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映于2007年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至今已有16年之久,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里边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职场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大明王朝》严嵩父子把持大明20多年,原因就藏在正月十五那场御前财务会议里(下)
由于篇幅有限,我安排上中下3篇文章来解读,今天是第三篇。
01
上映于2007年的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至今已有16年之久,可谓是难得一见的经典之作,里边蕴含着许许多多的职场人生哲学,令人深思。
接下来我将带您细细分析之,不过在此之前,先郑重声明一下,本分析文章只谈剧不说史,并非是将电视剧当成正史说,只是分析这部经典电视剧蕴含的各种职场哲理,所有分析均基于电视剧的剧情而言。
严嵩父子为何能把持大明二十多年?
我的看法是:严家之所以不倒,是因为他们懂得皇帝的需求,紧盯需求大做文章,让领导对你挑不出毛病,让对手由于忌惮领导不敢对你挑毛病,就这是他们职场成功的秘诀。
接下来我就结合剧中正月十五的御前财务会议,来做个细细的解读,御前财务会议实在是过于精彩了,篇幅有限,我只能安排(上)(中)(下)3篇文章来解读,今天是第三篇。
02
第一回合和第二回合,清流都失败了,想用亏空扳倒严嵩父子,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啊,清流们难以掩盖失望之情。
第三回合的主题是:今年的钱怎么花?
张居正率先打响了第一枪。
这话说的有艺术,首先说了今年难,然后再提去年的亏空,最后又让你严家断绝对百姓的搜刮。
严世蕃听了,继续开启怼人模式:
“那你想要叫谁承担呢?”
言下之意是:难道你想让皇帝承担吗?
张居正可不傻,他可不是高拱,就是不接茬,只是简单说了几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照你这么说,去年为江浙修河堤,为皇上修宫室,已经把我大明朝修得山穷水尽了?”
严世蕃贼心不死,继续将张居正往陷阱里带。
“那是不是今年还要像去年那样亏空啊?”
严世蕃心里暗自惊喜,哈哈哈哈,终于有人上钩了,他趁势直接给清流扣帽子:
“吕公公,奸臣已经自己跳出来了,高拱是一个!还有张居正!”
说这话的时候,严世蕃声音很大,很响亮,一方面是故意说给嘉靖听,但同时也证明他确实是有底气的:钱是皇上用的,真不是我和我爹花了,你们清流别想栽赃陷害!
而高拱一看说不过了,怎么办呢?
那就换个话题,他突然从严世蕃的私生活下手:
“你已经娶了第九房姨太太了,这个奸字怎么也扣不到我高拱头上!”
严世蕃直接忽略他,继续围绕中心思想开干:
“不要东拉西扯了,我看不光是你,还有一些人就是去年腊月二十九周云逸诽谤朝廷的后台,
周云逸一个钦天监管天象的官员,为什么能够在诽谤朝廷的时候,能把朝廷去年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
当时我就纳闷,现在我总算清楚了,就是我们在座的有些人,事先把详情告诉了他,是谁挑唆的怎么敢做不敢认?”
严世蕃的怀疑有道理的吗?
是有道理的,周云逸能把朝廷去年的用度说得那么清楚肯定是有人故意泄露消息,但是周云逸究竟是不是受人指使的,这个还真说不准啊,还有待研究。
但是,严世蕃说这些话这是有点搂不住自己了,注意看严嵩此时的表情,很震惊,很生气。
03
在这部剧里,严世蕃是聪明的,但遗憾的是他没有掌握他爹的职场大智慧。
严嵩此时心里很明白:
周云逸背后的人,嘉靖心里清楚的很,只是不愿意深挖下去罢了,严家父子和清流他们之间争斗只是嘉靖平衡朝局的手段。
嘉靖目前并不希望哪一方倒下去,哪一方要倒下去的决定权在嘉靖手里,严世蕃把这些大张旗鼓地拿到台面上来说,直接捅破窗户纸。
这是要逼着让嘉靖承认清流们在对抗朝廷进而罢黜他们!
这个事儿嘉靖帝会干吗?显然不可能。
正当严嵩有所动作的时候,嘉靖帝终于从精舍里走出来。
他来了一句“云在青天水在瓶”,意在告诉大家:
你们在我制订的规则里边怎么玩儿都可以,但是不要坏了规矩,不要僭越!
嘉靖也明白,自己现在必须出场了。
“严阁老,你说谁是周云逸的后台?”
这里其实是嘉靖在逼严嵩给清流派台阶下,严嵩也知道嘉靖需要平衡,所以给了这个台阶。
“回皇上,这里没有周云逸的后台”
“那为什么周云逸能说得那么清楚?”
“这说明工部走的是明账。”
严嵩回答很巧妙,这正是严嵩为什么能被重用的原因,他知道嘉靖想要什么,一场对话将双方的战火浇灭。
嘉靖然后对着严世蕃说:
“不要这样看着你爹,要好好学着”
嘉靖接着聊到了周云逸的事情。
嘉靖的话有三个意思:
一个是安抚清流派,二是告诉严世蕃适可而止,三是不想自己落个滥杀无辜的罪名。
说完周云逸,嘉靖又点了严世蕃:
“好汉才娶九个妻嘛!只要把心思多花在朝廷上就好”
嘉靖这是在通过严世蕃告诉清流派,差不多得了,问题解决了会议继续。
钱的问题到底怎么办,怎么弥补国库空虚呢?
严家想出了一个办法——改稻为桑,那么改稻为桑是压死严家的最后一棵稻草吗?
关于作者:婉儿,90后自媒体从业者,网络签约作者,中级职称。来自湖北三线小城,北漂10年,曾睡过地下室,当过编辑,手撕渣男,怒怼老板,后辗转进入小公司。热爱文字和生活,除备考外,每天都坚持写作。
来源:婉儿在北京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