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密码》收官 “形神兼备”勾绘传统文化之美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5-01-12 09:42 2

摘要:该剧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引,向观众展现了宋朝繁华热闹的熙攘市井、质朴平实的民生民情,其中蕴含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更借小人物奋发向上,追求幸福的不卑不亢,映射出如今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彰显了中华民族古今相通的乐观底色与奋斗精神。

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苏墨

近日,名画探案悬疑剧《清明上河图密码》收官,由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主办的该剧研讨会在京举办。

该剧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引,向观众展现了宋朝繁华热闹的熙攘市井、质朴平实的民生民情,其中蕴含着生生不息的中华文脉。更借小人物奋发向上,追求幸福的不卑不亢,映射出如今人们对生活的美好愿景,彰显了中华民族古今相通的乐观底色与奋斗精神。

《清明上河图密码》海报。

名画探案悬疑剧《清明上河图密码》于央视、优酷、咪咕、江苏、浙江、TVB六大平台播出,自开播便凭借悬疑探案元素、质感美学水准、文化传承内核等备受观众喜爱,台网播出数据节节高升,收获业内外点赞。该剧占据“中国视听大数据”(CVB)播出期间黄金时段收视日榜榜首;欢网收视峰值达2.7136%,累计12天荣登全部剧集收视率首位;酷云最高收视率达2.7066%,累计11日问鼎全部频道平均收视率第一。此外,剧集在视频平台的热度也十分可观,优酷站内热度值最高达10044,斩获优酷站内六榜第一,咪咕站内热度值最高达11994,斩获咪咕站内五榜第一,并在抖音平台收获了多个爆款视频,主话题播放量突破20亿;全网热搜1430余个,微博热搜560余个,剧集内核及匠心制作的话题持续发酵,引发热议。

《清明上河图密码》以“芸芸众生”入画,透过波云诡谲的悬疑案件讲述了一个又一个普通人的故事。剧集影像中,独特的中式美学搭配宋朝底蕴,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颇为丰厚的视觉盛宴。令人或揪心、或唏嘘的案件背后,有人性的百般切面,也有命运的跌宕起伏。这幅世俗社会的“画卷”,勾绘着历史文化光景,也侧写着现实社会脉搏。

制作方面,该剧通过“形神兼备”的匠心表达,勾绘出了宋朝之美。剧中,“清明上河图”的“画眼”虹桥飞架汴河之上,而两岸繁华热闹的“烟火气”,充分把握了民族艺术的独特性,尽展北宋人文风貌。如若细看起来,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里不少有趣的人物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弧光”:招揽客人的小贩,发呆看风景的路人,骑马乘轿的商贾,紧张劳作的船夫等等;鳞次栉比的亭台楼阁,河边的杨柳,彩楼欢门、热闹瓦子……丰富多元的人间万象不仅还原了宋朝生活,更以极强的落地质感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份宋韵之美、市井之美。炽热的铁花飞溅,热闹的傩戏奇诡为这幅生活图景增添了浓烈的色彩;目连戏、赤膊戏等“非遗”的审美价值,以今日的眼光看也依然是只增不减,满是“生活”,而非“工序”;延续至今的“跑腿”、“外卖”、灯箱“广告”、美妆行业等,是宋人新“潮”的生活方式,更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印记。

《清明上河图密码》作为献礼新中国75周年华诞的影视作品中唯一的古装剧集,以题材为载体,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体现着文艺创作者积极响应号召、构建美好未来的社会担当,更旨在提高大众对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同感,极具正向引导意义。助力千年文化的焕新延续,生生不息,或许就是“密码”的最终注解。

江苏省广播电视局电视剧处处长谭松枝表示,《清明上河图密码》作为中宣部、国家广电总局“与时代同行 与人民同心”电视剧展播剧目和江苏省广电局精品扶持项目,是对历史题材电视剧创新表达的一次重要实践。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电视剧项目部负责人安宁认为该剧的成功关键有三点,首先是大历史观下的平民叙事,剧集顺应了古今贯通的创作思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精神内涵,在现实生活中汲取养分;其次是文化自信中的宋朝之美,这部剧巧借“以画探案”这一新颖视角,成为文化传承与影视革新的重要载体,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最后是影视创作迭代中的守旧与革新,主创团队让传统拍摄手法与现代拍摄技术的融合为未来的影视创作打开了想象的大门,提供了实操的经验。

“关于这个作品的严肃性,我们做了非常细化的换算。想要做到真正地去讲述市井,就要保证绝对的真实,市井不能悬浮,不仅仅是现代剧,古装剧也是如此,观众是否有代入感的决定性因素就是真实。整个《清明上河图密码》给了我们很多如何把一部剧集做真实的经验。”优酷副总裁、总编辑张丽娜表示。

中国广播电视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李京盛评价该剧,“让我们看到了它作为古装剧逐渐脱离了原有的常规表达手法和表现内容,努力向历史文化挺进、重回历史的用意。故事有确切的时间地点,重新解读《清明上河图》,让这幅千古名画再次散发光辉是创作这个故事时的灵感来源和线索导入。这些创作意象让古装剧一步步脱虚向实,不再把古装作为故事的包装,而是看作历史和文化。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让这部剧既有了古装剧的艺术想象力,同时也拥有历史剧的特质,能够感受到真实的历史时空。”

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主任吕帆表示《清明上河图密码》做到了三个破。一是破市场困局,该剧在短剧背景下从各方面各维度尝试融合创新,有超常体量、超大规模、超复杂协作、超一线技术应用,给我们整个国产剧集提供了非常好的样本,这是时不我待,舍我其谁;二是破探案模式,这部剧是家庭探案剧,探案手法和人本价值结合得非常好,同时还具有大制作、中叙事、小趣味、重情感、强情绪、满情趣、快节奏、暗线索、稳表演的特点;三是破题材限制,该剧围绕国宝叙事,进行戏剧化演绎,在剧中呈现诸多宋朝的审美和图景,让观众了解到我们历史中的盛世是什么样的。此外,还有一点想强调下,不能让“恶意舆情”反噬我们的剧集创作,这个一定是一个底线。为了剧集的长久发展,还是要保护剧集创作主创和平台。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著名文艺评论家仲呈祥提到,“该剧借《清明上河图》进行艺术阐释,尝试将其文化传至当代,这种做法值得肯定。我们不能要求毕其功于一役,要一部一部来,这一部主要是借用了这一家人形成的悬案,让今日之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引人入胜,那这样就达到了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总编剧汪启楠在剧中呈现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精神内涵引人深思,这是他在多年的创作中逐步积累起来的;杨帆和熊琛两位导演对宋朝市井的还原,以及在紧张的破案环节里营造喜剧氛围的本事非常难得。主创团队将电视艺术与文史思维有机融合,保证了剧集在历史、精神、文化和艺术层面的价值取向,为古装剧创作提供新思路,这是导演、编剧、演员以及全体工作人员共同努力的成果。”

该剧导演、编剧杨帆表示,“本剧从普通百姓的视角出发,以悬疑探案为形,在故事中自然带出宋人的市井烟火、喜怒哀乐和宋朝丰盛的市民社会。在视听语言上最重要的是让《清明上河图》动起来,能够完整地呈现北宋的面貌、展现宋人的市井生活之美,是我们这部剧肩负的一个使命,也是我们必然达成的目标。用三个关键词总结我们做的工作就是:准确、有细节、抓住魂。希望这部剧能成为一个小小的火苗,点燃更多观众、更多业内同行去关注历史洪流中的一个个小人物,复兴传统文化之美。”

来源:中工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