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不得不说,这部剧拍得确实够狠—— 碎尸、绑架、身份漂白,每个细节都像放大镜一样对准罪犯的内心和手法。
最近都在追王千源、赵今麦主演的犯罪剧《漂白》吧?
不得不说,这部剧拍得确实够狠—— 碎尸、绑架、身份漂白,每个细节都像放大镜一样对准罪犯的内心和手法。
但我总觉得越看越不对劲:这些极致细腻的犯罪刻画,到底是让我们更敬畏法律,还是悄悄在观众心里种下了危险的种子?
犯罪剧的爆火,本质是戳中了人性的复杂面。
普通人生活平淡,谁没在堵车时幻想过“要是能隐身犯罪该多爽”?这类剧就像安全阀,通过虚拟的罪恶释放我们压抑的阴暗想象。
比如《漂白》里的反派邓立钢,一边杀人如麻,一边对家人温柔体贴,这种矛盾让观众既恨他又忍不住共情。
但这种“共情” 很容易越界。
剧中反派常被赋予悲情背景:原生家庭破裂、社会不公压迫…… 仿佛犯罪是 “被逼无奈”。而现实中,多数罪犯的恶行并无如此深刻的 “苦衷”。
比如原型案件2002年的哈尔滨碎尸案中,凶手团伙以嫖娼名义诱骗女性,抢劫杀人后碎尸灭迹,本质是纯粹的贪婪与暴力。
犯罪剧的这种美化倾向,模糊了善恶边界,甚至让观众产生“换作是我可能也会这么做” 的危险联想。
更可怕的是犯罪剧的“技术流” 倾向。
剧中绞肉机处理尸体的镜头、高压锅烹煮的特写,甚至超市采购工具的隐喻(绞肉机、蒸锅、牛刀),都被拍得像“生活小妙招”。
现实中,2019 年某杀人案凶手供述从犯罪剧学到了毁尸方法;另一案例中,有人模仿剧中化学药剂溶解尸体,导致案件侦破困难。
这些“教学式” 细节,成了潜在罪犯的 “启蒙教材”。
影视剧对犯罪的影响,早已不止于心理暗示。
2022 年某青少年模仿犯罪剧中的黑客技术入侵他人账户,最终被判刑;更荒诞的是,有人因羡慕《沉默的真相》中 “以暴制暴” 的悲情英雄,策划私刑报复仇家。
2014 年杨某某教唆未成年人抢劫,通过威胁、殴打学生收取 “保护费”,其手法与犯罪剧中常见的 “黑帮套路” 如出一辙。
法庭认定,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必须从重处罚,但影视剧中对类似情节的浪漫化呈现,无形中降低了观众对犯罪代价的认知。
甚至《猎罪图鉴 2》中的虚构剧情也折射现实问题:剧中角色教唆粉丝杀人、放火导致多人丧生,弹幕竟出现 “这操作太聪明了” 的畸形赞叹。
这种扭曲的“慕强心理”,让犯罪剧从警示片变成了 “犯罪创意库”。
为什么犯罪剧越拍越狠?答案藏在流量密码里。
观众爱看“大尺度”,平台需要 “爆点”,于是创作者不断加码:更血腥的现场、更复杂的动机、更 “聪明” 的反派。
《漂白》中,警察追捕时用 SUV 截停货车的情节被吐槽 “违背常识”,但编剧坦言:“冲突越离谱,话题度越高”。
这种创作逻辑背后,是市场对“真实感” 的误读。比如《漂白》刻意展现警察的 “不完美”—— 办案漏洞、行动失误,看似是 “去光环化”,实则削弱了正义的威慑力。
审查标准其实早有框架:公安部要求涉案剧不得暴露侦查手段,必须明确犯罪代价。
但部分创作者钻空子,把“不能拍警察” 变成 “专心拍罪犯”,将反派塑造成 “高智商艺术家”,让观众忘记他们手上沾的血。
不过,犯罪剧不该因噎废食,但必须找到“真实” 与 “教唆” 的平衡点。
比如技术细节要做减法,碎尸不必展示绞肉机型号,犯罪动机可以探讨但忌过度悲情。韩国电影《追击者》模糊犯罪过程,转而刻画受害者家属的绝望,既震撼又不失底线。
同时价值观要做加法,《漂白》原型案件中,凶手因对家人的牵挂暴露行踪,这本是人性亮点的绝佳素材,但剧中却压缩成“反派偶尔的温情”。
我想,若能强化“犯罪终将反噬自身” 的主题,效果会截然不同。
还有观众教育也不可少,片尾加入法律科普(如《猎罪图鉴 2》解析逼供、教唆的刑责),或像美剧《绝命毒师》在每集开头警示 “本剧行为切勿模仿”,都能降低误导风险。
犯罪剧的存在,本是为了让人更珍惜光明。
当我们为反派的“智商” 惊叹时,不该忘记他们身后破碎的家庭;当剧情展现罪恶的 “美感” 时,更需要用法律的铁拳砸碎幻想。
就像网友说的:“好的犯罪剧,应该让人看完后更敬畏法律,而不是蠢蠢欲动。”
这把双刃剑,唯有握紧价值观的剑柄,才能劈开猎奇的迷雾,让作品真正成为照见人性、警示社会的镜子。
朋友你说呢?留言讨论吧!
来源:陈想书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