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剧观感:哇!诶?哈?

西瓜影视 内地剧 2024-12-17 23:16 3

摘要:写《白夜破晓》那篇文时,就有很多读者出于推荐,让我们去看这部剧。后面这剧也频繁挂上热搜,无论是播放量还是讨论度,也算是在后半年能排上号那种。

写在前面

今晚写刚完结的国产剧:

《我是刑警》

写《白夜破晓》那篇文时,就有很多读者出于推荐,让我们去看这部剧。后面这剧也频繁挂上热搜,无论是播放量还是讨论度,也算是在后半年能排上号那种。

但我大概看了下,网上对它的好评,大部分都是出于真实案件改编,讨论也是针对案件本身。至于剧作本身如何,却鲜有人提。

这也是我迟迟没有动笔,也不敢动笔的原因。直到昨晚看完大结局,是时候可以说了——

整部剧完全可以拆成两个部分去看,重案部分和非重案部分。

关于前者,我和大家一样,觉得这种扎实还原真实案件全过程的做法非常难得。但撇开重案部分,到了职场、行业、生活、歌颂等混在一起的另一部分,又显得陈旧、俗套和冗杂。连带整个节奏也时紧时松,很不协调。

骨是骨,皮是皮,被做成两个团块,怎么都黏合不起来。

所以,今天这篇文,聊它的优点,也斗胆说说它的问题。

正文

先说优点,也是讨论最多的重案部分。

和近些年很多刑侦剧都不太一样,《我是刑警》做了一件事, 就是回到常规,回到国产刑侦剧一开始的纪实风格。

比较明显的,是一种针对案件本身的白描手法,一比一还原真实案件本身,以案件为重。

像之前聊过的《白夜追凶》《白夜破晓》,还有《法医秦明》《心理罪》这类 大火的悬疑破案剧,都会 用一些诡谲的叙事手段, 离奇的情节,对案件本身和 刑侦过程进行戏剧 设计。

但《我是刑警》选择褪去这层都市传说式的包装,甚至连色彩、影调和光线这类外在形式的高度反差都没有。 就是很普通很质朴地去复刻那些重案本身,最大程度还原案件本身的重,奇,以及背后的恶。

里面高光部分,是两个真实重案的实录。

一个是前六集的矿区抢劫案,对应原型是鹤岗南山矿1·28大案。

剧集对犯罪经过、侦破过程乃至审讯都做了最大程度的还原,而且用了大量的细节做以填充,让整一段落文本非常扎实和考究。

比如罪犯攻入矿区期间,有一对父子,儿子因为不想在澡堂泡澡,父亲把他带回办公楼,恰好碰见正在行凶的歹徒。其中一个歹徒看见孩子还陷入犹豫,而另一个男扮女装的歹徒,二话不说就给了那一枪。

到了后面刑侦环节,剧集也是沿着根据假发套确定逃跑路线,通过给无名尸体“洗澡穿衣”进行面部骨骼重新画像等具体线索,还原刑侦过程。

最后的审讯环节,秦川(于和伟饰)如何一步一步攻破白玲心理防线的过程,也都是具体到日常交际,人际关系,和高叔的死。

另一个是中间段落的张克寒案,原型是周克华案。

剧集所拍的,一边是 张克寒 像上下班日常的流窜作案,大街上爆头,睡在坟头,不断伪装自己;一边是刑警通过大规模摸排和追踪,不断加大力度,扩大范围搜索。

整个过程,还穿插着刑警数次与张克寒失之交臂,张克寒在超市直面摄像头挑衅公安的细节片段。

甚至最后便衣警察当场击毙张克寒的段落,发生地的置景、罪犯倒地的方向和血喷溅的位置,都是从真实案件复刻过来。

而且透过这些案件,还可以看到很多重案犯罪动机其实都很日常,甚至普通到显得不可信。

可能最初就是一种人为财死,也有常人视角里高投入低回报的不成功,比如灭门抢钱,团伙偷粮。

《我是刑警》从另一个角度修正了“恶”的猎奇,而补充了 “恶”往往作为一种日常。

另一种常规,是让主角回到常人,让主角去英雄化,去戏剧化。

还是近些年的悬疑破案剧里,我们已经看过太多戏剧化的角色设计。比如《法医秦明》里冷酷孤僻的角色模型;《心理罪》里人格缺陷的天才模型;还有像《余罪》里的反主流小人物模型。

而《我是刑警》里的秦川, 他是长在案子里,长在生活里的人物

他很普通,普通到会因为与罪犯数次失之交臂而感到憋屈,会因为工作执行不到位而发脾气。

他拎着水果去向武老师道歉那场戏,反复看了看手中的水果,又掏出兜里的烟,确定最合适的那一包放进水果袋,再犹犹豫豫敲响武老师的门。

而他又能在每一次案情分析,每一次部署,每一次侦破方向的确定上,展现出极强的个人能力。

而且这种传统的、老派的拍法,让这些段落得益于中国公案的背景,呈现出很不一样的质感,一种 中式质地,中式审美 。 说得直白些,就是属于我们自己的,本土的表达。

这种质感具体来自哪里呢?

