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谁能给我的孩子一个出路?》
有读者那天看了出路之后,问了我很多关于第二部分,关于依赖富人曾经发财路径的这个话题。
你的问题要展开,很长,我们不妨写本剧评吧。
正好,电视剧《漂白》大结局了,无论是郭京飞带头的刑警队,还是王千源带头的肉联厂F4,都留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
单从演技上看,王千源比高启强演的还要好。
当然,非常可惜的是这部剧的编剧掉链子了。
演员,满分,镜头,满分,这个故事选型也满分,它是真实发生过的案子。
90年代,东北有四个人,专门骗那些酒吧出台女,敲诈勒索之后杀人,分尸,就这么捞了几百万。
后来被通缉,怎么办呢?改头换面,换了假身份,隐匿在十八线小县城,重新生活,开店的开店,做生意的做生意,结婚生子,又混得风生水起。
直到多年后,案件被破获,动手的死刑,协助的无期。
就这么一个故事。
为什么说编剧拉垮了呢?编剧为了故意制造戏剧冲突感,加了很多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情节。
比如警察在案发现场和杀人犯面对面擦肩而过,还聊天,还闻讯,也不封楼,就这么让人家大大咧咧逃走了。
再比如,好几次抓捕活动中,警察本可以尾随罪犯,电话通知总部包抄,但都没有,而是选择了电影大片里的撞车,结果没撞过人家,又被人家逃走了。
这种戏剧性的,荒诞的场景,完全是编剧自己YY,跟最初的那起案件也不符。
这种常识性错误我觉得有必要在剧评前写明,免得观众对警察的专业能力产生误会,以为都跟那个编剧似的。
我今天写的这个剧评,视角很独特,我不是站在正方的角度,我是站在剧中的肉联厂F4的老大,杀人恶魔王千源的角度。
我们站在王千源的角度,他最初想要的是什么?
是想要成为恶魔么?
不,他最初想要的,仅仅是钱。
假如王千源也能够发行一串代码就可以入袋多少多少亿刀,或者守株待兔赚个几百倍,他绝对没可能去干这事儿。
杀人不是他的爱好,杀人是他不得不做的一个被迫选项。
他要钱,通过绑架要钱,你把人家放了,人家就会报警,他就会被抓。
他为了确保对方不会报警所以才杀人。
而杀人之后,他要增加警方破获案件的难度,才分尸,放在很多塑料袋里,分别扔到不同的地方。
那是90年代,摄像头很少,各地未联网,他做的这一切残忍的行为,都是为了在那个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增加案件破获的难度,从而给自己争取逃跑的时间。
但是我们想一个问题,他真的能跑掉么?
随着技术的发展,任何人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任何痕迹,都会被一一复原。
你要知道,我们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没有痕迹,只是没有算力,明白么?没有算力。
如果算力依赖人,一条条查档案,那有可能在这个罪犯有生之年,都查不完,因此导致他成了漏网之鱼。
如果算力依赖电脑,依赖互联网,依赖摄像头,你就会发现很多陈年的案件,一一被翻出来。
你能跑哪儿去呢?你的指纹在,你就算浑身整容,你的DNA在。
随着现金逐步退出市场,你所有的钱的出入记录,甚至包括你到底怎么挣的钱,最后在大数据面前,全是透明的。
全都是。
你注意,这还只是计算机时代,互联网时代。
如果到了AI时代呢?
你以为AI只能一秒钟拍一本电影?
不,它如果能一秒钟拍一本电影,它就能一秒钟把你这辈子的所有痕迹,查个底儿朝天。
这才是“王千源”们的困境,这里是打引号的,是广义的王千源。
你想想看,他最初只是想要钱,但是一步错,步步错,一步步走向深渊。
你要圆一个谎,就要撒十个谎,你要圆十个谎,就要撒百个谎,而你那些谎言的尽头,站着的,是AI。
它告诉你,你且撒,我听着。
这是我们今天要讲的主题,剧评,只是个引子,我要讲的,是“王千源”们的困境。
为了讲好这个故事,我们用一个著名的网络段子,就是那个梗,我有一个朋友。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哪儿人呢?
让我想想看,他得是东南亚人,必须的,那么后面的事情,就都发生在东南亚了。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个东南亚人,因为他是在国际市场上做高频交易的,于是就天然的接触过很多的讼棍。
当然,讼棍们肯定也是东南亚的。
某一天,有个讼棍跟这个朋友聊天,说起他们的一个“客户”,崩溃了。
为什么呢?这人做什么的呢?
