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在观剧模式转变、微短剧冲击,以及政策引导等因素的影响下,长剧整体出现了明显的向短趋势。2024尤为明显,涌现出不少 24 集以下的中短剧,16 集以下的短剧集尤为引人注意。
近年来,在观剧模式转变、微短剧冲击,以及政策引导等因素的影响下,长剧整体出现了明显的向短趋势。2024尤为明显,涌现出不少 24 集以下的中短剧,16 集以下的短剧集尤为引人注意。
比如8集的《我的阿勒泰》、15集的《错位》以及10 集的《新生》,都取得了不错的播出成绩。
集数缩短虽然只是外在形式变化,但它的蝴蝶效应会引发制作周期、成本以及创作方式、理念等一系列变化。在这些变化中,内容创作层面的转变尤为关键。
为此,我们采访了编剧吕铮、潇湘冬儿、李丽莎,三位编剧根据切身感受,进行了真诚而深入的分享。
长剧向短,刑侦涉案剧打头阵
在观剧习惯日趋碎片化的当下,长剧集的弃剧率越来越高。对此,吕铮老师指出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我经常关注短视频数据,眼下别说长剧,即使一分多钟的短视频,其实完播率也不高,观众往往只是点开看个大概意思,就奔向下一个短视频。
这种情况是对创作者的一种倒逼,人物、剧情一旦出现顺撇,没有足够吸引力,观众就会立刻弃剧。”
长剧其实是经历了由短到长,再到现在向短的过程。电视剧刚兴起时,集数短小的电视剧很多,后来逐步扩容,现在由于观剧习惯的变化,电视剧、网剧又开始往短了发展。
体量变小,势必会对创作方式产生挑战。吕铮擅长涉案剧创作,强项是以人物推动故事,并非单纯以案件串连剧情,所以故事本身可长可短,并没有感到“长剧向短”在创作层面带来的困扰。
相反,由于他的小说原本是20多万字的体量,更适配12集或18集的体量,剧集体量整体缩短后,改编难度反而更低。
“就拿《三叉戟》来说,小说只有24万字,但当时剧集的体量是40多集,当时我们的解决办法是用贴近百姓的小案件来进行树状填充,由一个主案生发出若干小案,再像拼图一样拼出主案。可以说下了很大功夫,确保了剧本的强度和密度。”
吕铮认为,长剧变短是整个行业的降本增效,可以让属于艺术的东西回归艺术本身。而不是像资本膨胀时期,大家都被功利所裹挟。
“从一个创作者来说,还是要放低姿态,匍匐于现实生活的土壤中,去掉私心杂念,把自己的故事扎扎实实做出来,才能生存下来。”
在他看来,整个行业的剧集向短只是表面现象,从本质上讲是观众的审美、观剧习惯变化对剧集品质和信息密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他接下来正在筹备的《双刃剑》《大风暴》《打击队》,以及已开机拍摄的《藏锋》,都根据新的审美取向和观剧习惯进行了调整,节奏更紧凑,集数上也有所压缩。
“从《双刃剑》开始,我们就打算要按现在观众的审美去打造了。具体情况还在磨合中,但可以肯定的是,《双刃剑》决不会走温吞路线,会是有张力、有质感,充满信息量的风格。”
悬疑涉案剧由于更注重节奏、结构以及反转等叙事技巧,本来就更适合短小精悍的呈现方式,因而悬疑类短剧在“长剧向短”的过程中明显是打头阵的类型。
而通过资深刑侦编剧吕铮的分享,我们更是可以看到刑侦涉案类作品的内容创作者,对于观剧节奏加快的敏感度,以及迅速转变叙事方式的意识。
集数可以不拘,思维必须向短
谈起近来剧集市场“长剧向短”的趋势,创作了《楚乔传》《宸汐缘》《无忧渡》等大制作古装长剧的编剧潇湘冬儿,也分享了相关感受。
“目前市场上有着长中短篇剧集、微短剧等不同的影视作品分类,这些应运而生的新型剧集形式,接下都将共同面对内容和制作精品化的问题。
其实从创作者的角度来看,集数的变化本身,并不会对剧本创作产生过多影响。任何体量都有它适配的故事类型,创作者在集数缩减的过程中,需要做的就是选择相对应的故事题材、讲述方法、故事结构和叙事节奏。”
潇湘冬儿算是长剧向短的先行者,早在2021年,她就已经有12集的精品短剧集《双镜》问世。
