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质疑演技的张颂文,扎堆上线又集体跳水的悬疑剧,少点功利“网感”吧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2-25 01:41 4

摘要:《白夜破晓》在万众期待中登场,前作口碑逆袭的《猎罪图鉴2》接踵而来;既有年代感满满的《我是刑警》,也有历史风尘中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爱奇艺“迷雾剧场”、腾讯“X剧场”以及优酷“白夜剧场”,大批看起来质感扎实、主创靠谱的剧集也已释出预告,等待播出。然而相比此

转自:解放日报 简工博

岁末年初,影视剧市场中坚力量类型悬疑剧扎堆而来——

《白夜破晓》在万众期待中登场,前作口碑逆袭的《猎罪图鉴2》接踵而来;既有年代感满满的《我是刑警》,也有历史风尘中的《清明上河图密码》……爱奇艺“迷雾剧场”、腾讯“X剧场”以及优酷“白夜剧场”,大批看起来质感扎实、主创靠谱的剧集也已释出预告,等待播出。然而相比此前这一类型频出口碑佳作,近期几部悬疑剧却在万众期待中输了口碑——2017年的《白夜追凶》8.9分;今年的《白夜破晓》6.0分。2022年《猎罪图鉴》7.6分;今年的《猎罪图鉴2》6.7分。取材自国内数个重大案件的《我是刑警》虽然获得7.6分,但依然有人非常不满;《清明上河图密码》虽制作精良,却争议不断。最近的国产悬疑剧怎么了?

核心设定崩塌

相比对暑期档扎堆的“仙侠剧”“古偶剧”的怒其不争,经过多年海内外优秀悬疑剧熏陶,如今观众对这一类型剧的期待已经超脱“猎奇”“反转”这样低层次的刺激,期待新奇的切入角度和更严谨的推理思考,此前口碑上乘的悬疑剧无不如此。长寿美剧《犯罪现场调查》让观众熟悉了“现场物证”的重要性,《犯罪心理》又让观众了解“心理侧写”在破案中的功能;再到此后《白夜追凶》“黑白兄弟身份互换”让人抓心挠肝,《猎罪图鉴》“画人鉴心”让人眼前一亮……悬疑剧需要推陈出新,要给观众前所未见的新角度,也是这些成功影视剧的核心设定。然而纵观近期两部高分悬疑剧的续集,其成功的核心设定都不同程度在崩塌。《白夜追凶》一大看点是不断互换身份的兄弟二人与周围人的极限拉扯——无论是身为对立面的犯罪分子,还是两人身边亲密的战友。双方不断怀疑、试探又不断自我说服,伴随着一个个精彩案件的侦破而层层递进,潘粤明在剧中“一人分饰四角”为人称道——哥哥、弟弟、扮演哥哥的弟弟、扮演弟弟的哥哥。其中最精彩的当属兄弟二人与被观众称为“本剧真正女主角”的副队长周巡之间相互信任又相互怀疑的拉锯战。然而到了《白夜破晓》,这一核心设定几乎全线崩塌,徒留其表。先是一开篇便破了上一部的看点:周巡第一时间确认兄弟二人身份互换的秘密。随后新加入角色法医郜君然、向阳刑侦支队队长曲弦也都迅速识破秘密,另外一重要角色周舒桐也是“看破不说破”……剧中有一定篇幅的角色几乎全部知道这个秘密,原本的核心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所有角色就像陪着兄弟二人过家家一般,不知道隐瞒谁又为何隐瞒,我只能理解为耍弄观众。


兄弟互换的核心秘密被所有人知晓,剧情就成了“过家家”

《猎罪图鉴2》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在第一部中,“画”与“案”的结合非常紧密,剧中“三岁画老”“蒙面还原”“口述绘画”“还原脸盲症视角”等技巧,虽将现实中的破案画像技艺表达得略显夸张,却是破案关键;主角“画像师”沈翊会在课堂上介绍《马拉之死》《朱迪斯斩杀赫罗弗尼斯》等世界名画,虽显刻意,但也在暗喻和升华剧中案件。但在《猎罪图鉴2》中,“画”这一核心被削弱,画与案的关系呈现往往不在主角笔下,而在台词中带过,比起上一部的“夸张”,这一部分以画破案已经显得“玄幻”了。《清明上河图密码》虽未完结,但这样的隐患也存在。剧中《清明上河图》虽是以这幅传世名作隐喻宋朝繁华表象下的积弊,但张择端的确数次出现剧中,他的画也推动案件查破。但在近期的剧情中,他消失了……既然选择了这一角色作为点题线索,又怎能如此随意呢?

