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傻儿师长》能成经典,绝对不是靠运气,是有真本事的,它是真的抓住了观众的心。而这部剧的灵魂,我觉得,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刘德一老师的付出。他为了这部戏,真的投入了太多的心血。
哎,我说各位,最近网上翻拍《傻儿师长》这事,你们都晓得了吧?我看到那些评论,啥子“蜀中无大将,廖健作先锋” 真是对网友们的才华佩服的五体投地。
倒也不是我们这些老观众事多,喜欢挑刺。实在是刘德一老师演的《傻儿师长》,就像刻在我们脑壳上的印章,抹都抹不掉。
你想,1992年的片子,都过去三十多年了,还是那么深入人心,后来的那些想学它,想弄出那个味儿,总觉得差点意思,总感觉缺了点啥子。
《傻儿师长》能成经典,绝对不是靠运气,是有真本事的,它是真的抓住了观众的心。而这部剧的灵魂,我觉得,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刘德一老师的付出。他为了这部戏,真的投入了太多的心血。
据说,为了演好这个角色,他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还走访了很多老一辈的人,就是要找到那个年代的真实感。从人物的塑造,到语言的运用,每一个细节他都抠得细得很。
更不要说,刘德一老师的表演,真的是独一无二的。他不是在演“樊哈儿”,他就是“樊哈儿”本人。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句“格老子”,都带着川东人那种独有的幽默和智慧。
那种憨憨的,又精明的味道,真就是学不来,别人演,总感觉差点那个魂儿。可以说,没有刘德一老师,可能就没得《傻儿师长》这种经典。
好多人看到《傻儿师长》,就是笑一笑,觉得好玩,这是表面看到的。但如果细细回味,那“傻”都是装出来的,樊哈儿心里头,是对国家,对民族的一股子热劲,一股子正气,你看他平时憨憨的,像个“败家子”,关键时刻,硬是站出来,变成打鬼子的英雄,这种反差,真的让人觉得感动和佩服。
这部电视剧,还是巴蜀文化的一部活地图。从四川话的方言,到川戏的调调,到袍哥文化的江湖气,到街头巷尾的生活,每一处都透着巴蜀的味道。那时候的电视剧,没有现在那么多花里胡哨的东西,没得啥子明星脸,但它就凭着那股子接地气的味道,硬是把观众的心都拢住了。
除了人对,味道对,这部剧结构也弄得好。就短短四集,把一个“败家子”咋个成长,讲得明明白白。每一集,都紧张刺激,没得一句废话。
你再看看现在的电视剧,动不动就是几十集,看都看累了,《傻儿师长》这种“短小精悍”的风格,真的很难得。我们说方言剧是图个乐子,但《傻儿师长》又不是简单笑一笑就完了。它在嬉笑怒骂之间,也让人看清楚那个年代的真实样子,让人思考很多事情。它不光是喜剧,也是一部有深度,有价值的片子。
所以说,翻拍《傻儿师长》这事,简直就是吃力不讨好。毕竟,有些东西,诞生于特定的年代和特定的环境,是没法代替的。
所以说,与其纠结翻拍好不好,不如重新看一遍《傻儿师长》,再感受下它带给我们的欢笑和感动。这,也许才是我们对经典最好的尊重,也是对刘德一老师最好的致敬,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
来源:行走川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