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推动微短剧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1-17 17:54 2

摘要: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微短剧行业,如何从“高产量”阶段向“高质量”发展?未来,微短剧还能“打开”怎样的发展可能?1月13日,红果短剧在北京举办2025年精品微短剧产业发展交流会,与来自媒体、影视公司等机构的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持续打造精品微短剧。

作者:李康尼

近年来迅猛发展的微短剧行业,如何从“高产量”阶段向“高质量”发展?未来,微短剧还能“打开”怎样的发展可能?1月13日,红果短剧在北京举办2025年精品微短剧产业发展交流会,与来自媒体、影视公司等机构的行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持续打造精品微短剧。

这几年,微短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中国网络视听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截至2024年6月,我国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占整体网民的52.4%,快速跃居数字生活榜单前列。据行业机构预估,2024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将达504.4亿元,同比增长34.90%。

与传统长剧相比,微短剧体量小,适合“填补”日常碎片化时间,大大降低了观看成本。就观剧体验而言,其紧凑的情节和高效的叙事手法,也能让观众快速“入戏”,避免剧情拖沓注水带来的耐心缺失。

但与此同时,在微短剧的野蛮生长阶段,也呈现出内容同质化、质量参差不齐等浮躁倾向。

微短剧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不能只靠逆袭、甜宠等“老三篇”套路。否则,再具爽感的剧情,再多的反转元素,看久了也会让观众产生视觉疲劳,继而果断弃剧。随着观众认知和审美水位的不断提升,向精品化、专业化发展,才能让微短剧行业走得更远。

微短剧虽形式短小,却并不意味着内容浅薄;行业虽门槛较低,要真正做好、做精,却并不容易,需要各方共同发力。微短剧要在短时间内抓住人心、讲好故事、以小见大,其实是对主创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造微短剧的精品内容,不管从剧本的打磨、服化道及布景的考究程度,还是演员表演水准、主创团队对剧情的理解深度上,都需要更用心、更专业的投入。

以微短剧《重回永乐大典》为例,该剧之所以广受好评,让观众看得“上头”,离不开主创者细心雕琢的专业精神。据悉,该剧编剧团队前期多次深入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室,与修复师面对面交流,收集了大量古籍修复的案例和故事,为剧情提供了丰富素材。在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展厅等地的实地拍摄,古籍修复专家的现场指导,也还原了真实的古籍修复环境,增强了微短剧的表达质感,让观众获得更多文化享受。

而要做到微短剧精品化,就离不开人才、时间和资金上的全方位投入和升级。就人才而言,近几年,影视公司积极试水微短剧,长剧专业团队和实力派演员纷纷入场,为行业带来了成熟资源和方法论,也为观众打造了更高质量的视听体验。红果等短剧平台与行业共同发力,形成向专业化、精品化方向发展的共识,有助于打破“次元壁”,让专业力量助力推高微短剧行业发展的天花板。

在时间和成本投入方面,也应当给精品内容的酝酿以更多耐心和包容性。通过为精品剧作提供资金和流量支持,能够为品质内容营造更加友好的生长空间,呵护微短剧主创者去打磨好每一场戏、塑造好每一个角色的匠心精神。1月13日,爱奇艺与红果短剧宣布双方达成深度合作,将启动IP联合开发、联合出品、成品内容授权等合作,共同推出更多精品微短剧。

近年来,微短剧的影响力延伸到多个领域,“微短剧+文旅”“微短剧+普法反诈”等创新,激发出了超乎预料的“化学反应”。未来,不管是由微短剧“种草”、带火下一个宝藏旅游地,还是打造精品法治类微短剧,将复杂的法律知识、检察流程等故事化、场景化,让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可见,都能“打开”更多行业发展的可能,让微短剧产生更为多元的社会效益。(李康尼)

来源:光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