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北岁月》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从1927年大革命低潮时投身革命,到1952年离开大西北,25年间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肩负重任、主政一方领导人的历史岁月。
最近降温了,宅家刷剧把之前外出没看的电视剧《西北岁月》刷了一遍。
不得不说,真是一部良心好剧,看剧时感动到泪目,看完后意犹未尽,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
《西北岁月》讲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从1927年大革命低潮时投身革命,到1952年离开大西北,25年间从贫苦农家子弟成长为肩负重任、主政一方领导人的历史岁月。
剧情从这里开始。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共产党人惨遭国民党及军阀疯狂捕杀,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英勇就义。
陕西富平县,年仅14岁的共青团员习仲勋积极参加各校师生组织悼念李大钊的爱国活动。
1927年大革命低潮,14岁的习仲勋为什么依旧坚持革命,是因为从共产党身上看到了真理的光芒,以及榜样的力量,所以不管当时有多么黑暗和危险,都会站出来为中国和人民做点什么。
小小年纪的习仲勋,却有着不一样的觉悟,表现出了革命者坚定的信仰和顽强的意志。
15岁,他是在国民党的监狱里火线入党。
入党的这组镜头印象深刻啊,在昏暗的监狱里,习仲勋举起右手紧握的拳头,坚定的说:“我,习仲勋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党的人,永远听党的话,永远遵守党的纪律,永远为劳苦大众的幸福努力奋斗,永远不叛党,我愿为共产主义奋斗到底”。
吴磊的少年习仲勋是演得真好,他眼里有光,目光里充满了坚定、向上与希望。
习仲勋在之后的革命和建设岁月中,从开展“学运”到“兵运”,从发动“两当兵变”到坚守照金、南梁根据地,再到守卫边区南北大门、协同彭德怀保卫党中央、土改纠偏,以及解决民族宗教问题、发展西北经济文化等,他都表示出共产党员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不畏艰难,为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理想恪尽职守,始终坚持“党的利益在第一位”的信念,坚持实事求是,坚定对信仰的追求,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血脉相联。
毛主席称赞习仲勋同志是“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剧中最让人惊喜的是对伟人的塑造摆脱了程式化的“高大上、伟光正”的形象,更加的人性化,更接地气。靳东是下了功夫的,在剧中表演很自然,很松弛,留下了很多经典的台词,比如:
“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这一边”;
“等咱革命胜利了,咱们建工厂,修铁路,办医院,让咱人民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以后让咱老百姓,天天,都能吃上白面馍”;
“咱还得让老百姓能天天吃饺子,肉馅的”
………
伟人在大西北的黄土地上,描绘了共产党员对中国未来最朴实的期望,就是让这块土地上的人民过上真正的好日子。
此外,印象深刻的还有对顾林“左倾”教条主义者的挽救。
顾林从苏联留学回来,以正统的布尔什维克自称,正如剧中秦木兰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顾林是一个“左”在骨子里的教条主义者,他的存在仿佛是对那个时代某种极端思想的真实写照。
顾林在肃反工作组对绥德师范的聂眉初等一众学生进行刑讯逼供;在中央红军到来之前差点将大部分西北革命将领戕害;在解放战争时期及至西安建设初期屡掀逆流。
而习仲勋同志却持治病救人的态度,以非凡的智慧与宽广的胸怀,挽救了他。
《西北岁月》里,除了以精炼的笔触塑造了谋划西北战略的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等领袖形象,也对陕甘革命根据地成长起来的先烈和英雄,为西北解放事业和民族团结做出贡献的仁人志士,进行了细腻的是描写。
剧中对陕甘革命的杰出领袖、陕北红军和苏区主要创建者刘志丹和谢子长的形象刻画。
刘志丹,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刚直不阿的个性,乐观的革命精神,坚定的大局观。谢子长具有嫉恶如仇的个性,指挥若定的军事素质,身先士卒的优良品质。
他们这种共产党人的纯净品格深刻地影响着习仲勋,也深深的感染着观众。
电视剧《西北岁月》,是一部真实再现历史的鸿篇巨制,让我们重温近代发生在西北大地上的烽火岁月,让我们感受到了无穷的精神动力。
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是先烈们最质朴的愿望,只要我们不忘初心,就一定能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依海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