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度拉满,但离“神剧”还差得远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2-19 10:00 4

摘要:网飞制作、《死神的十字路口》导演执导,乍看上去还挺颠覆我们对于传统泰剧的印象——《未来与我》。

自从《黑镜》横空出世以来,几乎每年都会有几部暗黑系单元剧“碰瓷”。

虽然《黑镜》越往后拍越不能看,但只要冠上个“xx版《黑镜》”的名头,总能吸引到观众围观。

这不,最近又出了部号称“泰国版《黑镜》”的4集短剧。

网飞制作、《死神的十字路口》导演执导,乍看上去还挺颠覆我们对于传统泰剧的印象——《未来与我》

为什么说颠覆呢?

一方面,网飞的加入让泰剧也有了经费燃烧的味道。

四个故事分别涉及到太空、人工智能、宗教和自然灾害,颇具未来感的科幻场景比比皆是。

另外,以往我们聊过的泰国影视作品中,涉及鬼神的很多,正儿八经讲科幻的少,这一次却在科幻的框架下做出了本土化尝试。

比如第二集《反乌托邦乐园》和第三集《佛之数据》,这两个故事就将视线分别对准了泰国的性产业和宗教产业,不仅题材够有噱头,尺度也十分炸裂。

剧中的故事都发生在虚构的未来。

在第二集《反乌托邦乐园》中,女主角是家科技公司CEO,致力于生产智能性爱机器人,打造一个像“西部世界”般的乐园以满足人类的娱乐需求。

不过,她的产品还没投入市场就受到了巨大争议。

有人骂她不知羞耻,道德沦丧,有人指责她明明是个不可多得的天才,却将才华浪费在这种地方。

但女主始终觉得自己是在做好事,甚至可以说,是在帮助社会进步。

她认为人们之所以对性爱机器人有所抵触,是因为伪善——既受制于谈性色变的传统道德,又无法回避人性的弱点。

也正是因为这样,性交易在绝大多数国家虽不合法,却从未根绝。

女主的母亲是一名妓女。她在很小的时候就认识到了这个行业吃人的本质,长大之后,她的想法变成了——如果不能抹除性产业的存在,那么就应该想办法,使其中不再有活生生的受害者。

而她找到的方法,就是用机器人代替人类。

她创造出的机器人,不仅外观仿真、功能俱全,能够满足不同取向、不同性癖的人群需求,而且具备智能学习系统,会不断从顾客的反馈中升级自身。

那些因机器而“失业”的性工作者,则会被招纳成为训练师,获得一份有社会保障的正常工作。

因此在她的设想中,这是个百利而无一害的工程。

而在反对派的眼中,女主所谓的“进步”,其实是种十分危险的东西。它看似减少了性产业中的受害者,却是在鼓励人们无限制地放纵欲望。

机器人只是物品,所以可以被无所顾及地暴力对待。那么谁来控制这些滋生的暴力倾向,是否会引发更多犯罪?

机器人若能完美满足人类的生理乃至一部分情感需求,势必会减少人际交往的欲望。当人类这种群居动物渐渐丧失社交欲望与能力,其后果又会是什么?

当然,这些都是假设性问题。所以女主在和反对派对峙的时候,面对质疑直接一笑而过。

但一切并不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为了获得投资和营业执照,她四处奔走拉拢权贵,遭遇潜规则勒索。当她提出赠送一台机器人作为交换时,对方却并不满足。在生理需求之外,性更关乎权力,里面包含着暴力、胁迫、羞辱等更加隐秘的欲望。

女主无法接受侮辱,更加疯魔地投入工作,与男友的关系愈加冷淡。

男友悄不做声地离开了她,转头跑到电视台里爆料,拿两人的私生活和商业机密换名利,说女主推广性爱机器人一开始就居心叵测,她在机器人身上装了监控设备,试用款也不例外。

也就是说,每个受邀试用的用户都被录下了丑态,包括那些权贵。

此言一出,立刻引起轩然大波——但女主却因祸得福,之前四处碰壁的机构莫名其妙开了绿灯,看来谁也不想自己的黑料被公之于众……

在这个故事的结尾,还有出人意料的两次反转。

剧情拐点看似突兀,却不乏对人性的批判性洞察。

再看第三集《佛之数据》,路数也相当一致。

这集讲的是在未来的泰国,人们积攒功德不再需要前往寺庙,只要使用一款名叫Ultra的智能设备,就能实时记录所做的善行。

善行从扶老奶奶过马路到见义勇为,大小类别不等,Ultra根据对应行为给予功德积分。积分可以用来支付水电费,也可以换取商品。

创始人尼欧之所以创造了Ultra,是因为他的父母因信教被人骗光财产。他希望每个人行善积德的结果可以量化,并且不用等到死后兑现。

人们怀着虔诚之心捐出的香火钱,也不会被寺院私吞。

Ultra设备问世后,确实激发了人们行善的动力,因此也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传统寺庙瞬间变得无人问津。

这集的男主角是个半路出家的僧人,他认为Ultra用利益吸引人们从善扭曲了佛法,想要和尼欧斗法。

在出家之前,他是个程序员,还有个朋友在研究脑电波技术,于是两人一合计,决定用魔法打败魔法,打造一款人工智能“小佛陀”……

在这场商品战中,宗教生意的本质被暴露无遗。人们在宗教身上所寻求与寄托的东西也被一层层剥开来剖析。

就像《反乌托邦乐园》一样,故事里设置了对立的两方,但他们向彼此抛出的质疑都没有清晰的答案。

经历了几轮成败的男主最后悟了,他不再执着于事物的物质性,技术的进步或许使世界的面貌看起来焕然一新,但它终究无法解决人性的矛盾,有时甚至会使悲剧加速。

在我看来,如果说这部《未来与我》哪里与《黑镜》相似,就是它每集都在强调的这种以审慎的目光看待科技的态度。

要论故事的完成度、叙事的精巧性,以及对叙事节奏的把控,本剧都远远不如早期《黑镜》成熟,每集的容量如果压缩到半小时,或许观感会好上很多,但硬生生拍到70分钟非常拖沓,也削减了表意的力度,难怪有人会说它“碰瓷”。

不过无论从题材选择、话题尺度还是制作成本来看,它确实既带有明显的泰国特征,又超出了大多数人对泰剧的惯有印象。

看腻了英美剧的话,拿它换个口味也不错。

来源:有部电影凌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