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和《父母爱情》一样,剧版《人世间》也美化了爱情,尤其是周秉义和郝冬梅这对神仙眷侣,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文|筱羊
和《父母爱情》一样,剧版《人世间》也美化了爱情,尤其是周秉义和郝冬梅这对神仙眷侣,更是让我们看到了爱情最美好的样子。
两人年少结缘,志同道合、彼此扶助、相伴到老。
无论世间风云如何变化,都不离不弃、沧海桑田。
与剧版的理想化不同,原著中周秉义和郝冬梅的结局则要现实的多。
这段阶层差异巨大的婚姻,在周秉义离世后,郝冬梅不到三个月便闪婚富商,与周家迅速切割。
正如梁晓声先生在小说中写道的一样:
婚姻的关系,自然是缘分在起作用的。所谓缘分,乃是由家庭的社会等级作为前提的。
超等级的缘分不具有普遍性,大抵是由异常时代或郎才女貌所导演的——周秉义和郝冬梅的婚姻便是如此
他们如同两条道上的车,因为扳道工任性地扳了一回道,互相拖挂了几十年,而现在分开了,各上各的道了。
读过舒婷《致橡树》的人都会记住这一句: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纵观郝冬梅的一生,她从未把自己看作一棵“树”,和秉义站在一起,共同抵挡风雨;而一直是一朵借高枝炫耀的凌霄花,秉义风光,她跟着风光;秉义这“棵”树倒,她立刻寻找下一棵更粗壮、更繁茂的“树”攀附上去。
郝冬梅是高干子女,享受着“贵族”般的生活品质。
原著中写道:
郝冬梅自幼在一位白俄罗斯女佣的精心照料下长大的,女佣在年轻时曾是俄国伯爵家的管家,所以她对冬梅的照料是按俄国贵族的做法,要求也是,举止也是,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
所以,冬梅就成了这样的女子:出身高干家庭,遗传着穷人的基因,头脑里的宗教思想多于革命思想,有一副悲天悯人的心肠,同时又有不少贵族小姐般的习性。
父亲是一言九鼎的省长、母亲是心机深沉的省妇联主任,有这样大权在握的父母,郝冬梅只要在他们的羽翼下,按部就班的生活,便可以享受到最优质的物质生活和无上的尊贵。
周秉义却是出生在光子片的穷小子,父亲是扎根大三线的建筑工人,母亲是家庭妇女。
可以说,如果没有特殊年代的命运加持,两个天壤之别的人,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交集。
周秉义学习优异,成为光子片唯一一个考入重点中学的学生,在这里,他认识了郝冬梅,但也仅限于认识。
周秉义身上文质彬彬的气质,以及不卑不亢的做人态度,让郝冬梅开始关注这个普通人家的儿子。
这恐怕就是高干子女的优势,他们总是能从普罗大众中“捕捉”到最出众的那一个,然后稳准狠的出手。
原著中写道:
屈指算来,他们的关系已近十年。
初中时郝冬梅就开始暗暗喜欢他了,那时的周秉义心无旁骛,全部精力在学习上。
高一时,郝冬梅主动向他表白了心迹,他也只当那是一种比男女同学之间的友谊更珍贵的友谊。
他认为在一位省长女儿和一名建筑工人儿子之间,爱情太奢侈了,还是友谊来得更现实一些。
对于郝冬梅的表白,周秉义清醒地意识到两家的门第之差,再说他也无法确定郝冬梅是否真得是自己的“真命天女”。
周秉义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有分寸、有头脑的人,他没有因为省长女儿的表白而沾沾自喜,更没有因为自己出身寒微而妄自菲薄,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冬梅看到了秉义身上的闪光点,相信他未来必成大器。
后来,郝冬梅作为秉义的同学,来过一次光子片,她没想到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了,城市里还有这样破败的地方,她为自己父亲的失职而忏愧,冲着秉义深深鞠了一躬。
郝冬梅骨子里的善良让秉义开始重新审视这个高干之女,他看到冬梅身上可贵的悲悯情怀。
一个月后,冬梅的父母被打倒,关进了监狱。
而秉义则出现在了惊慌失措的冬梅身后,轻轻握住了她的手。
不得不说,冬梅看人的眼光果然老道,如若换做他人,看到郝家遇此灭顶之灾,逃之夭夭还来不及;
只有秉义,还有他背后的周家,在冬梅最无依无靠的时候,成为了她最坚实的后盾和仰仗。
随着郝冬梅的父母被打倒,她和周秉义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以前冬梅是高干家的大小姐,秉义是工人家庭的穷小子;可现在冬梅成了人人喊打的“黑 五类”,而秉义成了根红苗正的“接班人”。
此时,周秉义已经是郝冬梅的“树”了,而她则是依附在秉义身上的藤。
郝冬梅非常清楚,现如今的她,只能攀附工人家庭出身的周秉义,这有这样,她才能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在政治上得到庇佑。
对于大儿子和“走 资派”女儿的恋爱,周家父母持顺其自然的达观态度。
周志刚对冬梅这个“儿媳”很满意,认为她和秉义哪方面都十分般配。
至于冬梅父亲的事,周志刚反而觉得能成为“走 资派”也证明一种资格,起码证明人家郝冬梅的父亲曾经是老革命。
周志刚对于出生入死抗过日的人一向心存大敬意,虽没见过郝冬梅的父亲,内心里已分享到莫大的光荣了。
这就是最淳朴、最善良的中国百姓,他们对所有人始终怀着善意、怀着谦卑。周志刚不会想到,正是他怀着十分敬意的亲家,却在官复原职后,至死都不肯与他见上一面!