互联网颗粒度对太齐

《猎罪图鉴2》开播之前,豆瓣已有两万多人打出“想看”。相比《白夜破晓》重在“填坑”导致这一季的几个案件空有噱头侦破过程却寡淡如水,《我是刑警》虽以真实案件打底细节满满,但9集才破一个案子的平稳节奏,《猎罪图鉴2》依然把控住了时代的节奏——平均两集左右一个案件,既能在一天更新时满足猎奇心理,还有空余在剧末留下下一起案件的“钩子”——在短剧时代,这已经是部分观众能付出的最大耐心。我曾在讨论《猎罪图鉴》时,评价其为“小学生优秀命题作文”——每一起案件不仅都是互联网关注的焦点问题,每次侦破案件后还要在最后升华主题,甚至让角色直接念出金句“点题”。《猎罪图鉴2》这一问题更甚。开篇第一案,女粉丝潜入“训练营”为男爱豆怒杀队友——每一步都精准踩中互联网的热点。偶像团体封闭式真人秀——市面上类似节目还少吗?偶像遭遇团队霸凌——所有粉丝都觉得自家哥哥姐姐遭遇不公正对待。出道偶像大多背景雄厚——除了自家偶像,其他人都是“资源咖”。男爱豆私联粉丝——这几年多少男偶像因此翻车,甚至犯罪?私生饭潜入偶像营地——比起现实中跟车追车、帮偶像值机、偷进偶像入住宾馆……杀人岂不更极致?这起案件的每一步,都正中互联网的靶心,又强化了某种偏见,试图挑动观众情绪。最终归因,还是落在男爱豆转型不利,女粉丝原生家庭伤害这样的个体原因上,对偶像工业将人物化、饭圈利益勾连等社会性问题只字不提。


《猎罪图鉴2》中许多案例,都对应网络争议热点

在后续的剧情中,登山遇险自私自利、父母催婚、PUA情绪操控、未成年人性侵……每一起案件都能与如今互联网的流行情绪对应。我曾评价《猎罪图鉴》对观众所关注的热点问题近乎讨好地呈现,却又不敢真正挖掘背后的原因。而在这一部里,还在强化这样脸谱化的刻板印象。与互联网情绪的对应甚至蔓延至古装剧里。《清明上河图密码》中,从杀手集团挣脱的女主角温悦遭遇少时师兄纠缠威胁、男主角赵不尤落入上级圈套替人背锅、主角一家买房却被富豪章七娘子以贷款阻挠、满腹经纶的丁旦不得不冒用他人身份还遭遇替考……对应的都是近年来互联网上热门的原生家庭伤害、职场背锅忧虑、买房焦虑……置于历史背景之中,《清明上河图密码》试图对这些问题背后的社会原因进行发掘并层层递进。在奇诡叙事中能否将所有问题深度剖析并收束,有待后续剧情发展,考验主创人员的能力。

剧情环境不够炒CP来凑

演技向来有口碑的演员张颂文此番也有了争议。昨天他回应了自己在《清明上河图密码》的演技问题——“如果《清明上河图密码》对赵不尤的塑造还是高启强的话,我感觉自己都没必要再从事这份职业了吧。”


张颂文回应演技争议

其实也不怪观众看《清明上河图密码》时惦记着《狂飙》。除了部分演员重合外,我的感受是:这样的剧情配置,“赵不尤”难道不是“高启强”吗?妻子曾经是杀手,父亲家族是皇室宗亲,弟弟妹妹是自己抱来保护的故人子女,前上司诓他顶包失业,后上司当他面执行私刑——这样的环境之中,赵不尤还能一心正义、天真柔韧吗?人物的塑造不可能与剧情环境割裂。《白夜破晓》中备受争议的新角色、天才法医郜君然便是一例。如果说《白夜追凶》中的法医“高亚楠”不仅要在案件中给出专业报告,还因其与弟弟的恋人这一特殊身份,最早识破兄弟身份互换秘密顺利成长,为恋人偷换案件报告以推动主线剧情发展也并不突兀,这一角色因剧情需要而成立。但随着《白夜破晓》中高亚楠“休产假”而上线的郜君然,不仅参与案件侦破的功能完全可被其他已存在的法医角色替代,他快速识破兄弟秘密的设计和高亚楠相比也显得唐突和无效。而剧中这位法医出现场或在实验室内时而不戴手套随意触碰、双手抱胸等动作显得不专业外,其眼镜上偶尔闪现如《名侦探柯南》一般的光也与整部剧偏写实的风格显得格格不入。


