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脑子还给观众的节奏感

西瓜影视 韩剧 2024-12-08 15:51 4

摘要:所以看短剧,完全可以做到大脑“托管模式”,你不需要任何思考,运用大脑功能里和猴子类似的功能,就能感受到快乐。

因为朋友推荐,最近在刷韩剧《机智的医生生活》,感受到了与短剧相反的“节奏感”。

在抖音刷到短剧时,评论区里必带一个表情包“脑子你先拿着,让我先看一会儿”。

短剧的核心是直给,情绪直给,线索直给,结局直给,不仅不隔夜,都不给犹豫三分钟的。

所以看短剧,完全可以做到大脑“托管模式”,你不需要任何思考,运用大脑功能里和猴子类似的功能,就能感受到快乐。

就能度过和猴子一样嘻嘻哈哈的几个小时。

但是像《机医》一样的电视剧,剧情就很克制,它把想象留给了观众,有时候只是一句对话,只是一个眼神,只是一个微笑,带来的情绪却更加汹涌。

这其实和日剧是一样的思路,着重在细节里铺垫,酝酿,然后在无声处爆发,引发观众山洪的一样的情绪。

如果此时恰好切入一首对的BGM,此刻肯定会成为这个剧的名场面。

不过什么时候该放,什么时候该收,收到什么地步?这是一门手艺活儿。

为什么说很多国产电视剧甚至电影,把我们当猴子耍,一是因为那些电影刚开场你就能想到结局。

而且剧情的走向一点新鲜感都没有,这是把我们当韭菜。

二是把我们当做小白,是对人情世故,对于常识,对于剧情的走向一无所知,第一次接触电影的小白。

所以明明观众可以考脑补就能知道的细节,导演要用主角和配角的台词,或者长达 3 秒的镜头告诉你为什么?!

这就像我写文章,1/3 的内容是引用大家中学就会背的课本一样,明显在水字数。

所以很多默然的知识和线索,就应该还给观众。

不仅仅要还给观众,你还得收走一部分线索,给观众的大脑上一上强度,让他们自己去推理,自己去猜测,自己去构建他们想要的结局。

这就是悬疑电影,还有开放式结局的电影,它们的魅力。

这里的关键就是一个度,到底收多少,放多少,是拍给小朋友看那样明明白白科普,还是拍给资深影迷,埋藏很多线索和彩蛋,还是直接给观众难题,让他们去自己耗脑细胞?

虽然看的电影不多,但是这么些年来,大脑对影视作品的热情是在不断变化的。

当年会喜欢《还珠格格》,会喜欢《泰坦尼克号》,但是现在不一样,《还珠格格》看不下去了,《泰坦尼克号》依然会去回味。

为什么都是爱情,一个只是特殊时代的快餐,一个却可以永远在影视经典上留名呢?

因为有些作品打的是信息差,有的作品瞄准的是人类内心深处的那个英雄故事,是人类共识里的美好愿景。

在这个短剧横行的时代,脑子托管久了以后会生锈,这时候就得拿回来用用,你用一次,大脑会回馈你一些不一样的礼物,一些迥异于多巴胺的礼物。

这种礼物,会让你重新发现那个快要淡忘的真实世界,这是我看《机医》这类电视剧最大的收获。

来源:中原一朵花

相关推荐