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整整16个小时的工作时长里,他仅仅吃了一顿饭,奔波着送了65单外卖,骑行送货距离超过100公里,可最终到手的报酬却只有200块钱。
疫情期间一位阳性密接外卖员的一天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关注。
清晨6点20分,当城市还在沉睡,他便已出门踏上打工之路,直至晚上11点才结束一天的辛劳。
外卖员的一天路径
整整16个小时的工作时长里,他仅仅吃了一顿饭,奔波着送了65单外卖,骑行送货距离超过100公里,可最终到手的报酬却只有200块钱。
这段视频迅速爆火后,外卖小哥的微信被大量添加,消息中既有谩骂的恶语,也有关心的问候。而外卖小哥的回应,却让人心中五味杂陈。
他满心内疚地表示,要是早知道自己是密接,绝对不会出门接单,因为他的工作导致了很多人需要居家隔离。
他还质朴地说:
“我本来就是个普通人,这只是很普通的一天,没什么值得大肆报道的。”
这番话之所以触动了众多网友的心弦,是因为在他的身上,大家或多或少都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无数普通人的日常,为了那一日三餐的生计,为了那微薄的收入,在生活中忙忙碌碌,奋力前行。
如今,我们在社交媒体上刷到的多是精致的生活场景,看惯了职场剧里主角们的光鲜与爽文式的逆袭,仿佛这些就是生活的常态。
然而,只有在流调报告里,在大城市那些被人忽视的角落中,在大数据统计的工资数据里,我们才能窥见最真实的穷人,或者说是最普通大众的生活模样。
就拿影视作品来说,在《导演请指教》中,韩雪执导的关于外卖员的短片,从形象到情节都与现实严重脱节。短片中的主角丁小北,肤色白净,没有任何防晒措施,送餐车崭新锃亮,完全没有外卖员风里来雨里去的沧桑感。
短片截图
而且,主角声称自己每天送30单,可对于大多数外卖员来说,这样的工作量与收入水平是不相符的。
更离谱的是,他居住的环境敞亮小资,摆满了书籍、吉他和电影海报,这与开头提到的辛苦工作16小时、日入200元的外卖员形象相差甚远,实在难以让人信服。
在《恋爱先生》里,江疏影饰演的职场新人在北京拿着8000月薪,但其消费水平却高得离谱,就算月薪8万恐怕都难以支撑。
她在北京三环内租着精装公寓,一租就是三年,还能说买就买三十多万的汽车,名牌衣服换着穿,周末的消遣是打高尔夫。这样的剧情设定,与现实中大多数打工人的生活严重不符,让观众不禁质疑编剧是否真的了解普通人的生活。
现实生活中的打工人,居住条件往往十分艰苦。
前段时间,深圳一套月租600元的小阁楼火了。说是房子,其实只是一个仅有5平米的狭小空间,回房间需要爬梯子,马桶就在床头,热水器高悬在马桶上方,洗澡、吃饭、上厕所、睡觉都在这小小的空间里完成。即便如此简陋,中介却表示,因为距离地铁口仅200米,通勤方便,所以很多年轻人抢着要租。
对于这些打工人来说,这里不过是一个能睡觉的地方,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家。
还有一些国产剧,为了突出穷人的困苦,刻意营造坎坷情节,却常常用力过猛。
比如在《生活家》中,文淇和刘敏涛饰演的破产母女,因为没钱,竟然跑到超市去蹭吃蹭喝。
然而,她们在超市免费吃喝时的表情,闭眼细品、点头肯定、相视一笑,满足之情溢于言表,完全没有穷困之人应有的自卑与小心翼翼,反倒像是在拍摄美食广告。
而且,她们还拥有100万的房产,却租着六千多元的房子,还将这种生活定义为“精致穷”,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实中那些真正走投无路的人,他们的反应才是最真实的。
在湖州的一家便利店里,深夜有个男子小心翼翼地向老板讨要食物和水,得到帮助后,他两次鞠躬致谢,走出店门便嚎啕大哭。
浙江的一位外卖小哥,送餐途中哮喘发作,却坚持不肯吸氧,因为他知道吸氧需要花钱。这些才是生活中真实的窘迫,而不是电视剧里为了乐观而强行乐观的虚假情节。
电视剧里常常强调苦尽甘来,主人公无论当下多苦,最终都能咸鱼翻身。但生活并非如此,窘迫和遗憾才是大多数人的常态。
在现实世界里,成年人的崩溃往往都是无声的。末班公车上,西装革履却满脸疲惫的男生,独自吃着蛋糕默默流泪;拥挤的地铁车厢中,女士背对人群,在车门处掩面痛哭,却努力控制自己不影响他人;暴雨中,外卖小哥在积水中跌倒,用身体奋力阻挡电瓶车被洪水冲走,虽看不清表情,却能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无奈。
傅首尔说:
“成年人的崩溃,要么是巨大痛苦的暴击,要么是微小绝望的堆砌。”
网络突然崩溃、加班到凌晨却发现外卖被拿走,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堆积在一起却能成为压垮成年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就像车站里因心脏病倒地的返乡民工,清醒后第一时间是哭着给老婆打电话,担心自己不能再干活。这让我们不禁想起《许三观卖血记》里的许三观,当得知自己的血卖不出去时崩溃出走的场景,原来余华笔下的故事,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
在生活中,为了钱,人们可以承受超乎想象的辛苦。
为了生活争分夺秒,很多人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为自己发声。在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里,有着无数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他们在网络上往往是沉默的大多数,以至于很多人都忘记了他们的存在。就像电影《隐入尘烟》的弹幕中,有人质疑现在哪有这么穷的人,认为是在拍很久以前的农村,觉得太假。但其实,是因为没有见过苦难,就误以为苦难不存在。
从数据来看,现实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残酷。
网络上有人提问年薪10万在中国属于什么水平,留言中月入1万甚至三五万的大有人在。
可实际上,2021年中国7.47亿打工人,人均每月到手工资仅3094元,更有6亿人月可支配收入不足1000元。然而,我们却经常看到一些明星网红的“哭穷”。
张庭在袁隆平院士逝世当天,声泪俱下地哭诉自己工作辛苦,一年365天工作356天,默哀一分钟后又继续直播卖床上用品,当场销量超1亿元。
陈浩民称自己年收入只有一百多万,养不起孩子,租不起市中心大房子,只能搬回四千多万的别墅。杨幂说自己卡里没钱,可5万、10万还是拿得出的。
他们的“穷”与普通人的“穷”,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每个人对于穷和消费都有自己的理解,但我们希望普通人的生活能真正被看见。因为只有看见,才会有理解,才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当热搜不再是“何不食肉糜”的荒诞建议,当专家不再提出把本就没有的房子车子租出去增加收入的可笑言论,当电视剧能够真正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的社会才算是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让我们多关注身边那些为生活努力打拼的普通人,给予他们应有的理解与尊重。
来源:翼峰说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