《白夜破晓》新角色引来不少负面评价

人物情感无法在剧情推动中让观众共鸣,制造CP是最简单的处理办法。在《白夜追凶》中,观众自发嗑起剧中关氏兄弟与副队长周巡、弟弟与高亚楠甚至同一演员饰演的兄弟二人之间的CP,原因在于随着剧情发展双方之间出现的情感张力让观众信服并受到吸引。《白夜追凶》结尾的高光片段,弟弟主动代替哥哥被警察抓捕,并在黑白分明的光线中露出半脸微笑半脸严肃的表情——这足以说明原本相爱相杀的兄弟二人已无条件相互信任。但在《白夜破晓》一开场,弟弟就因这次原本主动顶替的事件大发雷霆甚至将哥哥禁足而取代,强行再安排兄弟和解,不仅冗长多余,也直接将上一部的“封神”片段撕得粉碎。而《白夜追凶》中另一对CP关氏兄弟与周巡,原本势均力敌,张力十足;到了《白夜破晓》,身为刑警支队副队长的周巡几乎丧失破案能力,任何关于案情的决策都要依靠昔日上司“关队”,甚至明知面对的是既无刑侦专业能力、也无合法执法身份的“关队弟弟”时,也会无条件服从其破案要求,荒谬可笑。


《白夜追凶》封神结尾在第二部直接“破功”

然而用CP来弥补剧情环境缺失,是本末倒置。与《白夜破晓》中周巡一声声“关队”一样让我肉麻的,还有《猎罪图鉴2》中主角杜城每逢办案便近乎无意识地一声声呼唤着“沈翊”。剧中所谓双男主的“强强设定”,一个是高大威猛、生于富豪家庭的刑警队长;一个是敏感纤细却有卓绝技艺的大学老师兼天才画像师——怎么看都是流行网文标配。《猎罪图鉴》时,两人由敌对、质疑到相互救赎,尚能引发部分观众自发磕CP,但到了《猎罪图鉴2》,这些矛盾没有了,社交媒体上发酵两名演员“最萌身高差”,就连饰演杜城的演员金世佳此前的一段采访也被人截取片段再翻出来:“我要努力地拍,拍烂片、赚人气、赚热度、凑CP、争热搜,把自己前两年嗤之以鼻的事情干个遍。”


金世佳的采访片段近期又被炒热

相形之下,近期评分最高的《我是刑警》的主角秦川,人物成长弧线被置于大环境之中,虽然没有帅哥型男搭档或是精致的服化道,却在平淡中展现人物的关系和时代的变迁。《我是刑警》一开始,新人刑警秦川与“老油条”胡兵,因观点不同针锋相对,甚至水火不容。胡兵在关键时刻拦住情绪激动的秦川,甚至为他挡枪,在追击通缉犯失去双腿后,一句“当刑警那天就有各种心理准备了”,让主角落泪,也让观众动容。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变得丰满,也让人性和“刑警精神”变得立体。张克寒案持续日久,但需要改革的系统性问题也在拉锯中暴露:条块分割、荣誉文化、技术局限……人和环境,在剧情推进中相互塑造。尽管相比其他悬疑剧,《我是刑警》少了“爽感”,却让观众对人物与环境有了更多琢磨余味的空间。


胡兵曾被怀疑是“幕后黑手”

我和业内的朋友聊起最近这些悬疑剧时,他的一句话让我茅塞顿开:“有些项目在创意阶段,完全是PPT思路,什么‘策略’‘打法’‘抓手’‘人设’‘反转’,从这些角度来攒项目,少了真诚。”

《我是刑警》编剧徐萌在接受采访时也表达了相同的观点。近年业界不乏拿着受众画像、收视曲线等大数据分析去订制剧本的情况,但“那应该对广告招商有意义,但于创作无用。”徐萌的态度是“从一开始,我就不打算惯着谁。”对市场、对观众、对所谓类型剧“潮流”风尚,甚至对自己的创作经验,她都“不惯着”。

“编剧不该是一味追赶潮流的人,因为永远会有新的潮流在前方;编剧也不该是讨好观众或看轻观众的人,因为今天的观众比想象中更深刻、更见多识广。”

不惯着,才是尊重观众。

来源:明月照红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