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明王朝 1566》为我们徐徐拉开了一幅明代官场与社会生活的厚重帷幕,其中诸多角色鲜活地展现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风貌,淳安县县丞田有禄便是这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在历史的舞台上,《大明王朝 1566》为我们徐徐拉开了一幅明代官场与社会生活的厚重帷幕,其中诸多角色鲜活地展现出那个时代独有的风貌,淳安县县丞田有禄便是这样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存在。
尽管在那等级森严、错综复杂的官场体系中,他常显得颇为低微,甚至带着几分卑微之态,然而细细探究,却会发现即便是他,也绝非我们如今普通老百姓想见就能见的,这背后所蕴含的,实则是跨越时空的阶层差异与社会距离的深刻体现。
田有禄,官居正八品,身为县丞,其职责就是辅佐知县打理一县之政务。在淳安县这片不大的天地里,他的身影穿梭于各个角落,忙着管理文书档案,确保各类政令、往来信件等资料得以妥善保存与流转;操心着仓库事务,要时刻关注粮食的收储、物资的出入,保障一方百姓的基本生活所需不至于匮乏;调度着粮马,为县内的治安、差役等事务提供必要的后勤支持。可以说,他虽算不上位高权重,却也是整个基层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犹如一颗螺丝钉,虽小却维系着诸多事务的正常运转。
可就是这样一个在官场中相对 “卑微” 的角色,与普通百姓之间却有着仿若天堑般的距离。古代社会,封建等级制度犹如一座巍峨的高山,横亘在官与民之间,将人们划分成了界限分明的不同阶层。普通百姓,每日过着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的农耕生活,为了一家人的温饱,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耗尽心力。
他们大多一辈子都被束缚在那一方乡土之上,若不是遭遇了极大的冤屈,或是被赋税、徭役等关乎身家性命的大事牵扯,几乎很难有机会迈进县衙的大门,更遑论能够见到田有禄这般的官员了。
而田有禄呢,平日里忙于应对县衙内繁杂的公务,周旋在上级官员的指令、同僚之间的协作以及本县百姓的各种诉求之中。他或是恭敬地在知县面前聆听差遣,或是与其他佐吏商讨如何落实各项政策,又或是跟随上司下乡巡查,以确保地方秩序井然、百姓安居乐业。他所处的官场圈子,所参与的政务活动,本就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轨迹鲜有交集,那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被一道无形却又坚不可摧的壁垒分隔开来。
时光流转,如今我们已然身处一个民主平等的新时代,封建等级制度早已被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在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原则上来说,不再有高低贵贱之分,大家都在为了各自的生活、为了国家的建设而努力奋斗。官员们也肩负着为人民服务的神圣使命,活跃在各个不同的岗位上,为地方的发展、为群众的福祉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想见一见那些肩负重任的公职人员,也并非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有着紧凑的工作安排,需要处理各种各样复杂的事务,从制定政策、落实项目,到深入基层调研、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每一项工作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为了保证工作的高效有序开展,有着相应的流程和规范需要遵循,这也就使得普通群众与他们见面交流的机会并非随时随地都能拥有。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如今这种 “难见” 和古代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代那是封建等级制度造成的阶层隔离,是权力高高在上,普通民众只能仰望的无奈;而现在,这更多是基于合理的工作分工、高效的政务运转等积极因素所产生的客观情况。虽然跨越阶层、实现与公职人员面对面交流的难度依然存在,但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赋予了每个人通过合理合法途径去反映问题、表达诉求的权利。
如果我们现在生活在大明朝,恐怕我们只会是冻死饿死在路上的路人甲之一,更不用说,现在我们看不起田大人!现在哪个老百姓能随便的看见县长,或者副县长呢!
来源:克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