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从二皇子与范闲相争引出春闱作弊案,再由作弊案牵扯出林若甫杀人灭口,环环相扣,最终让林若甫明白了庆帝的废相意图。
在《庆余年》中,庆帝废相这一情节堪称全剧的高潮之一。
范闲也由此逐渐成为孤臣,而庆帝更是借此展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手腕。
从二皇子与范闲相争引出春闱作弊案,再由作弊案牵扯出林若甫杀人灭口,环环相扣,最终让林若甫明白了庆帝的废相意图。
那么,庆帝为何要大费周章地废掉丞相制度呢?
并非仅仅是为了让范闲成为孤臣,也不全是为了加强手中权力。实际上,丞相制度本身的确存在问题。
在古代历史中,丞相制度传承长达 1500 多年。
从秦朝的吕不韦到明朝的胡惟庸,众多丞相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印记。
起初,设立丞相制度是为了制衡国内贵族势力。
当时,氏族仗着权力大,常常公然向皇帝叫板。
有了丞相后,士族的攻击目标转移,皇帝则成为更高一级的存在,得以制衡双方。
所以,丞相制度设立的初衷是提升皇帝权力。
然而,随着氏族势力的衰落,丞相成为新的权力隐患。
起初,丞相仅有选用百官的行政权,但不久后,掌控军队的军事权也落入其手。
此时的丞相权力极大,皇帝都不敢轻易得罪,尊称其为相邦或相国,秦朝吕不韦就是典型例子。
为分化丞相权力,秦始皇设立左右两位丞相相互制衡。但到了两汉时期,又恢复为一位丞相。
由于外戚和宦官干政,这一时期人们并未意识到丞相制度的弊端。
直到王莽和曹操出现,人们才惊觉丞相权力之大,竟能挟天子以令诸侯。
此后的朝代中,皇帝一直设法削弱丞相权力。
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成效显著,将丞相权力分化到六个部门三个机构。
但丞相作为百官之首,仍拥有超越他人的权力,甚至可代替皇帝处理国家大事。
明朝朱元璋干脆废除丞相制度。出身穷苦的他对皇权极度迷恋,不愿权力旁落。
在位 13 年,朱元璋接连处死三位丞相,胡惟庸便是最后一位丞相。
之后,朱元璋将丞相权力分化为内阁,由百官中的人才组成智囊团协助皇帝处理事务,既避免权力集中,又减轻皇帝朝政负担。
回到《庆余年》中,丞相林若甫虽为忠臣,但在朝中势力庞大。
在赖明城查贪腐案中,林若甫动用朝廷势力帮腔,迫使庆帝不得不查贪污案,让庆帝陷入尴尬境地。
经此一事,庆帝感受到林若甫的权力对自己构成威胁,从而动了废相的心思。
之后让林若甫写出在朝中的门生,也是为废相做准备。
来源:知运足坛风云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