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今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04.4亿元,有望超过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这是颇为令人惊讶的消息。电影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进入全面产业化与商业化时代也有20余年,而微短剧的全面爆发之年为2
中国网络视听协会发布的《中国微短剧行业发展白皮书(2024)》显示,今年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预计将达504.4亿元,有望超过内地电影全年总票房收入。这是颇为令人惊讶的消息。电影在中国已有百年历史,进入全面产业化与商业化时代也有20余年,而微短剧的全面爆发之年为2022年,不过两年时间,微短剧就有了超越电影之势,这一现象值得探究。
首先要看到,微短剧是在一个不被看好的境遇下发展起来的。微短剧有过一段时间的野蛮生长,在主管部门出台一系列政策进行“强监管”,以及平台不断构建风控体系、规避内容风险后,仍实现“拐弯超车”,这显现出这一内容形式的旺盛生命力。目前微短剧进入2.0时代之后,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也发生很大变革,成为网民数字娱乐生活的基本构成。微短剧得到快速发展,并非行业引领,而是受众驱动。据统计目前微短剧用户规模已达5.76亿人。庞大的受众群体带动了产业热情,除了草根、网红群体外,影视从业者也纷纷转型微短剧。郑州、西安、金华(横店所在地)等城市纷纷出台各种利好政策,使得加入“微短剧之都”竞争的地方越来越多。创作者、受众以及地方支持,这三重因素积极互动让微短剧得以深扎根于文娱土壤,拥有了更充足的发展底气。
电影较之微短剧在文化层面上具有天然的优势,严格意义上来说电影与微短剧并不适合放到一起对比,但在消费层面,两者同样要面对大众的选择,因而避免不了要被拿出来说道。微短剧不是电影的敌人,可如果电影没有办法或者说没有实力从微短剧那里分流观众,那么微短剧则会成为电影市场萎缩的一个助推者。
电影与微短剧之争,本质上是长视频与短视频之争。在被长视频统治的时代,创作者与观众对内容有着共同的要求,电影既要有满足娱乐需求的功能性,又要有表达人文思想的深刻性,“口碑票房双丰收”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对电影的最好评价。即便票房不佳,如果打分很高,电影同样可以获得荣耀,并通过其他途径(如获奖)来实现收益。在电影处于视频消费核心地位的时代,电影人拥有显而易见的创作自信,精神当中也藏着一股文化骄傲。电影领域的精英意识哪怕在娱乐一体化的当下,仍时常被从业者用来区分于其他文娱领域。与此同时,电影创作与消费传统不断遭遇挑战,电影创作者与作品出现了起伏不定、犹疑不安的状态。
而微短剧没有文化包袱,并且在迎合受众心理、迎合市场方面有着激进的动作。诞生于碎片化时代的微短剧集合了文艺作品作为消费品的诸多特征,并通过放大消费价值来赢得观众。因此,长短视频之间在经过短暂的文化价值交锋之后,已经转向消费价值之争。著名导演张艺谋曾发言称:“我作为一个电影导演,我还是很希望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你最好别在手机上看,你最好别看那个三分钟介绍。我觉得实在很无语啊,作为一个电影导演看到这个就很难过。”这既是强调电影的文化功用,也是在强化消费电影的意义。
当下,电影想要赢回被微短剧改变审美并且夺走时间的观众,就要对电影的商业化利弊进行深刻总结,不断寻找电影新的、理想化的发展路径。在过去几年,《流浪地球》《你好,李焕英》《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凭借各自对时代脉搏的把握,不同程度地验证了它们与观众之间的紧密联系,如果同等量级作品能够持续出现,相信电影的整体竞争力会再度强大。这并非不可能实现。
和微短剧的制作快、“船小好调头”不同,电影创作需要前瞻规划、沉淀积累,还需要题材的创新发现与产品的生产储备。微短剧的迅猛发展,是给电影产业的一个提醒——在考虑电影文化属性重要性的同时,也要将电影娱乐消费价值提到一个新的高度与境界上,不要去拿一些大的概念或命题来要求观众,而是要拿诚心实意的作品去征服观众。在消费选择权面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被选择与否的结果之分。
在2024年贺岁档之时,电影生存的危机感难免会在微短剧的逼近之下再度加强,这就要将危机感转化为自我改良的行动。在微短剧、短视频、社交媒体等碎片化的消费品面前,电影作为一个庞大文化体,有着属于它的深厚土壤与广阔空间,也有着无可取代的生产逻辑与消费号召力,应该从自身出发,捍卫自己的地位与影响,使这一视频形式长久处于文化与消费的核心位置。
来源: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