“《双镜》是我们在短剧集领域的一次新鲜尝试。在这部作品的创作中,我们将精力集中在塑造新鲜、极致的人物和人物关系上,力求剧情的编排和反转能让观众共情。同时,考虑到短剧的制作预算问题,我们尽可能在有限的场景中将故事表达得清晰、完整、精彩。”
潇湘冬儿分享说,小体量剧集的创作,创作者首先需要考虑的依然是传递怎样的价值观和思想,以及架构怎样的故事,但同时还要考虑剧集体量的适配性,以及是否要做成季播剧等形式问题。
同时,由于小体量剧集篇幅有限,在世界观设定上就更需要取舍,节奏更加明快、戏剧性更加强烈,叙事也会高度集中在主角身上。
作为传统长剧创作者,潇湘冬儿认为长篇剧集并不会被短剧集取代,但她也并不抗拒创作小体量剧集。
“对于创作者来说,短剧的创作周期更短,创作者在写作时往往能保持更充沛的激情,灵感涌现时,创作甚至可能一气呵成。”
而在未来的创作规划中,潇湘冬儿在坚持以创作传统长剧为主的同时,也将吸纳借鉴短剧集的精髓和优势。
“这些年来,我们团队参与了众多长剧集项目创作。从《楚乔传》到《宸汐缘》,再到短剧集《双镜》的初次尝试,以及志怪题材的《无忧渡》、同一世界观的《念无双》与《佳偶天成》,我们在不断探索各种叙事风格和剧集形式。
今年,我们也感受到了观众审美的明显变化,因而我们与爱奇艺合作的最新原创神话剧,虽然体量不算太小,但我们有意识地借鉴了短剧甚至微短剧的优势,情节推进将更为迅猛,冲突爆发点更加密集,力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观众深刻感受到每一个细节的张力。”
潇湘冬儿表示,快节奏的叙事风格要求创作者在剧本构思阶段就要严格精炼情节,确保每个镜头都充满戏剧张力。
这也就意味着,“长剧向短”对行业的影响并不只是表面的集数缩短而已。更重要的是,即使是创作传统长篇剧集的内容创作者和生产者,也必须以更密集的信息量、更有效率的呈现方式,满足当下的观剧节奏。
也就是说,“长剧向短”并非只跟参与短剧制作的从业者有关,而是与每一个长剧从业者息息相关。
体量缩短,有益于编剧创作
参与过《七时吉祥》《仲夏满天心》(国剧版《浪漫满屋》)的编剧李丽莎一针见血地表示,与其说是微短剧挤占了长剧的市场,不如说是长剧内容质量本身需要进一步提升。
“对于长剧集来说,微短剧只是品类上的外部压力,只要长剧集市场整体质量过硬,就不会轻易被打败或取代。长剧集并不会单纯因为篇幅失去观众,只会因为固步自封的创作生产模式而面临窘境。”
李丽莎指出,长剧集的制作往往过于依赖数据,导致数据反向凌驾于内容创作之上,大量跟风,本末倒置。
有趣的是,微短剧对数据其实更加看重,跟风行为也更甚,但这种模式反而让微短剧这把火越烧越旺。
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微短剧的创作周期与数据主导模式的匹配度更高,微短剧跟的风至少是当下的风。
但以年为制作周期的长剧,需要的不是已有数据的指引,而是对流行趋势的战略性预判。
而十几集的短剧集制作周期,比传统长剧短了不少,更容易正确预判,减少试错成本,还能保留长剧的结构和审美。
李丽莎分享说,由于悬疑类短剧集的成功案例较多,近期身边的编剧朋友接到的短剧合作邀约,以悬疑剧为主。
而剧集体量缩小,不仅对制作方来说有好处,其实对于编剧群体来说也是件好事儿。
“就我个人的观察来说,短剧集虽然单部稿费降低了,但同时节约了大量时间成本,减少了沉没成本和风险。而且由于短剧集制作、播出周期都较短,编剧的稿费水平会随着前序项目的推进而增长,反而会提高编剧尤其是年轻编剧的总体收益。”
一般而言,拉长剧集集数主要是为了降低集均成本,尤其是对于置景和服化道成本较高的古装剧来说。
而“长剧向短”“去注水化”的新风向,其实更有利于让长剧集回归内容主导的制作逻辑,在体量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在质量上不遗余力、帧帧用心,牢牢抓住观众,促进长剧市场良性发展。
【文/云看天】
来源:影视独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