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剧的精品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从最初的单个作品创新尝试,进入生态化、系统化的体系建设,以平台形式孵化更有活力的精品内容生态,红果推出的「果燃计划」是新阶段的代表。长期来看,更多经典内容的沉淀,也是短剧作为一个独立品类长久存在的必要前提。
短剧的精品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从最初的单个作品创新尝试,进入生态化、系统化的体系建设,以平台形式孵化更有活力的精品内容生态,红果推出的「果燃计划」是新阶段的代表。长期来看,更多经典内容的沉淀,也是短剧作为一个独立品类长久存在的必要前提。
作者 | 郭仪(长沙)
「起色心,许氏兄弟深夜闯闺房,全名节,妙龄丫鬟香殒兵工厂。」
深夜,持枪哨兵紧急来到一处民国别墅,查看一具女尸,探长用看似潦草的一句结语匆匆为这个案件定性——但案件其实另有隐情,进入别墅的每个人都心怀鬼胎,离奇命案背后,是不同阵营的情报角力。
由红果短剧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联合制作出品的这部《墙外桃花墙内血》(后称《墙外》)是短剧中少见的谍战题材,融合悬疑、战争等荷尔蒙拉满的类型元素,又以独特历史阶段的厚重背景激发观众的家国情怀。
一直以来,谍战都是最受观众欢迎的影视题材之一,留下了大量历久弥新的经典作品。无论是极具罗生门风格、编排精巧的悬疑故事,还是每个演员都各有风格、引人入胜的精湛演技,《墙外》呈现出诸多值得人反复品味以至于解读的细节。
《墙外》不是红果短剧推出的第一部创新题材精品短剧。2024年,红果与央视频、国家图书馆已经合作推出精品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聚焦古籍修复和文物保护;后又出品《锦衣巷》,以川剧复兴串联不同地域传统文化,既有百姓生活的烟火气、人情味,又兼具文化传承的热血情怀;2025年1月,红果再次升级「果燃计划」,短剧精品化从单个作品创新尝试,进入系统化、生态化建设阶段。
除了《墙外》,这个春节,我们还可以在红果看到更多精品短剧作品。今年,红果首次启动短剧春节档活动,携手30多家专业影视公司,在春节前后上线超过百部免费短剧,并策划以短剧演员为主角的真人节目,为用户提供丰富内容的同时,也以档期运营、集中上新和题材拓宽进一步带动短剧大众影响力的扩大。
除了以新题材和新内容进一步吸纳潜在用户,长期来看,更多经典内容的沉淀,也是短剧作为一个独立品类长久存在的必要前提。
就像播出16年后仍然能硬控两代人的《潜伏》,短剧正在孕育出一样的故事。
1.短剧有了自己的《风声》
谍战短剧有其独特内容魅力,也有其独特难点。
一方面,想要拍好谍战,既要逻辑严密,也要惊险智斗,对剧本节奏的把控和演员演技的要求非常高;另一方面,独特的民国历史背景,让谍战剧对服化道和画面质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红果在尝试中摸索出了短剧和谍战剧两者之间的共性,即代入感强、情感色彩浓、让观众忍不住想「一探究竟」的吸睛故事,也为短剧的内容出品可能性提供了更多新意。
从剧本来看,《墙外》用一集五分钟的时长,依托真实历史背景,容纳了剧情一波三折的传统谍战剧题材,融合了传统悬疑和短剧节奏。
编剧的落笔从内外交困的1931年春天、918事件前夜开始,从大开大合的历史长线中塑造出上海许家作为剧情受力点,同时将叙事线做成了罗生门风格,给每个角色都单独写了心声剖白,同时埋伏暗线伏笔,在看似香艳的风流少爷俏丫鬟式剧情下,暗藏着那个时代情报、军工相关的双雄对立修罗场。
而选用专业的演员,也是红果制作《墙外》体现的新意和诚意。
出演许尚贤的任山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从艺20多年来参与拍摄过十多部影视作品,比如《烈火军校》《暗警》等,以及《人生路不熟》这样的10亿级电影里饰演重要角色。
此外,《墙外》的演员们基本都拥有多年出演横屏年代剧、谍战剧和悬疑的经验,例如饰演胡探长的关亚军因为在年代剧中扮演太多次反派角色,而被称为「反派专业户」。
在《墙外》的第一集,破案剧情的推动下,胡探长面对镜头颇为诙谐地向观众一一道出剧中人物的特点,借他之口,《墙外》开头就立住了每位角色的人设,后期,胡探长反转再反转,贡献了多次一秒变脸的镜头;任山饰演的许尚贤虽然风流名声在外,但其实是热爱革命事业的有为青年,临近结尾时,许尚贤被左联作家们的慨然所感染,任山的爆发式演技将剧情推向高潮,引起观众在评论区纷纷好评。
除了任山、关亚军、马岩三位主演是有着丰富戏剧经验的「老戏骨」,《墙外》的诸多配角也都是三大表演院校毕业、具有丰富舞台表演经验的的专业演员。面对短剧更紧张的拍摄进度,演员们毫无怨言,而是在不断讨论中碰撞出火花,让片场成为共同创作的舞台,最终共同完成了这部拥有电影短片质感的短剧。
此外,《墙外》不仅通过一层层切开的线索来展现左联作家们的抗争故事,还通过各种细节的道具呈现让整体故事更逼真还原。
无论是林巧真被大嫂发现偷看的「禁书」,还是当许家别墅内分裂成两大阵营时探长从林巧真好友许芳的书房内搜出的大量书籍,其中都包括如《巴尔底山》等真实在历史上存在过的影响力刊物。