一个是夹在刑侦发展转型过程中某些系统性难题。

比如权力位置和个人利益的交织。秦川和胡局结下梁子,后期胡局以案子归属为由拒不配合。

再比如地方公安各自为战,条块分割成为机制难题。张克寒前期即利用系统短板和痛点,进行流窜作案。

一个是这些中国公案背后拉扯出来的时代背景和人际关系。

比如矿区抢劫案的背景,是资源型城市后期衰落阶段,矿区长期发不出工资,工人停薪留职,被时代淘汰的那一批人没本钱也没关系。

再比如底层民警执着于DNA,进行了近乎人口统计学式的摸排,由此牵扯出来庞大的家族分布与盘根错节的人情网络,这些都是属于这片土地上的特别环境。

这都是《我是刑警》做得好的地方。

但抛开重案还原的其余部分,剧作上的短板和缺陷也很明显。

最突出的是整个剧本非常庞杂,编剧往里塞入大量内容,又缺乏对整体故事的把控与调度能力,让整个节奏、叙事都很难协调统一。

里面既有根据真实案件改编的涉案元素,有刑侦事业发展的行业元素,有塑造英雄群像的主旋律元素,也有为了凸显刑警家属付出的苦情元素,还有人物通讯事迹总结的歌颂元素。这些统统被糅进非重案部分,让整个叙事显得非常冗杂。

再举个更明显的,比例安排。

前面列举的两个重案部分,一个花了6集时长,一个花了大概10集时长,把重点放在案件本身来讲。而中间段落,有1集讲完根据血指纹侦破案件的;有为了交代心测,十几分钟就破了枪击案的。

到了后半段,还有用回忆串旁白形式,将三个积案并在一块讲。这直接导致整体观感割裂,参差不齐。

我也认同这部剧侧重讲刑侦事业发展历程的观点,用案件作为背景梳理刑侦发展脉络。

但侧重的前提,一定是在整体叙事和整体风格统一的基础上再予以突出和聚焦,而不是为了保证目的,而让一切成为服务于目的的手段和工具。

另一个问题,是编剧上的陈旧,情节上的巧合,也是显而易见的。

就算暂且不提像警察母亲为了不让女儿考警察而改了她的志愿;秦川刚做完手术就跑现场;民警父亲牺牲后,秦川以秦爸身份照顾孩子等此类已经翻来覆去拍了多遍的情节。

先让年轻时的秦川与胡局产生矛盾,又突然让胡局意外车祸,用外部刺激强行推进两人和解的手法,还是显得异常突兀。

这些不合理的剧情设计,反而不断消耗着真实案件改编累积起来的纪实基础。

还有是那必然存在的某种任务部分,也显得生硬刻意。

比如高度仪式化的煽情戏。

秦川还在办案,突然接到母亲离世的电话。下一帧立即转场墓地,拍他的沉默不语。 这场戏既没上文,也没后续。

还有视频侦查段落,去拍一个基层民警揉了揉眼睛,突然就看不见了。

比如过于直白的诉苦式拍法。

为了塑造曹老师,就写妻子患上阿尔茨海默症,他很后悔没有照顾好妻子,心系案件但又挂念妻子。

但之后一场戏,又为了完成凸显他爱岗敬业的目的,去写儿子帮他收拾行李,要他好好休息,多陪陪母亲时,曹老的反应,就只剩人生要一直干下去。

人的特性没有了,成为一种完成口号输出的符号。

还有写武老师,一会儿让他长途奔波,一会儿让他卧病在床。 为了凸显老一辈的辛苦和敬业,大量支线穿插,反而让人物呈现出飞来飞去的怪象。

其实还是那句话,问题永远不在歌颂本身,而是歌颂成了先行目的,让所有的一切退为服务目的的工具。

就像我们仍然会为那些坚持,牺牲,日拱一卒的追寻,而感动不已;也认为刑侦的意义就是要给所有等待的人、坚守的人、煎熬的人,一个交代。

但我也还是同样希望,所有的表达可以离生活更近,离情感更近。

来源:老夏看商业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