为不同群体提供适配其口味的作品,是衡量这个行业成熟程度和健康程度的重要标志。

一旦强烈地依赖某个受众群体,那行业便会不可避免地走向畸形,自上游至下游,莫不如此。

从这个角度而言,红果短剧应当有着清醒的认知。

从创作来看,其一,红果短剧的内容重视CP打造,推荐剧目的海报从群像逐渐走向一男一女的模式,剧内的撒糖情节甜度超标,腻死人不偿命。

其二,男女频内容走向合流,逆袭、打脸等微短剧经典设定不是某个品类的专属。“三年之期已到,恭迎公主回家”在甜宠剧中亦多有出现,撒狗粮模式也能在男频剧中开启。

百度:逆袭剧本已备好

快乐都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用这句话来形容百度应该再合适不过,明明一样在节前发布了微短剧春节档片单,可媒体都将目光聚焦到了抖音和红果短剧身上,下意识地忽略了这家新秀。

同样落寞的还有快手,作为微短剧兴起的主要推手,这场春节档大战中并未有它的身影,既无片单推介,也无春节档的氛围打造。尽管仍有内容上新,但一个月前的剧目仍霸占着推荐位,佛系到让人唏嘘。

此前,知名微短剧操盘手于轲加盟百度,担任百家号泛娱乐与付费方向负责人,主要职责聚焦于付费微短剧业务发展,并在去年年底的“百家合伙人年度盛典”亮相,宣讲了百度短剧的升级计划。

当字节跳动为免费微短剧开展内部竞争的时候,百度却意图整合旗下资源,为微短剧的分发开更多扇窗——百度APP、好看视频、百度短剧、百度网盘等百度系APP均可无跳转播放微短剧。

在其他平台强调包装、精品化的时候,百度某种程度上保留了微短剧初生时期的草莽气息,总裁、逆袭、神豪、穿越重生,仅从分类就能品出熟悉的味道。

而微短剧付费转向免费模式的关键节点,百度正试图用“付费转免”的折衷主义吸引合作者和用户,即先走付费模式,等付费投流结束后再一键转免,享受付费和免费渠道的双重收益。

春节期间,有人在海外偶遇了百度微短剧打出的广告牌,结合其商业和播出模式新动作,以及春节档的布局,百度正在成为微短剧行业的搅局者。

DeepSeek震惊海内外时,百度因为在AI多个风口上起个大早却赶个晚集而被人们讥讽,它在微短剧领域能不能后发先至?这个表面上平平无奇的微短剧春节档,为日后的短视频平台竞争格局埋下了多少伏笔?我们将持续观察。

【文/许心强】

来源:影视独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