2.跑步进入精品时代
2024年下半年开始,短剧行业内部,精品化正在从部分头部平台和制作公司的小范围尝试逐渐变成一种共识。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是,免费模式的带动下,短剧在用户和制作方维度随即发生了巨大变化。
从用户维度来看,免费短剧进一步拉近了短剧与长剧用户之间的距离。原本「下沉」的短剧用户画像向主流化、年轻化和多元化演变,他们对内容提出了更丰富的需求,同时又对题材具有更高的包容度。用户变化推动了短剧在文娱链条中所扮演角色的转变——从最初填补长剧无法覆盖的「下沉」市场空白,逐渐发展为独立的主流内容形式。
对于制作方而言,免费模式提供了更高且更长尾的收入可能。作为抖音集团旗下的免费模式黑马平台,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内,红果就上线了超1.5万部短剧,和600余家短剧机构达成合作,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在接受娱乐资本论采访时提到,2024年11月红果分账超过3亿,去年单家版权方的分账收入最高已过亿,头部作品的单月分账收入可达数百万。收入的增长意味着,制作方有投入更高成本制作内容的可能。
内外双重驱动下,精品化已经成为短剧行业内的一个整体性共识,并吸引包括华策、柠萌等在内的头部影视公司参与其中。短剧的精品化进程进一步加速,从最初的单个作品创新尝试,进入生态化、系统化的体系建设,以平台形式孵化更有活力的精品内容生态,红果推出的「果燃计划」是新阶段的代表。
2024年底,红果推出「果燃计划」扶持精品短剧,包括投资扶持和精品推广两大模式,分别指向了生产更多精品内容,和触达更多受众两个核心目的。
2025年1月,红果短剧总编辑乐力宣布「果燃计划」再次升级,将联动全行业共创精品短剧。具体而言,一是在主创团队上做进一步拓宽,包括传统影视公司、广电媒体和有影响力的艺人等,红果号召更多专业团队参与到短剧制作中,无论是否有短剧经验,都可以在红果上迈出第一步;二是提供充足预算,对好的精品剧,甚至可以“超预算”投入,不让成本成为限制精品内容天花板的桎梏;三是给足试错空间,对于认可的内容方向,就算一部作品没拿到预期的成绩,红果依然会鼓励团队,继续在同一题材内深挖观众喜欢的点;
2025年,红果计划通过果燃计划产出100部以上短剧。某种程度上,红果邀请各界团队和机构的合作携手产出精品短剧,无疑间接从技术、影像、剧本、演员等各种影视剧角度来推动短剧的行业「丰容」,最终从产业升级推动短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希望短剧能抛掉外界的刻板印象,打破固有的圈层传播。
红果迈出的第一步,是瞄准春节这个节点。从1月22日到2月4日,红果将上新百余部不同类型的高质量免费短剧,希望大众可以像讨论春节档电影一样,讨论春节档短剧。
3.红果的第一个春节档意味着什么
当我们讨论春节档的时候,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在春节期间集中上映影片?
内容天然在春节更有探讨性。不管是剧集还是电影,在全国放假全家团聚的节日节点上,情绪和消费氛围更到位,观众增量多,比如今年大年初一,单日电影票房和观影人次双双创纪录;而2023年春节,《狂飙》一上线就成为国民度极高的热播剧。
因此,在2024年短剧整体飞速发展的效应下,2025年的春节就是顺势而为的良机。
首先,2024年下半年,抖音端原生短剧整体供给量环比上半年增长117%,据统计,整个短剧行业的用户已达到5.76亿,甚至比点外卖的用户还多,其中,超7成用户已经养成了看短剧的习惯。
其次,有着高密度、更新换代快的上新特点,用户对在短剧领域的关注度是相对分散的。红果春节档百部短剧以档期形式集中上线,不仅充分满足用户对故事「新鲜感」的需求,也以集群效应制造巨大声量。
另一方面,春节档作品也可以被视为红果对什么是精品短剧的一次集中展示。
首先是题材边界的进一步拓展。百余部短剧中,涵盖了现代言情、历史古装、悬疑探案、谍战风云、武侠等不同题材、不同类型,能满足各行各业、各年龄段的观众口味。
其次是通过专业岗位引入、服化道提升等方式,进一步提升短剧制作水平。比如《行道者之剑二十四》特邀专业武术指导精心打磨武术,配合文戏讲述跌宕起伏的侠客故事;《江南时节》则在画面上进一步做提升,让竖屏同样呈现出电影级的镜头美学。
此外,通过邀请具有大众影响力的影视演员,进一步扩大短剧影响力。曾经通过《金粉世家》《宝莲灯》等经典电视剧红遍大江南北的舒畅参与出演短剧《蛇年大吉之小青渡劫》和《锦绣传》,在红果评论区,大量用户留言「奔着舒畅来的」。
红果也试图借力这个春节档推动更多短剧演员出圈,让短剧也能和传统影视一样拥有自己的大众明星。红果上线了短剧演员真人节目《出发吧短剧》,王格格、张集骏、马小宇等短剧演员跳出剧中角色,以更鲜活的姿态出现在观众面前。
春节档不仅是影视内容的集中展现,更是对内容创作趋势和市场变化的一次全面检验,当所有制作方的注意力都在如何争夺春节档,观众同样期待着出现新的全民爆款,也期待看到真正出圈的短剧明星。
来源:滑稽小丑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