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老太在明兰和房妈妈面前露怯了,才是被她们瞧不起的原因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2-03 14:18 1

摘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四十一期:细看原著,才发现盛老太太虽然彪悍,却是最怕妻妾斗争的那个。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人物解读第五百四十一期:细看原著,才发现盛老太太虽然彪悍,却是最怕妻妾斗争的那个。

01

林噙霜哭闹着想进盛府为妾时,盛老太太就对盛紘说:“我可以成全你们,但从此以后林氏不许到我的面前来。”

盛紘答应了,并警告林噙霜不要去盛老太太面前晃悠。

林噙霜答应的很痛快,但她这个人没有一点诚信,进门后,几次哭闹到盛老太太面前。

盛老太太瞧着林噙霜恶心,就关起了寿安堂的门,自顾自的过日子。不过,盛老太太的这个行为,却暴露了她极力想隐藏的秘密。

02

盛老太太不过问府中事务,是她最聪明的地方。

盛紘去王家提亲的时候,王若弗嫌弃他家底单薄,想嫁入康家的。奈何,她的姐姐王若予也瞧上了意气风发的康海峰。

康老太爷和王老太爷都是肱股之臣,两个人曾有口头婚约。但是,并没有说死,而王家的女儿不嫁去康家也是可以的。

王老太太也不太喜欢高傲的康海峰,架不住王若予喜欢。

为此,王若弗大哭大闹,王老太爷差点动用家法。还是王老太太跟王若弗说:“盛家人口简单,婆婆又不是亲的,你嫁过去,日子才舒服呢。”

王若弗知道争不过姐姐,就半推半就嫁给了盛紘,姐姐嫁去了康家。

大多数人都是视觉动物,盛紘俊美,又上进,王若弗慢慢地爱上了盛紘。盛老太太对王若弗也十分客气,从不用站规矩的方式磋磨王若弗。

此时,康老太爷过世,康海峰丁忧期间让妾室生了孩子,被御史参奏,断了仕途。

这更让王若弗膨胀了。慢慢地,王若弗把手伸到了盛紘的官场上,收了礼,逼迫盛紘去办事。

男人么,都喜欢温柔柔弱的女人,王若弗的强势,让盛紘烦不胜烦。于是,盛紘和林噙霜暗度陈仓了。

当王若弗知道的时候,林噙霜已经有了身孕。

炮仗脾气的王若弗把盛府闹个底朝天,可盛老太太是盛紘的嫡母,此时,盛紘对林噙霜可以用“着迷”二字形容。

为了不伤母子情分,盛老太太成全了盛紘和林噙霜。这更让王氏火冒三丈,觉得是盛老太太养林噙霜在身边,就是为了给盛紘养小老婆,直接不给盛老太太请安了。

而成功进入盛家做妾的林噙霜,总以“愧对盛老太太”为由,来寿安堂拜见。

盛老太太烦不胜烦,就关起了寿安堂的门,自顾自的过日子。

其一,盛老太太独居的日子,非常清苦。

盛老太太出场时,原著中是这样描述的:戌时的梆子且刚敲过,泉州盛府陆陆续续点上灯火,西侧院正房堂屋内上坐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手缠念珠,衣着朴素,与周遭的富贵清雅颇有些格格不入。

盛府的人都传寿安堂清苦,但盛紘在寿安堂的布置上,并没有苛待盛老太太。

众所周知,盛老太太信佛,盛紘却劝盛老太太:“母亲这里也太素净了,没的弄的像个庵堂,母亲,听儿子一句,寻常人家的老太太也有吃斋念佛的,却也摆设的热热闹闹,母亲何必如此自苦,若让人瞧见了,还以为儿子不孝呢。”

普通人家的老太太信佛,庵堂也会摆设得十分热闹。盛老太太这里却冷冷清清。

到了登州后,盛紘带着王氏给盛老太太请安,盛家的孩子在寿安堂用的早餐是用大瓷盘盛的白馒头和香油花卷,外加白粳米熬的清粥,还有几个小菜。

要知道,王氏那里的早餐极为丰盛:莲藕蜜糖糕,奶油松酿卷酥,炸糕,肉松香蒜花卷,蜜汁麻球,枣熬粳米粥,红稻米粥,腊肉蒸蛋,燕窝炖蛋,干丝清炒牛肉脯,麻油凉拌熏肉丝,十六样各色小菜拼成的什锦酱菜八宝盒……

这三段叙述,无不彰显盛老太太的日子十分清苦。用很现实的一句话形容——盛老太太没有钱

其二,因为“没钱”,盛老太太的日子极为肃静。

盛老太太拒收墨兰后,林噙霜咬着牙对墨兰道:“哼,那死老太婆要钱没钱,又不是老爷的亲娘,摆什么臭架子,她不要你,我们还不稀罕,走着瞧,看她能得瑟到哪儿去!”