郝冬梅就这样成了周家的一份子,在她最落魄的岁月里,为了保护她的安全,周母还强迫她住在周家,和周蓉挤在一起。
后来,秉义和冬梅第一批报名参加“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秉义去了建设兵团,冬梅由于父母的问题,去不了兵团,但因为有秉义这层关系,也去了兵团附近的农场。
此时的郝冬梅,已经习惯了秉义为她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一年后,秉义成了宣传干事,并被军区政委看中,调他去当秘书。
这对于建设兵团的知青来说,简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但秉义却以冬梅父母身份尴尬为由,婉拒了。
从这一点更能看出郝冬梅的眼光之准,她瞅准了秉义身上重情重义、勇于承担的品性,在最艰难的时候,给自己找到了最稳妥的依靠。
正因为有了秉义的存在,在农场那样乌烟瘴气的环境中,多少无知少女被欺骗、被侵犯,唯有冬梅安然无恙、独善其身。
她和秉义结为夫妻,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间,两个人沐浴在爱河中、甜蜜非常。
多年后,秉义回忆自己这一生,说他唯有两个阶段最畅快,一个是求学阶段,一个便是和冬梅成婚之初,在兵团小屋的旖旎时光。
那时的他们,忘记了两人身份的差异、忘记了艰苦的生活,只剩下毫无保留的爱和信任。
那恐怕也是郝冬梅此生最坦诚也最真挚的时刻。
十年运动结束,郝家父母官复原职,周秉义和郝冬梅也纷纷考上大学,命运又给了每个人一次重生的机会。
但此时的秉义,却再也没有在兵团时的随心所欲了。
因为郝冬梅独生女的身份,他不得不住进郝家的二层小洋楼里,岳母金月姬在秉义面前很拿着劲儿,这让秉义感到很不自在。
在与秉义的共同生活中,金月姬也越来越发现,女儿郝冬梅看人的眼光确有独到之处,周秉义是个可造之材。
金月姬直言不讳地对秉义说:
你是干部家庭的女婿,既然已经是干部,就替我们这边把干部家庭的门面撑下去。
秉义,你对我们这边是有义务的,如果你成了教育工作者,那我住在这个院子里就找不到感觉了。
我始终觉得,无论是郝冬梅还是金月姬,都是拿捏人的高手,轻声细语中,就能让人改变初衷,顺着她们的心意而为。
秉义曾经的志向是当一名大学教授,但因为郝冬梅和金月姬对权利的崇拜,她们习惯了权利带来的光环,习惯了众星捧月的感觉。
所以,秉义的一生也只能在官场沉浮。
步入老年后,秉义和秉昆这对哥俩曾有过一次交心。
秉昆看着瘦削憔悴的哥哥,问道:'哥,你对自己选择的人生道路满意吗?'
秉义说:“我的人生之路不是我自己选择的,这一点你是知道的。也有满意的地方吧,比如,我在组织安排的不同岗位上,一向认认真真、克己奉公,从来没有混日子。”
秉昆笑了笑,说:“哥,你对我说话,不像哥哥对弟弟,而像老师对学生。”
秉义不无遗憾道:“这辈子我是当不成老师喽!”
是啊,作为一个普通百姓家的儿子,一个谨小慎微、温厚纯良的好人,官场对于秉义并不是好的选择。
但为了郝冬梅这朵爱炫耀的“凌霄花”,秉义违心地走了一条他不愿走的路。
周秉义的官当得憋屈苦闷,他一心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高大起来,却又哪里抵得过层出不穷的贪官污吏的负面影响呢?
主持光子片开发,他兢兢业业,只为让光子片的街坊们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也好完成父亲未完成的心愿。
可得来的结果是什么?是雪片般的举报信。
他在众目睽睽下被纪委带走,这对秉义这样爱惜自己羽毛如同爱惜生命一样的人,是怎样的打击和伤害?
虽然事后被证明举报纯属小人泄愤,是无中生有,周秉义是好官、是清官,但影响已然存在了,周秉义的身体因为这次打击,也彻底垮掉了。
几个月后,周秉义死在了妹妹和弟弟的怀抱中,他临死前留下遗嘱:"死后一切从简,不买墓穴,他要和父母葬在一起。”
周秉义知道,他和郝冬梅的这一生缘分到此为止了,放手才是两个人最好的收场。
果然不出所料,郝冬梅在秉义去世三个月后,给周蓉发来了信息。
她说她要结婚了,对方和她一样是红二代,早已在美国定居,有家族生意,是出国越久越爱国的华侨。
周蓉应邀参加了冬梅的婚礼,冬梅低声解释,这是秉义的意思,他临终前,要求我答应他这么做。
这句话着实讽刺。
秉义临终前,或许会和冬梅说让她再婚的事,但恐怕连他自己都想不到,三十年的婚姻,抵不过三个月。
只能说,郝冬梅这辈子谁都不爱,只爱自己。
她少年时期依附父母,中年时期攀附秉义,晚年后搭上富商,只为做她永远的“凌霄花”。
来源:黎筱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