这个人,想赚钱,怎么赚钱呢?起初是把岛国爱情动作片,弄到东南亚去卖。
(当然,具体并不是这样的,我只是给你们打比方,道理相通就可以了,细节得绕开,委屈一下岛国了)
这帮诉棍就盯着他,他以为没人知道,卖的很得意。
等他卖着卖着,赚了点小钱,就有人和他谈心,喝茶,聊天了。
然后,他就自愿的,你注意,是自愿的,选择了雇佣诉棍们。
这个自愿很容易理解,就像咱们读者大部分都是上班的,你们加班不也是自愿的么?
是不是自愿的?有没有不自愿?举个手?
没有对吧?那就都是自愿的。
诉棍们的收费是很贵的,他们那个棍所,去年的人均收入达到了8位数,你听清楚,是人均,不是某个大状。
我们回来继续,这个卖小光盘的,他是自愿的。
那么自愿来自愿去,最后他赚的钱,就都进了讼棍们的腰包,直到某一天他终于崩溃了,他主动去踩缝纫机了。
因为他发现,踩缝纫机比在被这帮讼棍们缠着香。
你说他踩缝纫机的时候气不气?多年偷鸡,都为他人做了嫁衣裳,气不气?
气也没用。
因为人家做到了证据链层面的合法,或者说,人家有得是办法,让你自愿。
而且从头到尾,只有你是不干净的,人家始终是干净的。
人家挣的什么?服务费。
干干净净的服务费。
你挣的什么,你知道。
你的屁股越擦越脏越擦越脏,擦到最后,疯掉的,是你自己。
专门有讼棍,就做这门生意的,当然,我是指东南亚。
那么我们说,这老兄也是悲催,被讼棍们盯上了,那如果他足够幸运呢?
我来讲另一个故事。
这个故事直接发生在这个朋友身上了,当然,也是东南亚,他就是东南亚人嘛。
这个朋友小时候,90年代,跟着他妈妈实习,就学到了很多关于人性方面的认知。
他发现,市场上很多有问题的企业,他妈妈单位不是一次性处理的。
有些是因为年度考评的问题。
好比说咱单位每年都有指标,你今年指标完成超额300%,明年市面上啥问题都没了,直接腰斩,这业绩多难看。
所以今年到了年底如果已经120%了,那么剩下的,我知道他们有问题,但是留着明年再说。
我问你,那些有问题的商家,他们会不会因此产生侥幸的心理?
当然会。
他们还以为自己的猫腻无人知,其实都在人家的表格里,只不过处于待处理的那个栏目。
这是我这个朋友小时候作为实习小跟班,震惊的地方。
那么还有,还有什么呢?
有一次,这个朋友就问他妈妈的同事,为什么小问题的时候不去处理?
他妈妈的同事就告诉他,如果成天处理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小问题,那站在自己个人的角度,还有功可立么?
你总得留几个,冷眼旁观,看他犯个大错,你再处理他,你才能立功呀。
否则上级看你忙了一年,都是苦劳,没功劳了。
何况,他犯点小错,他赚1,你罚1.5,那他要是赚了100呢,你就可以罚150。你觉得是罚0.5算功呢?还是50呢?
这个朋友,一瞬间,就长大了。
多年后,他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天,他就知道,你的一切行为都无所遁形,永远有眼睛看着你,你的任何行为,都活在人家的表格里。
果然,等他将近连续60个月稳定盈利之后,有人来查他了,前后两次,一两年,查了个底儿朝天。
最后悻悻地留下一句评价:其心可诛。
意思就是说,这个交易者,他从第一天入场,从自己还是一个小买卖人的时候,就做好了一切准备,他早就知道自己从来都是活在透明的盒子里,活在放大镜下。
我讲的这个东南亚的故事怎么样?比电视剧精彩吧?
透明的盒子里,哪有什么漂白,只有自欺欺人。
所以我那天在出路的第二部分里讲,赚钱是最难的么?并不是。
赚钱就像王千源绑人,绑人有什么难的?
绑人是最容易的事情,难的是,然后呢?
然后你要东躲西藏一辈子?还是要明明活在透明的盒子里,活在人家的表格里,却误以为没人发现?
呵呵。
那不是赚钱,那是蠢。
赚钱是为了什么?为了自由。为了不想做什么,就能不做什么的自由。
当你不干净的时候,当你的不干净被人家知道,且记录在册的时候,你会有自由么?
想想那个宁愿去踩缝纫机,都不愿意再被讼棍们“自愿”的人,当然,他是东南亚人。
关注公众号,记忆承载3,方能阅读正文《谁能给我的孩子一个出路?》
来源:碧树西风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