自从盛老太太关上寿安堂的门自顾自的过日子后,盛家就传出寿安堂日子清苦。林噙霜也没有再哭求和盛老太太恢复建交。

王氏不管寿安堂的吃穿用度,当然,她也认为盛老太太没有钱了。毕竟,盛家人都知道,探花郎过世后,盛老太太和三老太爷结结实实的打了一场管事,折进去不少嫁妆。

后来,她又用自己的嫁妆为盛紘寻事聘妻,待王氏过门后,盛老太太将探花郎的产业一分没动的给了盛紘。

婆媳关系本就微妙,盛老太太又是盛紘的嫡母。一个给自己夫婿塞妾,还没钱的老太太,换做谁,也不会敬着。

直到明兰进了寿安堂后,盛老太太肥鹅打鸭子的养着明兰,让王若弗和林噙霜同时惊醒,盛老太太是有钱的。

所以,明兰搬出寿安堂后,王若弗送来了银杏,林噙霜送来了可儿和媚儿。

但盛老太太想要的是真心,盛紘的两个女人,对钱都是眼冒精光。所以,盛老太太的财不外露,为她省去了很多麻烦。

03

盛老太太的聪明,让她露怯了,才让明兰和房妈妈瞧不起她。

孔嬷嬷曾恨铁不成钢地对盛老太太说:“ 你虽不是他的亲娘,可却是他的嫡母,对他更是恩重如山,你大可挺直了摇杆摆谱,有什么好顾忌的?

告诉你,儿子都是白眼狼,娶了媳妇忘了娘,你若是自己不把自己当回事,他乐得把你撇边!我朝以孝治天下,他但凡有半点忤逆,他就别想在官场上待了。”

在孔嬷嬷看来,盛老太太是介意自己是盛紘的嫡母,才活得这么憋屈。可实际上,盛老太太这样清贫,是另有愿意。

其一,盛老太太只想躲避宅斗。

盛老太太一生最大的败笔,就是轻敌,才会让妾室钻了空子,害死了她的嫡子。

所以,盛老太太对宅斗这件事,讳莫如深。

而且,盛老太太不满探花郎纳妾,却从来没有为难过妾室。这在房妈妈看来,盛老太太就该如贺老太太那般,将妾室拿捏的死死的,哪怕要了她们的性命,也没有关系。

因为,盛老太太是侯府嫡女,还在皇宫中生活过一段时间。她见了很多女人争宠、内斗……

可是,作为古代女人,不管身份地位如何高,大多都要面对妾室。所以,房妈妈恨盛老太太不拿出当家主母的款,却只与探花郎闹个不停,完全是本末倒置。

后来,林噙霜成了盛紘的宠妾,王若夫闹个不停,盛老太太关上了寿安堂的门,看似伤心了。可实际上,盛老太太不想看着王若弗和林噙霜闹个不停。

作为盛家最大的长辈,小辈闹个不停,大多会闹到她的眼前。所以,盛老太太眼不见心不烦,不管盛府事务,更不管盛紘妻妾之间的事情。

房妈妈是盛老太太的心腹,自然明白盛老太太的心思。所以,房妈妈对盛老太太是恨其不争。

其二,明兰有孕时,盛老太太的小心翼翼。

明兰有孕后,就把这件喜事告诉了娘家。

在明兰看来,盛家会送份礼来,顶多王氏过来看看,提点两句‘好好养胎’,算是尽了嫡母的本分。

然而,上午送信,下午盛老太太就登门了。

明兰见了盛老太太,忙不迭要从炕上下来:“您怎么来了!您都这么大年纪了。”

“别动别动!”盛老太太见明兰敏捷的伸手,险些吓出一头汗来,忙大喊着,“你给我好好躺着,别动的太快太急!”

然后,盛老太太就吩咐众人:

对明兰: “该注意的事项你怕比我还清楚。总之,这些日子要当心,吃的传的,甚至熏香炉,银丝碳,还有园子里的花草,你都要注意。尤其身边的人。这个时候,宁可冤枉了,也不可放过;若怕伤了人和,便先把人押到庄子里,回头再查清发落不迟……”

对崔妈妈:“你是汤药上办事办老了的,旁的人我也不遣了,这孩子我只托付给你了。”

盛老太太得知明兰找乳母的时候,崔妈妈当耳报神,告诉了盛老太太。

盛老太太当即觉得不安,还让房妈妈暗中寻捡人选。恰好,盛家几处庄头上,正有媳妇子刚生了孩子,其中两个乳汁充足,性情敦厚,人也稳重。

于是,盛老太太定下了她们二人,还嘱咐明兰继续挑拣乳母,以作疑兵障目,到明兰生下孩儿后两日,再把两个乳母连人带身契约送过来,而前头挑的人选则一概不用,发些赏银打发走了。

明兰觉得老太太疑心过头,为着孝顺才应了老太太的意思。在明兰看来,这是痛失嫡子留下的后遗症。

可是,明兰不懂大宅院里的阴险,盛老太太是侯府嫡女,见过太多腌臜事情了。在明兰生产前,她选的乳母出了事情:

其中一个乳母是宫里赏下的奴仆媳妇子。本来,她与家里早就断了联系。可就在明兰定了她为乳母后,有为好心心人,帮她找到了失去联系的前头男人和儿子,还安置在乡下。

而这位‘好心相助’的人,影影绰绰的指向小秦氏的陪房小陈管事。

另一位乳母,是良家寻来的。收了定金后,便常整些催奶的吃食给媳妇。然后,好心人又出现了,将自养的些鸡鸭和亲戚处鱼塘里的鱼,低价供给那乳母家。

待明兰生产之时,那乳母已经吃用邻人家鸡鸭鱼肉近两个月了。然后,常嬷嬷忽传来消息,说那乳母和她婆婆已一病不起,高烧不退,还浑身起斑抽搐。

这应该是慢性毒药,待乳母吃了,然后通过乳汁喂给孩子。到时候,团哥也会中毒……

04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正是盛老太太的小心翼翼,才免去了很多麻烦。还让她在无形中,救了团哥一命!

来源:狐小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