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技术型人才高翰文的职场困境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3 14:19 1

摘要:那就让浙江的富豪们出大价钱,用高价粮换灾民民淹了的田,然后政府再让富豪们用这些田种植桑树。如此一来,灾民有了吃的,暂时不会闹事;富豪们有了田,改稻为桑的国策可以推行。

《大明王朝1566》中,有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角色——杭州知府高翰文。

在毁堤淹田之后,改稻为桑的国策陷入僵局后,高翰文在朝廷提出了“以改兼赈、两难自解”的方案。

作为缺少基层工作经验的技术官僚高翰文,提出这个方案的初衷是好的:农民的田地不是被淹了、吃了上顿没下顿吗?

那就让浙江的富豪们出大价钱,用高价粮换灾民民淹了的田,然后政府再让富豪们用这些田种植桑树。如此一来,灾民有了吃的,暂时不会闹事;富豪们有了田,改稻为桑的国策可以推行。

于是,揣着这种理想的技术路线,高翰文被派去执行“改稻为桑”的政策。至此,大明第一背锅侠闪亮登场。

他出身文人,有理想,但缺乏实际政治经验。在剧中,他试图通过理性和道德来推行政策,但最终因为复杂的利益斗争和自身的天真而失败。

我们站在上帝视角看高翰文,很容易就把他看成一个缺乏政治斗争经验,不熟悉人性规则,不了解职场和基层实际的小白书生。但对于我们很多人而言,尤其是入职新人而言,什么是政治斗争经验,什么是人性规律,什么职场和基层实际,其实也是一知半解。

因此,剖解一下高翰文,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

1、出身与教育背景

清流士大夫阶层:高翰文是典型的科举出身文人,剧中提到他擅长琴艺,曾以《广陵散》讽喻朝政(第12集与芸娘论琴),这种文化底蕴赋予他道德优越感,却也局限了其政治视野。

学术型思维模式:在推行"改稻为桑"时,他提出"以田换丝"的经济模型(每亩田产丝抵赋税),像极了拿着经济学论文解决现实问题的MBA毕业生。

2、政治资源缺陷

无派系根基:不同于严党门生遍地的罗龙文,或清流暗中扶持的海瑞,高翰文如同空降高管,剧中连郑泌昌都敢当面嘲讽:"高大人的学问,怕是做不得县官"(第19集)。

信息孤岛困境:他直至被沈一石用芸娘构陷(第24集春琴阁事件),才惊觉自己早被各方势力算计,这像极不了解公司潜规则的空降领导踩雷。

3、能力结构失衡

技术官僚的局限:他能算出"十匹生丝兑一亩田"的公式,却算不透严党要借此兼并土地、清流要制造民变倒严的多重算计(只盯着事儿,却不知道分析事儿后面的人情世故),如同精于代码却不懂需求排期的程序员。

危机处理稚嫩:当灾民冲击衙门时(第27集),他选择焚香弹琴而非武力镇压或谈判,这种文人式应对在现代堪比项目崩盘时写诗抒怀的PM,不敢、不能也不会去处理危机,没有面对危机的准备、意识和能力。

高翰文的悲剧本质是专业思维与权力场域的错配。若穿越到现代职场,他最适合的角色或许是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既能保持学术纯粹性,又能通过智库报告间接影响决策,而非官场一线和斗争前线的直接参与者。

那么,作为已经不可避免的陷入职场中的高翰文,应该如何自救呢?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1、补足政治常识

拜码头:学胡宗宪给严嵩写"门生帖",现代对应入职先摸清派系。摸清派系,不是为了骑墙或者站队,而是学会在了解职场复杂的人事关系,进而实现自保。比如胡宗宪教过高翰文:“这件事你干不成",就像部门老人提醒你"那个项目碰不得",胡宗宪之所以能认识到这个问题,是他知道所有利益方(剧中:严党/清流/宫里/富商/百姓)。

养线人:作为一名已经到了一定职位的中层管理人员,高翰文应该有自己可靠的信息源,比如在沈一石的作坊安插眼线,现代如市场部人员在财务部发展"信息源"。

2. 提升职场能力

给理想穿防弹衣:同样面对改稻为桑,海瑞知道要借嘉靖的势制衡严党,高翰文只会说"圣人之道"。就像别人用PPT汇报,你掏出一本《论语》。职场政治中,技术不是独立于职场存在的,要学张居正,把“考成法"包装成绩效考核,在无声无息重视实现自己的想法,而不是一开始就拿着“考成法”去硬怼所有人。

争取上级支持:在商场和职场中,通俗一点的说法是找金主爸爸撑腰,高翰文要是早点和裕王府搭上线,结局会不同。比如,一个职场新人,在做大项目时,不要埋头就干,要学会借势,学会争取大领导站台。

3. 建立安全边际

建立防火墙:沈一石用芸娘做局,高翰文中了美人计还觉得自己清高。就像同事请你喝酒聊公司八卦,你当真了还到处说。这说明高翰文并不懂得职场防火墙意识,比如敏感工作全程邮件抄送领导、关键决策拉会议纪要等。

把柄变筹码:同样面对沈一石的假账,海瑞和高翰文做出了完全不同的两种处理方式。高翰文应该学海瑞,拿到沈一石账本立即誊抄三份,比如发现采购吃回扣,是直接先指出来,还是先截图聊天记录再云备份?

后记

高翰文告诉我们:在职场,清高不能当饭吃。要学胡宗宪在烂泥里种荷花——抗倭时知道找严嵩要钱,赈灾时懂得让海瑞冲锋。记住三句话:

所有工作都是政治工作所有问题都是人的问题所有危机都是机会伪装的

要避免重蹈覆辙,必须学会在专业铠甲外,披上一层政治智慧的金丝软甲,如同张居正既注释《论语》又推行考成法,在理想与现实间走出第三条路。

别当高翰文式的理想炮灰,要做吕芳式的生存大师——在规则里跳舞,在刀尖上种花。

来源:东湖军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