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旁白:清晨的防汛大堤上,一面红旗迎风飘扬,80多岁的周大爷拄着一根长长的树棍,亦步亦趋地走了过来。徐主任迎上前去。
【清晨,鸟鸣】
旁白:清晨的防汛大堤上,一面红旗迎风飘扬,80多岁的周大爷拄着一根长长的树棍,亦步亦趋地走了过来。徐主任迎上前去。
徐主任:周大爷,您老怎么到大堤上来啦?来,我扶你,到这边来坐下。
周大爷(脚步、挪椅子声):大家防汛都辛苦了。这个信封里有200块钱,徐主任你拿着,去买些鱼肉,给值班人员加加餐。
徐主任:周大爷,村里没号召捐款呐。这个钱俺不能收,收谁的钱也不能收您这个老主任的呀!
周大爷:我年岁大了,不能亲自参加防汛抗洪了。当年,我在一线挑大梁的时候,你们都还小呢,唉,现在老了,不能上一线了。
旁白:周大爷把信封拍到桌子上,起身走了。徐主任和几个防汛值班的村干部站在那里久久地望着老主任远去的背影。
【清晨,鸟鸣】
旁白:第二天早晨,一位瘦高挑的老人来到防汛值班室。徐主任迎了上来。
徐主任:周老师早,您都60多岁了还和当年一样的精神抖擞。
周老师:大家都别客气了,防汛辛苦啊,都坐下吧。
徐主任:周老师,你永远都是俺们大家的老师,您请坐。
周老师:不坐,徐主任,这个信封里有1000块钱,拿去,用于防汛值班。
徐主任:周老师,你家老爷子、俺们的老主任,昨天来捐过款了。你自己就不要再破费了。
周老师:唉,他是他,我是我。他表达他的心意,我表达我的心意。徐主任,你就收下吧。
徐主任:周老师,您还和过去一样关心我们,谢谢,谢谢老师。
【清晨,鸟鸣】
旁白:第三天早晨,一辆小型卡车在防汛值班室门口戛然停下,从车上下来一个胖乎乎的中年男子。他叫周来仁。
周来仁【停车、关车门、皮鞋声】:怎么都不站起来夹道欢迎呀,不认识我啦!
小伟:黑蛋,你该不是夜里开车回来的吧?
晓霞:黑蛋,赶得早不如赶得巧,赶上早饭了,就一起吃点儿吧。
徐主任:周来仁呐,你在江苏包的那几百亩地,该没上水吧?
旁白:周来仁走到值班室门口,看了看大家。
周来仁:你们这都吃的什么呀!徐主任,你就不能安排人买些油条、煮些鸡蛋,让防汛的人都吃得好点儿嘛!
小伟:黑蛋,俺俩可是从小玩大的,你如今都是大老板了,就不能给村里捐点儿。
徐主任:不要乱说,黑蛋他爷爷、他父亲,不都捐款了嘛。
晓霞:对,主任说得对,黑蛋,你别听小伟瞎嚷嚷,快过来吃点儿,然后回家看爷爷,好好休息休息。
旁白:周来仁干脆利落地打开皮包。
周来仁:徐主任,这个信封里有1万。
小伟:黑蛋,我是说着玩的,你怎么当真啦!
周来仁:来,都过来,搬东西!【杂乱脚步声,搬东西声】
旁白:此时,值班人员一齐上阵,三下五除二,把周来仁带来的猪肉、纯净水、方便面、大西瓜都搬下了车。同时,周大爷、周老师,还有一些村民也闻讯赶来,在边上围观,还不停地鼓掌呢。【掌声】
周来仁:爷爷,爸,我回来了。
周大爷:黑蛋,走,回家,开了一夜的车,好好地睡上一觉。
旁白:徐主任送走了村民,站在防汛值班室的门口自言自语地说。
徐主任:一家三代捐款捐物支持俺们,如果俺们不把防汛工作搞好,今后还怎么面对广大的村民呐!【鸟鸣】
来源:剧集迷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